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生态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优良生存环境背景下,向往自然优美的休闲环境,寻求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旅游空间而形成的。

其核心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

”森林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森林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既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追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林区旅游开发的普遍选择。

白河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还处于初级利用状态,且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

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白河林业局(以下简称“白河局”)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提出的,“由于方法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学的诸多领域。

”一个旅游区要确立其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必须根据行业竞争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有满足旅游者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的独到之处。

本文采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理论对白河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全面分析,对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机遇、威胁深入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出调整旅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推动白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1.优势(Strengths)分析(1)近原始性的林海是决定性基础要素。

白河局辖区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18万公顷。

近原始林多、珍贵树种多、林相结构复杂、植被群落多样、林果丰富是其森林资源的突出特点,森林覆盖率高达%。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白河地区森林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带,即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阔叶混交林带,集中分布的世界稀有树种长白赤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为森林景观一绝。

林内动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野猪、鹿、狍子、野鸡、獾子、飞龙、松鼠和多种鸟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符合客观实际。

(2)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是辅助性条件因素。

白河局地处长白山玄武岩高原台地,有构造方山———大戏台山,第三纪以前的古老山体———大孤顶子山、西奶头山,喷发火山———双目峰、西大顶子山等。

地形地势受东北最高峰,海拔2 691米的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控制,平缓而波状起伏,平均海拔800米。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二道松花江横贯白河局北部,头道、二道、三道、四道白河,五道江,奶头河等多条河流水资源丰富,可多处开发水上漂流。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

夏季气温低,为避暑胜地;冬季冰期长,积雪厚,是冰雪运动的胜地。

(3)区位优越和基础设施良好是综合性保障因素。

白河局西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邻,并有着自然历史上的,更是进入保护区北坡的必经之地,铁路、公路交通极为方便,对长春、沈阳的旅游者吸引力极强。

林区公路贯穿全境,连接了10个可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林场,交通设施整体上具有极强的可达性。

(4)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独特条件。

白河局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且内涵深远。

这里是北方狩猎民族清王朝满族的发祥地。

满族圆木构屋,“代代相袭,绵延至今,凝固的建筑艺术,鲜明地折射出满族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真实记录了满族传统的建筑风貌”。

逢过大年,这里有独特的白雪映红灯、雪坑卧面灯、坟地送花灯等满族年俗风情“面灯艺术”表演。

“代代相传下来的正月十五做面灯、送灯已成为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

高句丽是长期生存在林区的民族,长白山区的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等旅游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白河局劲松林场的奶头村是东北抗联的根据地,四周漫山遍布原始森林,古树参天,遮云蔽日,风光无限。

村内保留有抗联活动遗址和抗联史话,极具红色旅游开发价值。

2.劣势(Weakness)分析(1)产品少且层次低。

包括长白山三日游在内的旅游产品,内容单调,大多数旅游者实际上仅是一日游———上主峰看天池、观地下森林,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

科技教育项目少,没有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主题产品,层次低,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森林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

因此游客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市场客源递减。

(2)投入少。

多元化投资对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白河林区旅游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投资非常有限,利用外资刚刚起步。

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支持,但对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投入认识不够。

(3)认识差。

白河局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短缺。

造成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的一定盲目性,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森林生态旅游客源市场。

林业职工还没有普及森林生态旅游意识,社区参与性较差,甚至还有损害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

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1)时代需求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大环境。

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凸显,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的有机结合,成为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

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主题,使以和谐为特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亮点的生态旅游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的推动器。

(2)推进森工战略转移是重要契机。

“十一五”期间,白河局认真落实国家森林保护工程任务,克服森林采伐限额大幅度减少给带来的压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推进发展战略转移,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相辅相成,依托广袤的绿色林海,夏季以美人松林观赏、浮石峡谷探密、河溪漂流为龙头,冬季以高山滑雪、冰上运动为特色,建设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这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强大动力。

(3)旅游产业转移发展是大趋势。

国内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形成产业和资金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其部分资金会流向旅游业,旅游产业由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也将成为必然。

