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华教授讲课病案1.老人,在此前未发高热。
突发高热38.6度,用氨苄青霉素三日无效。
现微涕,颈下淋巴结大。
以双黄连加桔梗、甘草、马勃之宣散类药。
一剂半晨起体温不到36度。
后西医肺片检查,左肺野下片状阴影,点滴四天。
四日后药疹,白细胞低,腹泻。
以参苓白术散成药服之愈。
(06讲)2.博物馆工作人员,接触含苯物质,面色渐黑。
西医诊断:黑色病变。
西药治疗无效。
舌紫暗淤涩。
杞菊地黄丸加活血药归、芍、芎、桃仁之类。
月余,前额两颊几消,仅颈项少许花纹。
(10讲)3.哮喘,急性发作,针足三里。
(10讲)4.1969年,灰菜中毒,数人,面红肿,口不得闭,目不得睁。
普济消毒饮合银翘散化裁。
三剂,愈。
(11讲)5.乳腺癌术后,服中药调服期间,外感风寒,人参败毒散,一剂,愈。
(11讲)6.瓜蒂,研末,纳药鼻中,退黄佳,如内服茵陈五苓散,更佳(14讲)7.,某办公室工作人员,原发病基础上伴发小腿内侧疼,原方加细辛5g、刺五加20g、灵芝20g、川牛膝、木瓜。
(14讲)8.慢性肾炎,尿蛋白不能祛除,防己黄芪汤。
(14讲)9.小儿肾病综合症,防己黄芪汤加金樱子、芡实、山药。
(14讲)10.某女,工作不顺利,情志抑郁,杂服他药,闭经,欲哭不欲见人,失眠,心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百合地黄汤加知母合酸枣仁汤,加龙牡。
后合用当归芍药散、甘麦大枣汤。
四周,经至病愈。
(18讲)11.某,工作不顺,压力过大,18天不睡,心烦,便秘,舌黄白相间,苔厚腻,脉滑。
礞石滚痰丸,并辅以心理疏导。
一周后便通,眠可。
后化裁治愈(18讲)12.某,高考落榜,惊吓后幻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磁石。
(18讲)13.某,老妇,丙肝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肝功正常,皮下青色瘀斑。
升麻15g归身、甘草、醋炙鳖甲15-20g、茅根、紫草、三七5g(冲服)。
14.治疗口腔溃疡之一方:补气、升阳、泄热(常规治疗无效之方)黄芪20-30g 人参15-20g 焦白术15g 砂仁5-10g 羌活10g 升麻、柴胡、黄连、黄柏10-15g 炙甘草10g、木通、竹叶(20讲)口腔溃疡,时少便溏,舌质淡,淡胖,舌苔黄或黄腻。
15.某,脑萎缩,四肢麻木不灵,微疼痛,初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后加补肾药菟丝子、山萸肉、杜仲、牛膝。
愈。
(28讲)16.某,男,17岁,一侧面部进行性肌肉萎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黄芪50g桂枝20g白芍40g生姜10g枸杞20g玉竹20g菟丝子20g党参20g大枣5枚。
十剂无效,后加熟地25g,再服20剂,肌肉麻木感减。
五月余后,带厚礼前来道谢。
肌肉张起。
(28讲)17.梁某,男,70岁,末梢神经炎,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喝稀盐酸。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砂仁、木香、焦神曲、炒麦芽、鸡内金、苏梗诸类。
病愈。
(28讲)18.新婚女子,发热,高达40度左右,经西医诊治数日,无效。
诊之,面色晄白无华,口唇淡,舌胖大微腻,脉沉细无力。
黄芪、焦白术、太子参、升麻、鳖甲、当归、青蒿、丹皮、地骨皮。
一剂见效,十剂病愈。
(31讲)19.女,白领,工作紧张,疲劳,血管痉挛性疼痛,全头痛,脉无力,舌淡苔厚。
以薯蓣丸加头痛引经药,后合用全蝎蜈蚣各5g,愈。
(32讲)20.学生,过度劳累,空洞型肺结核,抗痨药半年后,咳脓血,乏力,易感冒,耳鸣,头晕。
先服拯阴理劳汤,后服薯蓣丸。
空洞吸收。
(32讲)21.心功能低下,炙甘草汤、薯蓣丸交替服用。
(32讲)22.运动员,反复高热不退,两月余,乏力,抗菌素无效,西医诊断无异常。
