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政经济稳定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
发展职能,顾名思义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稳定和发展是相互统一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大纲:一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定义二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三财政的经济发展职能四我国在经济稳定发展职能上的具体做法与不足之处。
五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重大意义。
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一.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从教材上我们知道,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从网上我找到了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概念:财政经济稳定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
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
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实现的。
政府的收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从收入方面来看有税收、资产收益和公债,从支出方面来看有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政府的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数量自然会直接影响总需求,政府的转移支出、税收、公债、定价政策也会问接地影响总需求。
政府活动之所以会对总需求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在于它的巨大规模。
个人、家庭、企业的收支也是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就某一个具体单位来说,它对总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有当从整个私人部门来考虑时,其收支才会成为影响总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2)财政对总供给的影响。
财政对总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政府对劳动供给和整个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而实现的。
总供给取决于现有资源的数量以及使用这些资源的技术和组织能力。
使用资源的技术及组织能力主要是微观经济讨论的内容,因此,宏观经济对总供给的分析集中讨论资源的供给数量。
政府财政活动对资源供给的影响一方面通过税收或者支出政策(如提供福利)对劳动供给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私人投资和整个社会投资总量施加影响。
(3)财政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总需求不仅仅是国内需求,它还包括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总供给也不仅仅是国内的生产能力,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是总供给的一部分。
政府财政活动对外贸和国际收支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对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影响。
结合两会内容,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就业问题。
充分就业。
指的是全社会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且又在寻找工作的人的就业状况。
西方经济学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就业是否充分的尺度。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
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失业者是劳动力中那些想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历年两会报告中对就业问题的探讨篇幅比重都会较大,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此的重视程度。
如2009年两会中提到: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
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
全年组织2100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
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
而2010年则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
2009年到期的“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延长一年。
从政府频频投资就业来看,我们国家企图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就业,从而保持我国经济平稳的发展,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是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的大体稳定,即短期内货币币值不发生过度的上升或下跌,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水平的变化。
从物价稳定的角度来看,政府为了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作出了3项决定:1.调节财政支出;2.扩大居民消费;3.实施投资计划。
通过这三个决定,我国政府在09有效的遏止了经济下滑的趋势,并且通过家电下乡、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计划等一系列财政调控遏止了物价的上涨。
最后国际收支平衡—即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平衡,不出现大的顺差或逆差。
随着国际问经济交往的密切,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状态反映着该国国内经济的稳定程度。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就意味着该国国内收支的不平衡,或说国内经济处于失衡状态。
二.财政的发展职能发展职能,顾名思义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首先理解经济的发展的含义。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行使,并不等于财政直接操纵经济运行,而是通过改变财政支出和税收、政府债务收入的规模与结构,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府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达到以上三点的经济发展呢?第一点,经济量的增长,政府一般会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如,财政对市场不愿进入的领域进行投入,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还有改善民生,重视保障。
政府投资是国家集中运用社会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具有规模大、政策性强的特点,可以促进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财政补贴通常是国家为贯彻某种政策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它的政策性、针对性也十分强,对扶助新兴产业、稳定经济与社会生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点,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
第三点,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政府在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中,应运用不同的政策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两种政策配合得好,则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如果互相矛盾,互不配合,则会加剧经济的波动。
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较大,而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对运用二者所产生的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选择更有利的政策搭配来稳定与发展经济。
三.我国财政在稳定与发展职能上的具体做法与不足。
经济稳定1.充分就业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
对于我们大学生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
国家财政政策对充分就业这一均衡目标具有重大影响。
从劳动力供给上看,国家用于人口控制的财力来源于财政,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对劳动力整体素质有重大影响;从劳动力需求上看,国家投资、政府公共事业以及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与财政政策有关。
即使在短期失衡条件下,劳动力失业保障状况也受制于国家的财政政策。
2.物价稳定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缩小支出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增加。
财政政策不仅能够通过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改善长期供给,而且能够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调节短期供给,从而能够直接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挑战。
同时,财政政策较少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政策扭曲效果较小。
因此,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财政政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应,今后应该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物价的功能。
3.国际收支平衡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98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87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036亿美元。
财政政策分析:中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超过它对资本项目收支的影响,因此它有助于一国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GDP的增长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7.5%左右。
这是继去年把经济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从8%降至7.5%之后,第二年设定为7.5%。
这预示了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两位数高增长已告一段落,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
从理论上讲,在经济过热时期智力通货膨胀方面,货币政策相对有效;但就刺激经济而言,财政政策通常更为有效,因为财政政策可以避开货币政策在低利率时期的“流动性陷阱”,加上财政政策手段(特别是公共支出)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
2.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提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公共安全、环境质量、基础科学研究、公共教育等水平的提高,都标志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不仅仅是要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经济稳定和发展是相互统一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