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的思考朱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26)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有两大行动:一是主持工业化产业的推进行动;二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惠农工程。这两个大项目将是今后几年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重要工作。现主要介绍一下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发展情况。1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概况从整个农产品加工产业来讲,无论对“三农”还是城市、农村的连接,影响面都非常大。可以说,农产品加工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大产业。但是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跟一般产品是不同的,特别容易损耗、腐烂和变质。所以,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强调要尽量靠近产地。实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一是可以保证原料持续供应,减少损失。二是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真正起到“龙头”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别适于我国农业的现状。三是可以大量吸收农民转移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是可以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有助于低碳农业发展。1.1我国大宗农产品产地分布及加工现状大宗农产品是指分布广且产量大,或者分布虽然不太广但产量在某一个区域很大的产品,主要包括粮、油、糖、蔬菜、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目前,我国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稻谷、玉米、马铃薯等,油料作物主要是大豆、花生和油菜籽,糖料、蔬菜、水果是粮油产品之外的大量加工品种,畜禽产品中猪肉的加工量最大,占肉类总产值的63.9%。小麦加工较早,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有3000多个,产量1亿多t,主产区有河南、河北、江苏和山东,这4个省的面粉产量之和占全国的63%。稻谷基本上实现了产地加工,如辽宁盘锦的大米加工。玉米主要以饲料消费为主体,约占玉米产量的65%。饲料加工原集中于广东、湖南、江苏、广西等地,近年来粮食主产区尤其是东北三省,粮食饲料转化非常快,辽宁饲料加工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马铃薯主要被用作淀粉加工。棉花主要是压花,都在产地进行。在油脂加工方面,很多装备都是进口或适于国内油脂原料加工的,技术水平尚可以,但全国都面临加工能力过剩的问题,这与我国食用油供应现状有关。糖加工主要是蔗糖。蔬菜产量很大,大多直接鲜食。加工蔬菜如冷冻、脱水、腌制、罐头及蔬菜汁等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广东4个省份。腌制蔬菜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和四川,脱水蔬菜在宁夏、甘肃发展得非常快。畜产品加工主要是屠宰。水产品加工以冷冻冰鲜的产地初加工为主体,其加工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60%。1.2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储藏条件和处理技术、能力及设备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初加工产后损失非常惊人。例如,稻谷收获后的损失率一般为6%~8%,相当于173.3万hm2(2600多万亩)的水稻产量,折合230亿
元;玉米的损失率比水稻还要高一些,达到8%~11%,相当于240万hm2(3600多万亩)的产量,折合225亿元;马铃薯的损失率更高,达到15%~25%,相当于73.3万hm2(1100多万亩)的产量,折合105亿元;果
蔬的损失率为10%~17%,相当于400万hm2(6000多万亩)的产量,折合600亿元。在调研中发现,马路晒粮和庭院晾晒仍是东北地区先期处理粮食的主要方式,储藏时就地放粮情况也很严重。粮食直接堆在地上,霉变、咬食不可避免,其质量安全根本无法保证。在粮食损失中,产后损失占8%~12%,霉变损失约5%,鼠害损失4%,自然损耗
3%。马铃薯收获后先在地头存放,然后靠简易地窖和
作者简介:朱明(1958—),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业工程战略和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现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第11期总第209期No.11TotalNo.2092011年11月Nov.2011农业科技与装备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andEquipment储埋来储藏,损失率一般为15%~25%,严重时达40%,这主要是由腐烂、病害、发芽等造成的。2009年马铃薯损失达560万t,折合56亿元。苹果储藏通常采用非常简陋的方式,运输环境也比较原始,损失率达10%~15%,2009年损失约220万t,折合44亿元。有些特色产品如红枣被铺在地上晾干,易发生霉变,品质很难让消费者放心。柿品也是在原始自然状况下进行加工和储藏的,问题很多。蘑菇、木耳、食用菌业也采用这种自然的方式。还有辣椒,新疆戈壁滩上铺的都是辣椒,天气好时还可以,一旦遇到下雨天,接近地面的特别容易腐烂,这使得自然所产辣椒酱等产品的品质很难保证。1.3造成我国农产品储藏问题的主要原因农产品原料储藏不当,不仅影响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更会产生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影响人体健康。我国农产品储藏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农产品自身特点所致。一是自然的规律性。我国农产品大多季节性生产、集中收获和大量加工。二是主体的特殊性。我国农民个体多而散,没有组织起来,而日本等国是以农协为组织,政府投资在一定区域内建一个统一的加工中心,收获后马上降水、降温储藏。日本稻谷品质好是在收获后48h内冷藏,再进行加工,这就充分保证了米的质量和香味。三是市场的作用。我国农产品价格不高,利润率也不高,加之国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导致投入主体(包括企业)积极性不高,风险加大。四是现有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全社会都对农产品粗加工认识不足,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应马上研究解决。2011年国家启动了5亿元资金支持农产品粗加工,这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要举措。2)农产品粗加工环节缺失。我国以往重视抓生产,对此农业部深有体会。单纯抓生产,忽视抓加工和流通。近年来流通变得重要一些,但对加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大环境影响了农产品粗加工环节的发展。3)缺乏必要的标准规范。在农产品粗加工环节中尚未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4)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产品初加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并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大多数也没有得到应用推广。