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快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方法

高效、快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等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三等水准测量由于对架设三角架的位置不需要像全站仪那样对中,这样在野外测量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高效率的作业测量!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视距不超过65m,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3m,累计视距差不能超过5m,黑红面相差不能超过3mm。

刚开始自己测量时的确是很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读数太慢,对尺子的标注规律,不能一眼就能确定望远镜丝线的所在位置的读
数。

2.架设仪器太慢。

对于一个安装好下面的螺丝的水准仪和三角架,当从一个地方
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且那个地方较为平坦时,还一成不变的升降架腿,没有找到正确的快速架平仪器的方法。

3.读数时和前后尺寸取得联系时,大声的喊话,不禁累人,而且一般距离都很远,
拿尺子的同学不一定能听到,如果让其后退或前移一定的距离,让其明白自己的意思更加吃力,费时!
和小组成员建立有效、可靠的通信方式比较难,费时!
4.对距离没有概念,不能很好的目视估距;架好水准仪后,如果要让前视尺子人
前后移动,不能迅速的通过水准仪心算处前后视距差。

我看到我们这一组的一位同学让旁边记录数据的同学记录前后尺黑面上下丝读数,然后让别人计算,很明显这样下来至少浪费了1分钟(当然我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

5.效率太低。

不能随时检查误差、错误是否存在,测得的数据是否符合规范,测
过之后才发现,再重测时间显然浪费在重复性的没必要的事情上。

6.决定执行不决绝。

测得的数据质量不高,没有必要和一个人讨论那么长的时间,
误差大,或者有错误,通知一下组员,决定一旦下达,就立即执行,说太多多余的话只能是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刚开始测量的速度是很慢的,而且数据也不太质量。

测量一站大约需要二十分钟左右(包含移动仪器)。

后来,水准测量的时候,我连续立尺子有6个小时,在立尺子的时候在休息的时刻,我就在思考怎样才能快速的进行水准测量?因为当时的组员测量的真是有点慢,架个水准仪就要好几分钟,而且还按照前面的几组测量后留下的标记找点测,以为那样能快点。

但是我以为那样限制了水准测量本来可以快速高效测量的优势。

在地上找个点确实容易,但是在长达100多米的路面上快速找到前几组留下的标记,确实不如直接测量目视一个60米最有的距离架设水准仪,然后让前视准确的小距离移动效率高。

直接在地面上找点,有几大缺陷:地面上的点,容易被擦去,特别是用粉笔之类的;如果架设水准仪的地方点不太清楚,而两个立尺的地方已经找到,测量的时候再去调节水准仪,是十分的愚蠢的方法!如果前视是控制点(待求点),只能调节中间的架设点了,这是情有可原的。

调节架设地点是十分的浪费时间的。

再,刚开始,我们实习的时候,发现向那尺寸的组员喊话交流很麻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那就是打手势,手语交流。

用一些简单的,人人都能看的懂,经常用的手语,交流起来,很方便,也能免除喊话对方听不见,难以明白意思的缺点!最后,手语大家都接受了,我给组员说了一些具体手语代表的含义后,确实对测量效率的提高有十分大的帮助。

比如:
✧手掌左右摇晃,代表要翻尺子了,左右翻尺子,就好像自己的手十分想伸到那边门,
夸张的要把前面的尺子翻过来。

✧右手大幅度的向自己前后摆动,代表过来吧,后面的已经测完了。

✧对于前视,如果需要他前移或后退,那么手臂伸直,与地面平行,手掌向下前后摆
动且向前摆动的幅度大些的时候,代表向我这边移动;手掌向上,前后摆动且后摆
动的幅度大些的时候,代表向我这边移动,移动的距离,胳膊高举用伸出手指的数
目代表。

✧手掌立直,代表请把尺子放直。

至于怎样快速架平水准仪和快速读数,快速心算距离差,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它的优点且多次练习。

在这次实习中,我发现读水准尺的数据时能一眼就能读出数据。

实习发现的技巧是:形如“E”的字符设计是有意义的
在读数时,先看数字部分,然后凡是被涂实的条带都是偶数,
但是白色的空隙都是奇数,然后根据条带的相对位置,就会
很快的读出后两位数据。

估读距离时,根据上下丝所在位置
读数舍去(四舍五入)最后一位数,如果头一位也相同头一
位也舍去,就会很快的心算出距离。

最终快速的计算出距离
差,整个下来30秒左右。

对于快速架平的心得是,平坦的地
面无需升降架腿,先保持面向自己的正中间的那个架腿不动,
然后让其中一个架腿在地面上顺着架腿的架设方向在地面上
滑动,使圆水准泡自然停在相对自己的中间线上,移动另外
一个架腿,也让气泡自然的停留在中间线上,这样支架左右
就基本上平了,最后前后滑动中间这个架腿,当气泡出现在
中间里面小圆内时停止移动,快速调节脚螺旋,这样下来经
过多次训练理想的情况下,40秒就行了。

这就是我的水准测量的实习收获。

这次水准实习,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操作仪器的能力,测量的效率大大提升,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收获了许多,让我受益匪浅!
2011-3-12 18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