可以预见,发达区域的旅游会以投资、参股、收购等形式向森林生态旅游业转移,并带来管理经验,这是白河局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历史性机遇。

4.威胁(Threats)分析(1)区域竞争是白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威胁。

白河局东有和龙林业局,西与露水河林业局相连,北与敦化、安图两县林业局为邻,目前各地都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因其旅游资源、景观条件的相似性,白河将受到他们的替代性竞争。

组合资源,突出森林生态特色,创新产品,形成竞争力,成为白河局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2)生态旅游需求差异化要求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在经历了“扫荡型”和“掠影型”等方式后,对旅游产品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急于寻求参与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需求。

森林生态旅游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强调旅游者与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对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SWOT Matrix战略匹配SWOT Matrix战略匹配是将区域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本要素通过矩阵列出,组合匹配,分析凝练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对策。

白河森林生态旅游环境基本要素组合匹配。

综合SWOT矩阵匹配,可以看出白河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只要规划合理,科学发展,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克服劣势,规避威胁,森林生态旅游就有其独特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战略与对策战略白河要立足于近原始性的林海、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优越区位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等条件,把握时代需求、战略转移、旅游产业转移等发展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合理规划森林生态旅游,控制开发负面影响于容量内,使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差别化战略定位森林生态旅游目标,设计旅游产品。

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规避威胁,把劣势、威胁转化为机遇。

白河特有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接纳旅游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必须把握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机遇。

但一定要建立准入制度,杜绝污染和破坏性的开发项目,不能忽略生态环境效益,同时要保证资金投入。

如此才能既吸纳资金和管理经验,又可以保护青山绿水。

在清楚邻近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相似性的基础上,创新跨越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根据“竞争错位”原则,让旅游产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

要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特别是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形成联动效应,变替代性竞争为双赢型竞争。

战略利用机会,改变劣势,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和市场优势转化。

顺应生态旅游发展的时代需求,以战略转移为契机,推出市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创新促销手段,加强重点市场促销,优化客源结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体系,进而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和市场优势的合理转化。

提倡多元化融资,以政府、、个人和接受捐赠款等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注重引进管理经验。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改善劣势和克服威胁十分重要。

面对区域间竞争,白河应以发展“大旅游”为指导,以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广泛宣传、积极促销为切入点,有机地整合资源、市场和管理,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推进连锁经营,实施长白山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要充分认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决策者的能力,加强对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深层次地发展白河的森林生态旅游业。

3.具体发展对策白河林区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这里可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实习、科考研究、驯化动物、培育生物等工作,旅游参观是走进这些工作的有效途径。

因此,白河森林生态旅游要突出总体设计,以吸引旅游者为切入点,以发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品内涵、路线设计创新为目标。

(1)生态教学与科考游。

除发展森林生态观光旅游之外,应优化组合资源,建设森林生态教学与科学研究基地,开发高品位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长白林区是欧亚大陆同纬度带物种最丰富、原始状态保存最完整的宝地,有植物2 424种,是温带地区难得的基因库。

长白松、岳桦、偃松能适应严寒的高山气候,野生高山罂粟、杜鹃被誉为圣花。

利用林相的垂直带性与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可以设计植被-土壤地带性、自然景观垂直带性与隐域性、植被群落性为特征的科考三日游产品。

依托美人松园观赏,开发深山美人松与长白林海生态环境科考一日游项目。

高位泥炭沼泽湿地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还是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来看都极具价值。

圆池附近有罕见的低位、中位、高位三种泥炭沼泽湿地,依次分布着沼泽化森林湿地、毛果苔草-泥炭沼泽湿地、苔草-藓类泥炭沼泽湿地,笃斯越橘-杜香-泥炭藓沼泽湿地,笃斯越橘-杜香-小叶杜鹃-泥炭藓沼泽湿地,可开展圆池沼泽湿地剖面、沼泽湿地演化科考旅游。

(2)火山地质地貌科考游。

长白山火山锥周围有大量的火山地质遗迹,以二道白河旁时代较早的东大顶子火山群为例,西大顶子和东大顶子火山海拔 1 000多米,相对高度近300米,山脚直径1~千米,两火山口已积水成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