5)产业布局存在问题。包括原料与产品、产品与市场对接等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产品产后进行清选、分级、烘干、遇冷、储藏、保鲜、包装等,特别对产后全过程的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完全能够使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降到最低。2国外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国外对农产品加工均有补贴,且有低息和贴息购机贷款担保,这是主要的扶持措施。在日本,国家对农业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限制外部进入。政府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围绕农民组织来进行。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机构来鼓励社会资本和资金进入农产品加工业,现在对搞产地加工储藏的装备提供50%的补贴,还只是刚刚起步,以后要做好做大。国外还建立金融服务组织来促进发展,并对科研进行大力支持。2009年,美国农业部的技术经费中有70%拨给了加工环节,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拿大设
立了国家谷物局和国家谷物研究中心,所有本国培育的小麦品种,必须首先经过加工环节来评定。原料被送到上述两家专设机构后,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如面条、面包、馒头等,都要经过测试,以判断该品种是否适合继续研究。他们的品种审定由市场、加工而定,而我国是由品种来定其他的事项。3我国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发展建议
3.1从技术层面
1)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要大大提高。很
多高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产业中,例如灭菌、干燥、萃取、风化、挤压及基因工程等技术。现代工业技术都可以运用到农产品加工行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2)农产品加工装备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
展。要开发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为用户提供环保安全的技术与产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加工能耗,提供经济效益。3)综合利用农产品资源。无论是循环经济、节能
减排还是产业特点,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地,二是循环,这就需要以园区的形式来进行。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可循环利用,每一个环节都可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最后达到几乎无污染排放的生产过程。因此,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越高,(下转第15页)
2011年第11期朱明:关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的思考
13动力设备和作业机械,辽宁本地产品很少,只有黑山做得不错,铁岭相对还可以,其他地方很少。作为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省份,如何提升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是摆在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不能期望机床装备制造企业去改行制造农产品加工机械,但完全可以借助辽宁制造业人才储备优势和研发机构的科研力量,把引进来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消化、吸收、改进,生产出满足辽宁农产品加工行业要求的装备,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发展捷径,需要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加以推动。3.4培育保护品牌辽宁曾经有一个好品牌叫鲁冰花,十几年前在就全国叫得很响,但现在却销声匿迹了。众所周知,一个品牌的培育需要相当长的过程,而一旦品牌树立起来了,其市场回报也是很大的,甚至还会得到政府的奖励,因此,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品牌打造上。现在看来,品牌保护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一方面,企业要珍惜品牌,爱好品牌,保护品牌,用质量维护品牌,用信誉支撑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力量。济源“瘦肉精”事件,令河南双汇多年树立的品牌大厦瞬间倒下,至今影响未消,这不能不说是惨痛的例子。另一方面,需要从政府和公益等多方角度,帮助企业打造品牌,保护企业现有品牌,为企业发展助力。3.5注重技术应用
不管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搞技术研究的专家(包括大学老师),都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加工技术支持体系,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它们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例如:在农产品检验环节,只要把农产品的生产标签输入检测设备,就可以知道产品使用的是什么肥料,打了几次农药,谁进行的初加工。目前,我国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上接第13页)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就越好。4)农产品加工过程监管受到重视。现在特别重视和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为与之紧密联系的是人们的健康、公众的营养和社会的环保,这三大问题需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关注。5)注重加工环节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目前,我国有许多农产品加工发展得很好,其关键在于掌握了好的技术和好的信息。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企业发展。3.2从政策层面1)加大政府领导和指导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高度重视,纳入规划,加大投入。在这方面辽宁做得非常好,将农产品产地加工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在惠民、减损、增效、保质方面的作用。2)加快制定投资、补贴、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扶持农产品产地加工发展的政策,把产地加工装备和设施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持。3)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我国现在对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