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多方案比较选择

工程经济学多方案比较选择


NPV(15%)A0 = 0 NPV(15%)A 1= 2026.32元 NPV(15%)A2 = 2547.00元 NPV(15%)A3 = 1535.72元
选 max NPVi 为优 即A2为最优
3.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增额收益率法)
—— i 'B-A
1)含义:是使增量现金流量净现值为0的内部收益率。 (NPVB-A =0 时的i)
i
A B
1. i rA - i rB i 'B-A
2. 在i 'B-A 处 NPVA=NPVB 3. 当i rA , i rB ,且 i 'B-A 均 i c时,选B方案为优
3)步骤:如前例, i c =15%
1400
0
12
10
5000
( A1 )
1900
0
12
10
8000
( A3 )
2500
0
0
t1 t2 n
c1 c2 c0
0
t1 t2 n
PC
2. 年费用法(AC法)
0
t1
n
A C [ F t(P /F ,i,t)•](A /P ,i,n) c0
c1
t 0பைடு நூலகம்
1
0 或已知有等额的年费用和初期投资,
t2
n
c2
n
AC
则 A C 0 C ( A /P ,i,n ) C
选min[AC]为优
注:年费用法是一种比较其他几种方法更广 泛的方法。因为若寿命期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常 用 AC 法,而不能用PC 法。
5000
0 1
8000
1400
2
10
( A1 )
1900
2
10
( A3 )
2500
0
12
10
10000 ( A2 )
0 1
3000
500
2
10
( A3 - A1 )
0 1
5000
1100
2
10
( A2- A1 )
单位:元
年末 0


