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荧光粉的发展趋势看法

荧光粉的发展趋势看法


LED荧光粉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2-07-06 15:11:24| 分类: LED | 标签:led荧光粉 白光led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黄色荧光粉
近三年来,市场主流的白光LED荧光粉有YAG钇铝石榴石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和氮(氧)化物。在白光
LED封装中,荧光粉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转化的光效和显示指数对LED照明影响较大。“不同厂
商的荧光粉,即便是材料体系相同的荧光粉,对白光LED信赖性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有研稀土市场营
销部主任夏天表示。

未来2~3年,新型氮(氧)化物荧光粉以及高光效铝酸盐黄绿色荧光粉将改变原有化合物成分,在亮
度和显示指数方面均有所提高,更适合通用照明。此外,在其中一些照明产品上,荧光粉也将逐渐脱离原
有的粉状形态,目的是减少某些封装环节,改变传统胶粉混合工艺,使LED照明外观更简单和灵活。

英特美光电中国区总经理刘晓曾对高工LED记者表示:“现在我们主要是突破两点,亮度和成本。然
后是专利,专利一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高显指、高亮度趋向平衡
在使用荧光粉的情况下,显色指数与亮度无法达到平衡,成为眼下LED照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虽
然目前可以做到90的显指,但是如果显指提高,亮度和照度就会随之降低。”台湾弘大荧光粉广州代理商
陈伟力表示。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采用单一的黄色荧光粉和蓝光芯片,其显色指数只有60~70,并不适合通用照
明。如果要提高到80的显色指数,亮度就会马上下降到10%-20%。陈伟力举例说明,如果是10lm的
LED照明,为了达到90显指,亮度就会降到6lm,所以荧光粉厂商也不会“厚此非彼”。

荧光粉是将LED蓝光芯片转化成白光的一个关键物料,但传统提高显指的方法,成本也会随之增
加,这是因为当提高显指的时候,亮度会衰减,如果要达到某一亮度,就要增加LED数量来实现。

高光效的黄绿粉加上高光效的红粉,可以实现整个白光LED的高亮度。这样对现有白光LED而言,
要同时提高显色指数和光通量,就可以从优化红粉和黄绿粉的组合来实现。“这是未来2~3年整个行业的
情况,也是整个技术的方向”,夏天表示。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市场上已经可以找到高光效的黄绿粉;红粉的亮度也在一步一步提高,如今也已
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不过由于其成本高,

销售价格价格较贵。“今年下半年,荧光粉的价位会更合理,应用面更广泛。”
新化合物取代原有荧光粉
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直接决定了白光LED的发光效率。目前两方面来做工作,一方面对现有荧光粉的
发光性能进行持续改进,另一方面是寻找新的化合物体系,将对荧光粉在白光LED的应用发展有重大意
义。“新化合物体系有可能代替现有的化合物,比如黄粉、绿粉、黄绿粉等。”夏天表示。

新化合物体系的选择将重点突出“发光性能”和“信赖性”两方面,这将是未来荧光粉的发展趋势。但是
目前新化合物还处于一个研发阶段,尤其是黄粉,比如还α-SiAlON,没有大量量产。而据了解,由于技
术还没有完全突破,目前黄粉还不容易被新化合物所取代,“取代黄粉至少还要两年以上时间”,夏天坦
言。

现有的硅酸盐绿粉被取代性相对较强,这是由于硅酸盐绿粉不够稳定性,目前已经开始大量取代。从
趋势来看,新型绿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铝酸盐,比如Lu-AG;一种是氮(氧)化物,比如β-SiAlON。

2012年,在背光显示上,β-SiAlON将得到加速应用;在通用照明上,高光效的铝酸盐绿粉经过新化
合物转变,完全可以取代硅酸盐绿粉,其在产品的信赖性和发光性能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而从价格方面考虑,新型铝酸盐绿粉和硅酸盐绿粉价格基本上一致,氮(氧)化物由于在背光应用上非
常适用,也容易被接受。据夏天介绍,虽然目前氮(氧)化物绿粉价格是铝酸盐绿粉的几倍,但是该新化合
物在高端背光源上已经开始大量取代硅酸盐绿粉,然而在普通照明上,其发光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至
少需要两年。
夏天认为,以上新型高效的铝酸盐黄绿粉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只有几家企业黄绿粉做的不错,比如
有研稀土、英特美等,黄绿粉如果能做好,预计可以超过目前所有粉的亮度,将对现有白光LED的光通
量进行改善。

