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鸟的天堂(完美版)

3、鸟的天堂(完美版)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 的生命在颤动”作者把大榕树写活 了,写动了,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 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 力的蓬勃生机。这是作者看到大榕 树产生的美好幻景。
思考
2、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 感情?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流露喜爱、赞美之情。 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 话体会出。
勃勃生机
2.请说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 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多的没有办法 清点、无法计算。榕树不仅高大 而且茂盛。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感 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 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 活环境。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太阳落山
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 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夏日的傍晚
思考
• 1、作者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 2、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 有关句子。 • 特点:大、美
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一株 两株
……真是一 株大树

静态 描写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从画线部分能体会到什么?
☆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 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 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 命在颤动。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 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 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 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 天堂常比喻什么? 指美好的生活环境。 2。鸟的天堂指什么? 指能让鸟生活得自由、幸福、 快乐的美好地方。
读课文思考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 次? 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次序
时间
所见景物
特点
第一次到 “鸟的天 堂” 第二次到 “鸟的天 堂”
次序
时间
所见景物
特点
第一次到 “鸟的天 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 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 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 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 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 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 歌声真好听。

欣 赏
鸟 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并没有看到_____,而是由 远 近 大 茂盛 _____到_____地观察到大榕树的_____、_________和 勃勃生机 _____________的特点,作者抓住这些特点,对榕树进 静 行了____态的描写,突出了榕树奇特的美。
A
B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榕树 由衷的赞美 _____________之情 。
读:轻声读第三段。 思:这一段写作者看到了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画:文中有关语句和重点词句。
谈: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数量多

种类多 自由、快乐
请欣赏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段话着重写了众鸟________的热闹场面。我们从 活动 中知道鸟儿在那里生活得______ 、 ______。 自由 快乐
3、鸟的天堂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4)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 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 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 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 家之列的作家。”
解题
大 一次 黄昏 —— 一株榕树 静态 茂盛 勃勃生机
赞美
鸟的天堂
动态 二次 早晨 —— 鸟儿
留恋
数量多 种类多 自由、快活
本课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 2、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段落结构: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 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 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4):第二天早晨,“我” 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对它的赞美、留恋。
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吃过 晚饭
热气已退
我有机会看 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 计数。枝上又生 根,有许多根直 垂到地上,伸进 泥土里。一部分 树枝垂到水面。
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用“-----”找出: A.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 榕树
B.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这景物?突出了它有什么特点?
大Hale Waihona Puke 茂盛“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 活的乐园。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 引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 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没加引号的“鸟的天 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 儿们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 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巩 固 练 习
作者一共去了鸟的天堂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 每一次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 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 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 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 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 着,那歌声真好听。 (动态描写)
傍晚
榕树
大 茂盛
第二次到 “鸟的天 堂”
早上

多 欢快
读读写写 灿烂 逼近 陆续 扑翅膀
liàn
茂盛
shāo
缝隙
颤动
留恋(
树梢(
)
)
xiá
应接不暇(
)
• “颤”读chà n • 应接不暇”中 “应”yì ng • “一簇”中“簇”读cù • “隙”读“xì”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逼近:靠近、接近。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而人们最近前往“小鸟天堂”观鸟,却颇感失望,绕小 岛两圈,没有见到小鸟群飞的盛景。据当地人介绍,由于 小鸟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即小鸟周边被开发, 原有的农田、水塘被破坏,环绕小岛的天马河的水质遭到 污染,小鸟不断地飞到其他地方觅食,不再回来,护鸟措 施也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讨论: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 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 号,有的没有加呢?
百鸟出巢
群鸟枝头闹
群 鸟 聚 集
百鸟归巢
思考
• 1、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 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 有什么感受? • 应接不暇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 的天堂啊!
自主探究
• 1、讨论,为什么这株大树能成 为鸟的天堂? • 2、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我们 应该怎么做? • 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读文思考
• 1、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里没 有一只鸟。’’ ? • 因为是黄昏时分,鸟儿都栖息了, 而且大榕树枝叶茂盛,所以作者没 见到鸟。 •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 情? • 很失望。
讨论
• 1、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听到 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习第三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