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课件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氧气(O2) 21%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3、由空气和氧气的组成物质的种 类引出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4、学生交流讨论举出自己所知道 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例子

(六)、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

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 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②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 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5、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若实验后 发现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分析 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你还能找到那些混合物呢?
说说你知道的纯净物有哪些?
举例: 混合物如(新鲜)空气、矿泉水、矿石、 橙汁、海水、糖水等。 纯净物如(液态)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冰水、纯净水、蒸馏水等。

(七)、拓展视野
在空气组成的发现过程中,许多化
学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想知道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吗?那就 请你阅读课本第27页至28页的相关 内容,然后跟你旁边的同学谈谈你 的感想和收获。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氧气 的发现人之一,同 时对二氧化碳等多 种气体都有深入的 研究。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自 学成才的气体化 学大师。
拉瓦锡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他 建立了燃烧理论, 创立了化学物质 分类新体系,开 创了化学发展新 纪元。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 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认识空 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 实验操作; 3.知道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
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 观 点,善于交流与讨论,通过交流讨论逐 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 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
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 意识。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 作作风。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 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 碳。 4、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5、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其危害和水净化的基 本方法。

难点:
你有什么办法“捕捉”到空气吗?
(二)、讨论与交流
利用下列仪器,怎样ຫໍສະໝຸດ 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 中?
学生思考并得出其原理 :
向分液漏斗中注水,集气瓶中的 空气就会从导管里被压出,进入装满 水的集气瓶。
(三)、我们一起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注意记录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
四、归纳小结知识升华
1、教师创设问题:①你知道空气的成
分吗?②你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吗? ③你掌握了哪些基本操作和仪器的使用? 2、投影重点内容。
五、练习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占 ,氮 气占 ,稀有气体占 ,二氧化碳 占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的空气 B、矿泉水 C、食用醋 D、水 3、一个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氧气约8L, 则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 A、8L B、10L C、20L D、40L
1、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 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 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有个谜语是这样说的:看不到摸不着,不 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都 活不了。这是一种我们谁都离不开的物质— —空气,空气是人人都熟悉的物质,我们每 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 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但空气看不见也摸 不着,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它的存在?

9.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 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10.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等的 区别; 11.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的习惯和意识; 12.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其危害和水净化 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 污染的方法 。 5.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6.初步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 碳。 7.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以及对 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8.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四)、讨论与交流
①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③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量不足,实验
结果会怎样? ④打开止水夹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 么? ⑤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知识联系得出结论
1、创设问题:空气中含有氧气,还 含有什么气体呢? 2、投影空气的组成图并解释引导学 生空气的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