每高热来临前呼气异常气味。
芦根50g、黄芪、白及30-50g、桃仁、杏仁、冬瓜仁。
服之觉舒。
后饮酒,酒后吐大量脓血,愈。
(35讲)23.女,31岁,咳、无痰、侧卧或半卧位睡觉,西医诊断为结节病,建议激素疗法。
前医以阴虚论治,加猪苓、白花蛇舌草等抗肿瘤药。
今与麦门冬加消瘰丸加夏枯草等,七剂,腹后不咳,可以平卧睡觉,胸片淋巴结显减。
服药三月后愈。
(36讲)24.女,药厂厂长,哮喘发作,不能平卧,抗菌素、抗过敏药,无效。
与射干麻黄汤加乌梅石斛。
二诊去乌梅。
后根据舌暗瘀斑,冠心病,劳累时心脏病发作,依赖速效救心丸与栝楼薤白半夏汤合射干麻黄汤。
腹后能平卧,胸背痛减。
后诸证减,惟口唇紫暗与舌质暗不变,桂枝茯苓丸合射干麻黄汤,愈。
(36讲)25.男,上楼则腿酸,短气,有时不自主长出气。
脉沉缓,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加瓜蒌薤白半夏,愈。
(39讲)26.老年,顽固性便秘,尽服诸药,无效。
现证3天不大便,嗜睡,纳差。
与桃仁、当归、肉苁蓉、太子参、玄参、生白术30g、杏仁、玄明粉。
七剂愈,半月后复发,原方加大黄,愈。
(44讲)27.某,不全性肠梗阻,厚朴三物汤。
(44讲)28.某,隐匿性肾炎、浮肿、贫血、高血压、肾功不正常。
西医治疗,结合中医益肾化浊,药以大黄附子汤加芒硝、草果、藿香、白寇仁、生薏仁类。
(45讲)29.某,心包积液,腹满,口舌干燥,己椒苈黄丸,不效。
与十枣汤,并结合西医蛋白支持,腹满减。
后择期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愈。
(51讲)30.某,头晕目眩,不得睁眼,目开则呕,胸胁苦闷。
小柴胡汤合泽泻饮,(泽泻20-25g、白术15-20)愈。
(52讲)31.老人,严重肾变,无尿,西药无效,皮肤发亮,水肿。
十枣汤(大戟、甘隧、芫花各15g),一剂无效,三剂略尿。
此误治,似三逐水药应为散剂佳。
(52讲)32.某,年青人,因双亲突然亡故,过度悲伤,患自发性气胸。
与葶苈子15g、苏子、大枣10枚、川贝15g、紫菀15g、炙甘草6g、白及粉3g(冲服)。
两天后、咳喘,胸闷消失。
后复查胸片,病灶处肺叶正常。
(53讲)33.某,教师,连续上课,过度劳累,患自发性气胸。
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升陷汤,病愈。
(53讲)34.某,61岁,退休,口干,多饮,多尿,一月瘦4公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
与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加减。
生地30g、麦冬20g、玄参20g、生石膏30g(先煎)、丹参20g、葛根20g、黄连10g、竹茹25g、花粉20g、桑螵蛸30g、益智仁20g、五倍子20g。
七剂后再诊,尿蛋白、夜尿减,苔薄。
查B超有肾结石,血糖正常。
上方加金钱草50g、威灵仙40g、琥珀5g(冲服)、桃仁15g、石苇20g,去竹茹、黄连。
七剂后三诊,饮水正常,口渴止,腹痛减,舌於减,脉弦。
与知柏地黄丸加花粉20g、丹参20g、蒲黄20g、桃仁15g、琥珀5g(冲服)、桑螵蛸25g、益智仁20g、五倍子20g。
七剂愈。
(56讲) 35.某,女,慢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阻塞尿道口,三仁汤加双花、连翘及排石药。
愈。
(57讲)36.任应秋医案:某,水气病。
服真武汤合五苓散数剂,腿肿不消。
诊之,时恶风寒,苔薄白,脉沉细弦。
与,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4钱、附子3钱、甘草2钱。
两剂,汗出,水肿消。
(60讲)37.任应秋医案:某,痰饮。
服术附类上百剂,饮邪不减,反见浮肿,舌干少津,脉沉弦有力。
为阳气过于鼓舞,激发痰水所致。
五苓散重剂,桂枝3钱、猪茯苓各1两、泽泻5钱、白术3钱四剂,小便利,肿消。
