青少年发展心理思考题绪论1.评说青少年期发展的理论有哪些?生物学观、精神分析观、心理社会观、生态观、人类学观、认知观、社会认知观生物学观:①生物学观点强调生物遗传因素是青少年期的任何行为及心理变化的主要起因②成长和行为是由内在的成熟所控制的③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无关认知观:(让.保罗.皮亚杰)基本发展概念:图式、顺应、同化、平衡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社会认知观:(班杜拉)①个体解释环境影响的方式决定了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②个体可以主动地控制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环境的反应来对其有所控制③发展就是在社会情境下观察学习的过程第二章自我的发展1.青少年自我的表现:①抽象的、唯心的自我②分化的自我③波动的自我④矛盾的自我⑤现实的与理想的自我、真实的与虚假的自我⑥社会比较中的自我⑦自我意识的自我⑧自我保护中的自我⑨无意识中的自我⑩自我的整合2.自我概念与自尊的价值:心理健康、人际能力与社会适应、在学校的成长、职业期望、青少年犯罪3.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重要他人、亲子关系、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性别、压力4.改善青少年自尊的途径一是确定低自尊的起因,以及对我而言极重要的能力领域。
其对改善自尊来说是很关键的二是情绪情感支持和社会赞许。
来自他人的情绪情感支持和社会赞许会产生有力的影响三是体会社会成就感。
成就感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自尊四是直面问题。
在青少年面对一个问题并试图解决它而不是逃避它的时候,其自尊也常常会得到提升5.关于自我认同的新观点:首先,自我认同的发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自我认同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6.自我认同的不同状态及差异:(两段选一段)自我认同扩散的人尚未形成自我认同的标准。
自我认同早闭的人会过分强调来自父母和重要的他人的反馈,并过早地由此形成自我认同标准;如果不协调的反馈与其已经建立的自我认同标准不匹配,他们就会对其打折扣。
自我认同延迟的人积极地寻求反馈,并愿意调整其自我认同标准。
自我认同完成者与自我认同早闭者一样有其稳定的自我认同标准,但是他们形成这些标准的过程要慢一些,并且是基于更加广泛的反馈。
三种探索自我认同的方式:①“情报式”这种青少年会搜寻具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并且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行为。
这种方式是自我认同延迟和自我认同完善者的特征②“标准式”,这种青少年抗拒变化,拒绝有差异的信息。
这是自我认同早闭者的特征。
③自我认同扩散者最可能在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表现出“逃避式”,这是第三种。
他们推迟做决定,逃避反馈;即使他们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是表面化的、短期的。
7.家庭、性别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影响:家庭:①不同教养方式对自我认同发展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促成了自我认同的早闭,纵容型的父母对青少年的指导极少并且让他们自行其是,结果促成了自我认同扩散②个性化与亲近感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
个性化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自我张扬,即具有并表达一种观点的能力,二是独特性,即对表现自己与别人如何不同的沟通方式的使用。
亲近感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共鸣性,即对他人观点的敏感和尊重,二是渗透性,即对他人观点的开放性。
性别:(埃里克森)①对男性而言,自我认同的形成在亲密阶段之前,而女性则是亲密阶段在自我认同之前②女性更为关注的是人性关系和情感联系,而男性更为注重的是自主和成就③女性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可能比男性更为复杂,因为她们可能需要在比男性更多的领域来建立自我认同第三章情绪及其调节1.青少年情绪自主的表现:青少年的情绪自主表现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同伴压力的抗拒力、对自己的决定和活动的责任感。
2.青少年情绪情感独立的原因:首先,年长一些的青少年在面对自己的情绪需要时,已经不太可能去求助于父母;其次,青少年很可能已经对自己的父母形成了复杂的看法,认为他们也是有欠缺的、不完美的;第三,青少年往往对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投入了更多的情绪情感;第四,青少年越来越可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与自己的父母交往。
3.家庭冲突与情绪支持:青少年寻求情绪自主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与父母产生分歧,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除了有助于训练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外,对其情绪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在这方面给予的情绪支持具有特别的积极意义。
4.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影响:首先,同伴关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背景,使得青少年能够表达和调节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因为他们完全是平等的。
第二,同伴能够在新颖的情景中为青少年提供情绪支持和安全感。
第三,同伴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一种来自家庭之外的自信源和认可。
第四,青少年友谊关系的亲密性源自这样的认识:同伴是平等的,他们会提供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情绪支持。
5.青少年的情绪与自我认同地位的关系①自我认同完成者在广泛的领域都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模式②相对于自我认同完成者的自信,自我认同延迟的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焦虑是各种自我认同地位的团体中水平最高的,其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得分也是很高③自我认同早闭的青少年尚未探索任何可能的选择就已经做出了承诺,比较典型的是他们采用自己父母的价值观④自我认同扩散的青少年所面对的发展困难则反映在很多领域6.青少年的情绪自主与社会适应:一方面,青少年期要发展更多的自我依靠、自我调节以及决策技能。
