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布料面料阻燃助剂,阻燃涂层胶剂,无卤防火整理剂,防火剂,防火助剂

纺织布料面料阻燃助剂,阻燃涂层胶剂,无卤防火整理剂,防火剂,防火助剂

阻燃剂FPK8078是针对于纯涤纶和锦纶织物的耐久阻燃,只需要较低用量即可达到优异的耐久阻燃效果。

该产品不需要与树脂等化学助剂联合使用,单一组分就可达到优异的阻燃性能,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耐洗型阻燃剂。

适合采用浸轧—焙烘工艺。

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耐久的阻燃效果:无续燃和阴燃现象;无残留甲醛、对人体无毒;强力损失小;对织物的手感和色泽影响低;耐水洗和干洗。

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装饰、床上用品、睡衣、童装及玩具、野营帐篷;飞机、船舶、汽车上使用的各类纺织品。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SAF8078符合英国BS 5852标准等。

韩笑涤纶面料阻燃整理技术的应用王兴福孙丽华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天津鑫利达针棉纺织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摘要】本文根据涤纶面料渗透性差、易燃的特点,经过大量试验摸索出涤纶面料的加工工艺,并对阻燃的机理、阻燃测试方法及相关阻燃标准进行了阐述。

一、前言近年来,在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为3至4万起,死亡人数2至3千人,火灾损失折合人民币2至3亿元,而且有上升趋势。

据美、英、日等国对火灾起因的调查,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一半。

所以防止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

随着各类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各种室内装饰、舱内装饰织物和床上用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也不断增加。

本世纪60年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的阻燃整理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各类纺织品的阻燃标准,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阻燃标准、明确提出了阻燃制品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指标,对纺织阻燃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在应用方面,从纺织品的种类和适用场所限制非阻燃织物。

由于涤纶织物来自合成材料的特性,所以具有非常易燃的特点,因而涤纶阻燃纺织品的开发显得极为重要。

另外由于涤纶阻燃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受到阻燃材料添加量的限制,所以很难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

根据涤纶纤维的特点,我们采用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涤纶阻燃剂ATP通过浸轧法在高温定型过程中,使阻燃材料的小分子嵌入涤纶的大分子之中,形成良好的键合,既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又有出色的耐洗性。

二、涤纶纤维的阻燃机理涤纶纤维的种类很多,其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其燃烧情况也各异。

纺织品的燃烧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热、空气和可燃物。

纺织品的燃烧,都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当热源的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使其分解或裂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而使其着火。

其间,在气相、液相和固相中发生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十分复杂,同时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至今仍难对它进行定量分析。

对纺织品燃烧的定性说明也还不很完善。

纺织品燃烧的过程包括加热、熔融、裂解和分解、氧化和着火等步骤。

在各个步骤进行的速度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纺织品加热后,首先是水分蒸发、软化和熔融这样的物理变化,继之才是裂解和分解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纺织纤维的比热、热导率、熔融热和蒸发潜热等有关;化学变化又决定于纤维的分解和裂解温度、分解潜热的大小。

另外,纺织品的种类、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等对其燃烧也是有影响的。

1.涤纶纤维的热裂解纤维的热裂解在纺织品的燃烧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决定裂解产物的组成和比例,对能否续燃关系极大。

了解纺织品的热裂解及热裂解的产物,可以帮助我们研制阻燃剂和制定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工艺。

通过阻燃整理使这些易燃物质减少或将其封闭,以达到阻燃的目的。

涤纶纤维是应用较广的合成纤维之一,它的燃烧与其他合成高分子材料一样,和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后发生热裂解反应,热裂解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在空气(氧)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纤维吸收后,又促进了纤维继续热裂解和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

合成纤维持续燃烧,必需具备下列条件:①高聚物分解,能产生可燃气体;②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加热高聚物,使之连续不断地产生可燃气体;③产生的可燃气体能与氧气混合,并扩散到已点燃的部分;④燃烧部分蔓延到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区域中。

针对这四个条件,人们提出了阻燃的基本原理:减少(或者基本没有)热分解气体的生成,阻碍气相燃烧的基本反应,吸收燃烧区域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

2.涤纶纤维阻燃机理材料的阻燃性,常通过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及中断热交换阻燃等机理实现。

抑制促进燃烧反应链增长的自由基而发挥阻燃功能的属气相阻燃;在固相中延缓或阻止高聚物热分解起阻燃作用的属凝聚相阻燃;将聚合物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带走而导致的阻燃,则属于中断热交换机理类的阻燃。

但燃烧和阻燃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影响和因素,将一种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严格划分为某一种是很难的,实际上很多阻燃体系同时以几种阻燃机理起作用。

涤纶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改性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从流通的多样性及对阻燃要求程度多方面的适应性来看,较原丝改性方法有利。

但阻燃剂如果用量多,则对织物的手感和色泽影响较大。

聚酯纤维织物阻燃整理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类:1)将阻燃剂设计成象分散染料那样的吸附型结构,采用整理-染色一浴法工艺。

如阻燃剂JLSUN®ATF。

2)用热溶法将与聚酯纤维亲和性很大的阻燃剂固着在纤维上。

适合于这种方法的阻燃剂品种不多,对手感影响小,耐洗牢度好。

如阻燃剂JLSUN®ATF。

3)溶出型阻燃剂使用方便,阻燃效果良好,适用于天然及化学纤维织物和纸张的不耐洗涤阻燃整理,还适用于宾馆、汽车等使用的内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