现在做新化合物荧光粉的企业不多,只有几家。新型绿粉新化合物体系,目前国内已经能量产的企业
有有研稀土等,国外有日本电气化学、三菱化学、英特美和莫克等。据了解,弘大如今只在某些黄粉上具
有优势,黄绿粉还未完全成熟。

而氮化物红粉不能算新的化合物体系,但是氮化物红粉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在铝酸盐荧光粉方
面,目前包括日亚的蓝光芯片+YAG荧光粉结构,欧司朗的TAG荧光粉,有研稀土的含二价金属的铝酸
盐荧光粉以及英特美的CEF的结构在相关国际专利上有所保障。

氮化物红粉已成趋势
近日,三菱化学在韩国控诉美国英特美和韩国一家分销商GVP公司侵犯其CASN红色荧光粉的专利
权,将要求禁止这两家公司在韩国进口和销售某些红色荧光粉产品。

三菱化学凭借专利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全球的红粉背光市场,效率很高,稳定性也很不错,但是价格
昂贵、产能有限,国内封装企业一般很难买到。关于氮化物红粉,市场上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CASN
结构,专利权在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简称Nims)和日本三菱化学手上。另一种是SSN
结构,德国Osram掌握了专利权。CASN结构的红粉信赖性好,一般应用在高端LED照明和背光显示
上;SSN结构的红粉信赖性略差,但其亮度高,一般应用于中低端产品。

红粉以其暖白、高显等特点,适用于高品质的电视背光产品。目前市场上的红粉基本上已经是氮化
物,是白光LED荧光粉发展的重要进步。

虽然国内的红粉技术研发实力较弱,但是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亮度上取得突破。对显色指数有较大
提高,比如实现80~95,并能保证亮度的低衰减。红粉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无疑成为国内荧光粉市场的利
好消息。目前在红粉上已经能量产的国内企业有有研稀土、中村宇极等。

“氮化物红粉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然而价格高也成为氮化物红粉推广的主要障碍。”一位封装
人士向高工LED记者透露。据了解,三菱化学的红粉(MCC),售价在400~500元人民币一克。而随着
LED照明的推广,荧光粉厂商业加紧以专利交叉授权、共同申请专利等方式取得红粉的技术,加快红粉
的推广。

远程器件--荧光粉发展方向
2011年下半年,英特美推出远程荧光粉器件,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远程荧光粉器件是将荧光粉与
PCB结合在一起,由荧光粉厂直接提供荧光粉和PC,混合成各种形状的产品,然后提供给封装工厂,直
接使用现在节省了封装点胶的步骤。

未来LED照明的发展趋势是越简单越好,而远程荧光粉省去了一个封装白光的环节,不用做白光,
结温也会很低。

远程荧光粉器件是荧光粉发展的新方向。荧光粉厂商提供荧光粉和PC,就是一个薄片,或者一个形
状的模具,不再以粉的形状出现,而是做成一个简单的个体形状,由封装厂商来操作。

“远程做法,不需要白光封装LED,可以提高良率。虽然需要使用更多荧光粉,但是系统成本反而会
降低,并且有助于将整个LED灯具系统的光效提升30%以上。”英特美中国区域总经理刘晓表示。

其实远程荧光粉,原理跟荧光粉一样,只是在结构和应用上面做了一些配合,但是却能在外观上和形
式上做任何改变。目前LED照明还没有完全定型,基本上 是模范传统照明灯的外观,然而LED照明光源
特性与传统照明完全不一样,LED照明应该有适合自己的风格。远程做法,其实也是让LED照明可以自
由发挥的 一大优势。未来,荧光粉厂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做成荧光板,荧光罩。

“现在目前来看,远程做法应该是一个新的方向,但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包括工艺,以及与封装厂
商的配合等,需要时间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