另一方面,脱离父母也可能反映了一种重要的损失—失去教诲、指导及支持的资源。
7.父母的情绪问题与青少年的情绪自主:①抑郁父母的孩子与非抑郁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比率更高,而且明显存在着家庭功能失调②在父母中有一人抑郁的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可能会与那些父母不抑郁的青少年在个性化和自主的发展上不同③在母亲抑郁的孩子中,高水平的情绪自主显著地预测了这类青少年问题较多④破坏性的家庭环境是父母中有一人抑郁的家庭会导致年幼青少年情绪疏远及相应的适应不良⑤母亲抑郁的家庭往往缺乏凝聚力和情绪表达,冲突更多,会导致孩子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发展8.依恋与青少年的情绪调节:①与非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相比,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对同伴很少有敌意、不太焦虑、很少有无助感,很少对母亲表现无济于事的愤怒,他们更富有社会能力,会运用更为积极的而不是逃避的策略。
②在检验青少年对一项社会拒绝任务的反应时,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有着较有弹性的评估,较灵活的行为策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更为直接的语言描述,而缺乏依恋的青少年则不是这样。
③然而,过分依恋的青少年与情绪有关的行为模式则比较僵硬,也很少触及自己的情绪。
后三章1、“交互社会化”指的是什么?交互社会化指的是在家庭社会系统中发生的父母和青少年相互使对方社会化的过程,具有同步性。
交互社会化是在家庭社会系统中发生的,在家庭,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可能变化的,这有赖于谁在场2、青少年期望亲子关系中能够体会到一种亲近感,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父母的关怀及帮助。
陪伴时间、支持想法、给予帮助等其次是倾听和移情理解。
父母尊重青少年的意见,非常有利于家庭气氛和快乐。
沟通是保持和谐关系的一把钥匙。
第三,爱和积极情感。
青少年急需要内在的支持,也需要外在的。
对内在的支持和亲密感的知觉,与青少年的生活满意程度正相关第四,接受和在赞许。
青少年想知道在父母眼里他们是有价值的、被接受的、受喜欢的。
第五,信任。
3、家庭控制的四种基本模式?独裁型,即父母为青少年做所有的决定。
会导致反叛,也会导致依赖权威型,决定由青少年和父母共同作出。
得不到指导,难以面对挫折、承担责任、对他人给予应有的关心。
变得咄咄逼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纵容型,青少年在决策上的影响超过父母。
影响最积极。
父母鼓励青少年承担个人责任、自己决定及自主。
反复无常型,控制不一致,有时是独裁型,有时是民主型,有时又是纵容型。
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孩子具有攻击性、自我控制差、不听话4、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能够对其和父母之间关系产生影响的各种变化主要有哪些?青春期发育;逻辑推理的扩展;更加理想化的理想;反叛的想法;学校、同伴、友谊、约会的变化,以及走向独立。
(从认知变化上看,青少年能够比儿童时期更有逻辑性地与父母进行交流。
此外,青少年不断增长的理想化思想也在与父母关系中产生影响。
)5、青少年感到孤独的原因?1、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他们很难有恰当的行为,也难以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不同的行为;2、自我映像差,且非常难以接受批评,感到抑郁及情绪困扰的青少年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3、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所有的人缺乏信任,他们对人际交往报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回避社会交往和与人亲密;4、缺乏来自父母的支持,难以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6、发展心理学家区分了四种同伴地位,首先是受欢迎的孩子,他们有怎样的特点?他们经常被同伴当做最好的朋友,很少遭同伴讨厌。
受欢迎的人会给人支持性的强化;他们认真倾听,和同伴沟通时保持开放的胸怀;他们快乐,言行举止发自内心;他们对人热情且关心,自信但不自负;沟通时更加清楚,会引起同伴的注意,具有较高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7、影响青少年同伴地位的因素有哪些?获得成就。
可以帮助青少年赢得同伴的接受和赞许;参与活动。
是青少年寻求社会接受的又一途径;归属愿望—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动机个性和社会技能。
个人品质是赢取同伴欢迎的最后最重要因素。
这其中包括性格特质、个性、亲密感及社会行为。
一般而言,受欢迎的青少年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接受,是因为他们的外貌、社会能力及性格;羞怯。
(社会评价焦虑)根源:恐惧他人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渴望得到社会的赞许、低自尊以及对遭到拒绝的恐惧行为怪异。
8、青少年友谊的功能?一是陪伴,友谊给青少年提供了熟悉的伙伴,他们愿意呆在一起,并参加一些相互合作的活动。
二是刺激,友谊为青少年带来了有趣的信息、兴奋、快乐。
三是物理支持,友谊会提供时间、资源及帮助。
四是人格自我支持,友谊会提供对支持、鼓励和反馈的期望,这有助于青少年维持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魅力及个人价值的肯定。
五是社会比较,友谊提供信息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立场,以及他们所作所为的对错。
六是亲密,友谊为青少年提供一种温情的、密切的、信任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了自我表白。
9、什么是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外化问题主要是那些对他人有伤害和破坏性的行为。
内化问题主要是自责型的情绪带来的困扰。
两者显著相关,具有并发性。
10、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变量包括那些?自我认同、自我控制、年龄、性别、教育期望、学业成绩、同伴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角色、街区特点。
11、社会性退缩研究中,一般把学生退缩表现分为哪三个或四个类型?无意社交型。
对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喜欢独自活动。
个性沉默,喜欢探索性、结构性活动。
被动焦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