三、阻燃整理工艺阻燃织物可以由阻燃纤维直接织造而成,由于该法是通过在合成纤维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阻燃材料制成阻燃纤维,所以它要受到阻燃材料的种类、物理特性和添加量的影响,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纤维阻燃的效果和纤维纺丝过程的实施。

由于受阻燃材料添加量的限制(一般添加量为3%),所以此种阻燃纤维一般不会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因此此法用的很少。

一般的阻燃加工过程是采用织物阻燃后整理的方法。

根据阻燃剂的特性和涤纶织物的品种以及织物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

1.非耐久性阻燃整理涤纶织物的非耐久阻燃整理与棉织物相似,也是用一定浓度的硼砂、硼酸、聚磷酸铵等的溶液进行整理,整理后的织物通过调节增重一般都能达到所要求的阻燃效果。

较难处理的是薄型涤纶织物,通常在相同的增重下,单位面积质量越大的织物,阻燃效果越好,因此稀薄织物往往需要较高的增重率。

而薄织物对阻燃剂的吸附不能象厚织物一样充分,阻燃剂易于在织物表面形成白霜,产生阻燃剂渗出的现象,影响外观和手感。

所以,薄型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要兼顾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整理效果。

典型产品有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SCJ-968等。

阻燃剂SCJ-968使用方便,阻燃效果良好,适用于天然及化学纤维织物和纸张的阻燃整理,还适用于宾馆、汽车等使用的内装饰材料的阻燃整理。

SCJ-968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含固量大于20%,能与水互溶,PH值=7-8。

特别适用于棉织物的非耐久阻燃整理。

工艺流程为:(1)喷撒处理:SCJ-968 50-80%直接喷洒到窗帘、壁纸、沙发、地毯等装饰织物和吸收性材料上,晾干后即可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

(2)浸轧法:(SCJ-968 50-80%)→烘干→定型拉幅。

此法可以和其它整理同浴完成,如柔软整理等。

2.耐久阻燃整理工艺使用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JLSUN®ATP可以达到国家阻燃标准B2级指标,可以耐洗30次以上。

(1)前处理过程在阻燃整理前最好做碱减量处理,以改变涤纶纤维吸水性差,带液低的弱点,有效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防止其他助剂存在,提高阻燃整理效果。

工艺配方:NaOH 20-30g/L阴离子渗透剂0.2-0.5g/L处理温度与时间:95-100℃20-60分钟处理过的织物充分水洗,去除残碱后烘干(2)阻燃整理过程阻燃剂ATP的使用量随织物的厚度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

A处方:ATP阻燃剂90-180g/L5-10%NaOH调pH值至6-6.5配方也可以加入交联剂、防泳移剂、柔软剂,以进一步提高效果,但要求进行配伍性实验。

B化料操作:先加入少量软水,再加入所需的ATP,充分溶解。

用5-lO%NaOH溶液滴加至溶液的pH值至6-6.5,加入80%水,再加入其他助剂后搅拌,并用水稀释至规定刻度。

配制好的工作液应尽快使用。

C工艺流程二浸二轧(轧液率50-70%)→烘干(100℃/1-2min)→焙烘(185-195℃/1.5-2min) →水洗→烘干注意事项:上述工艺配方和工艺过程根据具体加工条件作适当调整。

(a)加入其他助剂应进行必要的小试试验(b)焙烘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影响耐洗性和阻燃效果(c)对一些特殊的染料,生产前应做色光变化小试。

四.阻燃纺织品的有关标准目前国际上阻燃纺织品的标准很多,如英国BS、德国DIN、加拿大GCSB、美国FS、瑞士SNV、日本JIS、法国ANF、瑞典SIS、中国GB以及国际标淮IS0等。

某些国家的地区和组织,如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加利福尼亚等大城市或州,以及商务部(DOCFF)、运输部(DOT)和军事机构等;各团体、学会或协会,如国家防火协会(NFPA)、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材料试验学会(ASTM)等,均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不同类别的纺织品专门的品种或成品,就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1、我国常用的阻燃纺织品标准(1)GB 17591《阻燃机织物》该标准规定了阻燃机织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标准将阻燃机织物的阻燃性能分为2个级别:1)Bl级: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5s,阴燃时间≤5S;2)B2级: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15s,阴燃时间≤10s。

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按照GB/T5455。

根据产品用途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考核级别,一般B1级适用于服用和特殊需要的装饰用布,B2级适用于各种装饰布。

(2)GB8965《阻燃防护服》该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程、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只适用于劳动者从事有明火、散发火花、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和在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穿用的阻燃服。

其衣料的阻燃性能应根据GB/T5455进行测试,并达到GBl759l中所规定的Bl级要求。

(3)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该标准对家庭内装饰织物(如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的阻燃要求以及测试方法都做了相关规定。

根据GB/T5455垂直法进行测试,地下民用建筑中的装饰织物都必须达到B1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中的装饰织物都必须达到B1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住宅和旅馆的床罩都要达到B1级要求,而窗帘、帷幕和家具包布根据建筑物和场所的不同也要达到B1级或B2级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