A0
A1
A3
A2
0
-5000 -8000 -10000
1-10
0
1400
注:单纯的i
指标不能作为多方案的比选的标准。
r
因为 i > rB i rA并不代表i 'B-A > i C
2)表达式:
t n 0[C (t C I(1 t) B O i ,B ( C A )tt C I t)A O ] 0
NPV NPVB
NPVA
0
几个关系:
i c i 'B-A
i rB
i rA
2)对生产能力不同情况下的追加投资回收 期
若对比的方案生产能力不同,那么首先应 进行产量等同化,即计算单位生产能力情 况下的投资和经营费用。
n
K1 K 2
Q1
Q2
C 2 C1
Q2
Q1
例:已知有两个方案,数据如下,n=5年,试选出最 优方案。 方案1:年产量=1000件 投资=2000元
年经营成本=800元 方案2:年产量=600件 投资=900元
(P/A,15%,10)=5.0188 (P/A,20%,10)=4.1925 (P/A,i,n)=4.5455,落在利率15%和20%之间, 用直线内插法可求得 i’A2 -A1 =17.9%>15% 所以,方案A2是最后的最优方案。
4)评价标准:
NPV NPVB NPVA
0
i c i 'B-A i rB
年经营成本=600元
解:
K1 K2 nQ1 Q2
2000900 1000 6002.5年
C2 C1 600800
Q2 Q1 600 1000
选投资大的方案1。
2、投资增额净现值
1. 净现值法( NPV法) 对于 NPVi0
选 max NPVi 为优
2. 年值法( NAV法) 对于寿命期相同的方案,可用 NPV法 结论均相同 NAV法 对于寿命期不同的方案:常用NAV法进行比较, 同样NAV大者为优。
年末
0 1 2 3 4 5
方案A1 -15000 - 7000 - 7000 - 7000 - 7000 - 7000
方案A2 -20000 - 2000 - 2000 - 2000
- -
研究期定为3年。假定ic =7%,则年度等值为:
NAVA1 =-15000(0.2439)-7000=-10659元/年 (A/P,7%,5)
B
350
C
400
D
500
24
i’ B-A =20%
18
i’ C-B =25%
26
i’ D-C =31%
A. 方案A B. 方案B
C. 方案C D. 方案D 答案: D
(二) 收益相同或未知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用最小费用法进行比选,包括:
1. 费用现值法(PC法)
n
PC Ft(P/F,i,t) t0 选min PC 为优
投资额不等的互斥方案(应已通过绝对经济效果 检验)比选的实质是判断增量投资(或称差额投资) 的经济合理性,即投资大的方案相对于投资小的方案 所多投入的资金能否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若增量投 资能够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则投资大的方案优于投 资小的方案;若增量投资不能够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 则投资小的方案优于投资大的方案。
i
rA
i
A
B
当i rA , i rB ,且 i ’B-A 均 i c时,选投资大的为优(B方案)
5)适用范围:
采用此法时可说明增加投资部分在经济上是
否合理。
i ’B-A i C只能说明增量的投资部分是有效的, 并不能说明全部投资的效果。
因此在这之前必须先对各方案进行单方案的检验, 只有可行的方案才能作为比选的对象,同样,差额净 现值法也是如此。
NAVA2 =-20000(0.3811)-2000=-9622元/年 (A/P,7%,3)
则:在前3年中,方案A2的每年支出比方案A1少1037元。
多方案比较和选择
第四章
多方案比较和选择
方案的创造和确定 备选方案及其类型
互斥关系——在多个被选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 均必须放弃,不能同时存在。
独立关系——其中任一个方案的采用与否与其可行性 有关,而和其他方案是否采用无关。
相关关系——某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对其他方案的现金 流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方案是否 采用或拒绝。有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情况。
12
10
10000 ( A2 )
0 1
3000
500
2
10
( A3 - A1 )
0 1
5000
1100
2
10
( A2- A1 )
计算步骤与采用投资增额净现值作为评比判据时基 本相同,只是从第三步起计算现金流量差额的收益率, 并从是否大于基准贴现率i c作为选定方案的依据。
第三步:使投资增额 (A1 - A0)的净现值等于零,以 求出其内部收益率。
0=-5000+1400(P/A,i,n)
(P/A,i,n)=3.5714
查表可得i’A1 -A0 ≈25.0%>15% 所以A1作为临时最优方案。 其次,取方案A3与方案A1比较,计算投资增额 (A3 - A1)的内部收益率。
0=-3000+500(P/A,i,n) (P/A,i,n)=6 查表可得
(P/A,15,10%)
∵ NPV(15%)A1 -A0 =2026.32 元>0,则A1 优于A0 A1作为临时最优方案。(否则A0仍为临时最优方案) 第四步:把上述步骤反复下去,直到所有方案都比
较完毕,最后可以找到最优的方案。
NPV(15%)A3 -A1 =[-8000 -(-5000)]+(1900-1400)(5.0188)
增量分析指标及其应用
追加投资回收期
差 额 净 现 值 常 用 增 量 分 析 指 标
差 额 内 部 收 益 率
1、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追加回收期是指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追加的 投资,用两个方案的年成本节约额去补偿所需要的年 限。
若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投资 大的方案较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较优。
=-3000+500(5.0188)
=-490.6元<0 ∴ A1作为临时最优方案
NPV(15%)A2 -A1 =-5000+1100(5.0188) =520.68元>0 ∴ 方案A2优于A1, A2是最后的最优方案。
很容易证明,按方案的净现值的大小直接进行比较, 会和上述的投资增额净现值的比较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实际直接用净现值的大小来比较更为方便,见下)
此外 :最小费用法只能比较互斥方案的相对优 劣,并不代表方案自身在经济上的可行合理性。 因此必须先进行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方可用最小 费用法。
(三)寿命期无限和寿命期不同的互 斥方案的比选
1. 寿命期无限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P l n i A m ( 1 i( 1 i )n i) n 1 l n i { A m 1 i 1 ( 1 1 i)n } A i
杭州东站概念设计4个比选方案
一、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包含两部分的内容:
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 效果检验;
考察哪个方案相对最优,即进行相对(经济)效果 检验;
这两种检验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只有在必选其 一时才可以只进行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一、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1)能力相同情况下的追加投资回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