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特点战略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特点战略规划
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第五节 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六节 城镇体系规划
第七节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1、总体规划的特点
战略性
全局性、长期性、决定全局的 谋划和安排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1、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3)军事战略本质的概念,逐渐被推广应用到其他领
域,即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
决定全局的谋划。
(4)城市发展战略就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
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它的核 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 一目标的途径。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
交叉之处:都要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完成 规划内容都有对土地使用的统筹安排 不同之处:范围不同 、内容不同 、指导思想不同 土地规划范围是区域性的,城市规划范围就是整个市域。 土地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开发和保护的综合平衡; 城市规划不仅包括土地使用的规划,还有社会经济环境等 方面的内容。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城市职能 (4)职能分类 以行政机构等级划分 以经济职能划分 其他特殊职能划分
首都、省会、地级市、县 级市、县城、中心乡镇、 一般乡镇等 工业、商贸、交通等 科研教育、历史文化名城、 风景旅游和疗养、边贸、 经济特区等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2、城市性质 (1)概念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个性、特点、发展方向 (2)作用 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
的地点,有待于城市规划进一步落实,也就是说城市 规划可以将区域规划的相关内容具体化。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 交叉之处:内容中都有关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规划。 不同之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放在该地区及城市 发展的方略和全局部署上,对生产力布局和居民生活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1)战略目标
按时限划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2)战略重点 城市竞争中的明显的优势领域 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城市发展中的明显的薄弱环节
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空间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3)战略措施 措施是实施战略目标的步骤、途径和手段。 空间策略:空间布局、空间开发等 经济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布 局、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等; 社会策略:人口政策、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等; 环境策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等;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②内容不同
地域范围不同: 国土规划涉及面最广,最宏观;区域规划相对于
国土规划来说较小的范围;城市规划的范围一般只限
于整个城市范围。 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国土规划侧重于资源的调查;区域规划侧重于 协调区域内各行政单位或自然单位之间的关系;城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概念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措施 概念 分析要素 职能构成 职能分类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2、城市性质 (5)城市性质表述的要求
一要简明,二要突出特色,三不回避难免的“雷 同”,四要避免罗列。 石家庄城市性质:河北省省会,京津冀第三极,全 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模是指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户籍非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 户籍农业人口 建成区范围 暂住人口(一年以上)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
交叉之处:都要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完成 规划内容都有对土地使用的统筹安排 不同之处:范围不同 、内容不同 、指导思想不同 土地规划是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为指导思想,
城市规划主要是协调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已达到
2、城市性质 (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2、城市性质 (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 范围 地位
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流域性
中心城市、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工业基地、 原料基地等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综合增长率法 时间序列法
增长曲线法
劳动平衡法 职工带眷系数法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综合增长率法 Pt=P0×(1+α)t
Pt为第t年的人口, P0为基年人口,
α为人口年均增长率,
t为年分数。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2、城市性质 (5)城市性质表述的要求
一要简明,二要突出特色,三不回避难免的“雷 同”,四要避免罗列。 北京市城市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的政 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国际大都市。
杭州市城市性质: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浙江 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 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统一 整体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 城市与外部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城市职能 (2)分析要素 专门化部门 职能强度 生产或服务部门 该部门在该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大小
职能规模
该部门在区域或国家经济中的贡献大小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城市职能 (3)职能构成 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前者体现城市对外 关联作用,其重要性在 于对区域的直接贡献。 后者直接制约着整 个城市的协调运转和有 序发展。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1)战略目标 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划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按内容的空间范围划分: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按时限划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划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方法:增长率法 参考:相关规划 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城市年度规 划、上位规划等 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 文字:奋斗方向 数据:具体指标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时间序列法
Pt=b0+b1Yt
Pt为第t年的人口数,
Yt为第t年年份,
b0,b1为回归系数。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职工带眷系数法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 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政策策略: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 政策等.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1、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措施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城市职能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城市职能 (1)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 用和承担的分工”。
2、新时期总体规划的要求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①管理部门不同 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 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改委 建设部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这推算法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 算建成后的城镇人口是可行的,其他则难以应用。
第五节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城市规模 (2)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的用地规模=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安排制作出轮廓性的考虑;城市规划对土地资源配置
和空间布局安排的更具体。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 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之一,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 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 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落实做空间上 的战略部署。 城市规划不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简单的落实 ,而是要做出更长远的预测。
市规划侧重于分析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3、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③相互关系
交叉之处:都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都是对特定地域的各 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关系: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
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要把规划的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
第四节 城市战略规划
丽江城市发展战略:
宏观层面:保存完好的世
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世界精品旅游城市,云南 西北部的区域旅游中心,玉龙 雪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