(60讲)38.陈亦人医案:中年妇女,减肥,体重下降,下肢肿,汗出沾衣,色黄灿烂,数服利尿剂,小便失禁,难以控制,心悸汗出,月经延期,经行腹痛,黄带,舌淡红苔薄,脉沉,与黄芪15g、茯苓15g、桂枝10g、白芍12g、汉防己6g、防风6g、苍术6g、黄柏6g、威灵仙10、泽兰10g、葶苈子6g、白术6g、泽泻12g,七剂。
二诊,水肿减轻,上方白芍增至15g,七剂。
三诊,黄汗少,肿几愈,上方加萆薢10g,七剂。
四诊,心悸止,汗退,下肢肿消,轻微沉重感。
黄芪15g、茯苓10g、桂枝6g、白芍12g、汉防己6g、防风6g、苍术6g、黄柏6g、威灵仙10、泽兰10g、葶苈子6g、白术6g、泽泻12g,七剂愈。
(61讲)39.某,男,上腹部胀满疼痛八九月,胆汁外溢,输液缓解,反复发作。
第三次住院B超胆总管增宽,体瘦,精神状态正常,面色暗,巩膜黄,院方主张剖腹探查。
中医会诊,与茵陈、焦栀子、大黄、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郁金、焦神曲。
一剂药尿增多,三剂尿色浅,再诊加姜黄。
四剂后B超检查胆总管正常,不用手术。
继续巩固,痊愈。
(64讲)40.男,干部,乙肝病毒携带者,劳累后发病,乏力,食少,腹胀,目黄,身黄,腹水,尿黄,大便色肝功异常,精神状态正常,舌红,苔薄润,脉沉小弦,西医诊断:重症乙肝,亚急性肝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控制。
胆红素升高,转氨酶降低,B超:腹水、胆囊炎。
面色暗,食欲差。
茵陈50g、金钱草50g、茯苓30g、猪苓15g、泽泻15g、丹参15g、茅根30g、郁金20g、党参20g、黄芪30g、鸡内金15g、佛手15g、焦三仙各20g。
加减化裁45剂后,恢复食欲,黄疸退,乏力轻,大便正常。
二月后肝功指标减,与茵陈20g、丹参30g、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厚朴20g、炙鳖甲15g、砂仁10g。
30剂后改为丸药。
出院后半年肝功正常。
(66讲)41.乙肝治疗误区:1)炎症等于热证;2)无证可辨便用清热、活血、补益,造成误治;3)肝硬化便用活血化瘀,攻坚破积耗伐正气;4)中西药并用利水利尿弊端多。
(66讲)42.陈泽霖健心汤,治疗心动过缓。
健心汤治心动缓,党参桂枝淡附片;枳实炙草补心气,活血川芎桃红丹。
(67讲)43.男,23,吐一周,西药无效,喜饮冷,色偏黄,舌偏红少津。
大黄、甘草、橘皮、竹茹。
三剂吐减少。
(70讲)44.男,慢性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胆囊炎,不能食,晨起吐,呕吐物为绿色粘液,口苦,胃灼热,服药一月余仍吐,西药为西沙必利、吗丁啉及中药数十剂,胸胁窜痛,舌深红少津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与姜半夏6g旋覆花6g代赭石30g橘皮6g姜竹茹6g党参20g黄连3g两剂。
服后可食,呕吐物由绿变白,量减,舌淡红苔薄白微黄,减橘皮、竹茹,改姜半夏为12g、黄连6g,加建曲10g苏梗10g香橼6g。
诸证愈,右胁仍痛,查B超为弥漫性病变,化验结果为乙肝小三阳。
(71讲)45.男,9岁,20世纪70年代某年夏季。
过食香瓜,导致香瓜子聚于肛门处,粪便不出,恶臭液体随之往外流,面黄肌瘦,腹肿胀。
一剂小承气汤,愈。
(72讲)46.某,18月,发热(38o C),便血,纳差,因食用生冷食物而致,黄土汤合葛根芩连汤(赤石脂代伏龙肝),两剂,愈。
(72讲)47.某,老人。
反复用抗生素,发为霉菌性感染。
咳血,X片片状阴影。
予鱼腥草、桔梗、甘草、薏苡仁、黄芪、白及、茅根、三七。
半月余,阴影由蛋糕大消至指甲大。
(74讲)48.新产妇人,风雪夜晚,右腹急痛,去医院治疗不便。
醋加红糖,一碗服下安睡。
满月后查为胆道蛔虫。
(74讲)49.妇人,妊娠后风心病加重,心衰,紫绀,肝肿大,以桂枝茯苓丸终止妊娠。
(75讲)50.妇人,心肌病,妊娠后气短,口气腐臭味,舌中发黑,B超检查胎死腹中,以桂枝茯苓丸下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