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交通运输调研报告

最新交通运输调研报告

交通运输调研报告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交通运输导论调研报告第二篇:关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市交通运输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定稿)第四篇:关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对交通运输行业影响的调研报告第五篇:关于定远县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交通运输导论调研报告环保思想指导下的出行方式选择摘要:绿色出行是一种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出行,广义绿色出行比例包括:选择步行、非机动车、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合乘、新能源车、文明驾车等相对环保出行方式和出行态度的出行总量占全方式出行总量的比例。

狭义绿色出行比例包括:选择步行、非机动车、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等四种出行方式的出行总量占全方式出行总量的比例。

我们的调研是在对武汉不同交通工具所使用比例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建议,以期能够改善武汉的环境,同时鼓励人们绿色出行。

关键词:绿色出行环保交通工具引言:2020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202020 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纲要中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城市交通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倡导非机动方式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

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主要方向。

交通运输业因较大的能源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的 60%左右,城市交通产生了占世界总量 22%的二氧化碳),已成为我国环保低碳建设的重点领域。

我们未来在重视个体交通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自行车等其它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建立绿色出行体系,为更广泛的绿色出行创造条件。

在一座城市有限的空间内,数以百万计的机动车在城市有限的道路上通行,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一辆公共汽车约占用 3 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高峰期的运载能力却是小汽车的数十倍。

它既减少了人均乘车排污率,也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地铁的运客量是公交车的 7 至 10 倍,耗能和污染更低;骑自行车出行,既节约能源、环保,又可缓解交通压力,还能锻炼身体。

因此,如果大家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非机动车,减少自驾车,就能有效减轻道路通行压力、减少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绿色出行应是人类生存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

2020年四季武汉天气状况(/表示未出现)季节春夏秋冬优/d / 4 / 1良/d 44 63 73 36轻微/d 31 23 19 43轻度/d 13 1 / 10中度/d 1 / / 1中度重/d 1 / / /重/d / 1 / /这是2020年武汉四季天气状况的数据,作为全国空气质量倒数的城市之一,武汉的空气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这次调研的目的就是在获得武汉交通工具的使用比例的前提下,对目前武汉交通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调研内容:1. 调查人群的选择:这次调研,我们以分组的形式到武汉的不同地方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中涵盖的人群在职业上包括职员、自由职工、学生、退休员工。

2. 数据统计和处理:3. 数据分析:4. 问题的提出5. 建议调研的不足之处:1. 调查对象不够全面,高收入对象调研数据获取困难。

2. 数据量较小附件:绿色环保思想指导下的出行方式选择您好:我们是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绿色环保思想指导下的出行方式选择实践调查,旨在了解影响人们绿色出行的主要因素,以分析发展绿色出行的前景和应注意问题。

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能真正反映您的想法就达到我们这次调查目的。

希望您的积极参与,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完全保密。

调查会耽误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您谅解。

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您的性别:□男□女;您的年龄段:□10~20□21~30□31~40□41~50□50;您的职业:□学生□职员□自由职业□退休职工;1.您最常用的出行方式有哪些:(可多选)□自驾车□公交车□轨道交通□自行车□步行 2.您认为现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没有问题□自行车数量不够□规划不合理□□管理力度不够 3.影响您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是否绿色环保□舒适性 4.您出行时是否考虑过绿色环保:□是□否5.您在选择下列出行方式时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可多选,将您考虑的因素填入对应的括号)自驾车()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a耗时性b出行距离c出行紧迫性d是否环保e舒适性f家庭收入g出行路况 6.您认为下列哪些属于绿色出行:(可多选)□步行、自行车、公交及地铁□出租车□拼车或合乘□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等)□小排量汽车□其他7.如果条件允许,您是否愿意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愿意□不愿意□无所谓8.您认为政府在有关绿色出行的宣传方面还存在以下哪些问题:(可多选)□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不新颖,不灵活□参与性,互动性不强□后期延续性不佳□宣传很好,不存在问题□其他9.您对推行绿色出行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对于你所提供的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编号:第二篇:关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调研报告关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调研报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仅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交通自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既要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对公路、航道、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形成水路、陆路、航空融会贯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又要对相关交通资源的进行整体规划,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紧密、配合流畅,实现交通运输效率的最大化,最大可能地满足所有交通运输需求。

经过十一五的大力建设,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十一五前相比已有了长足进步。

公路方面拥有四纵两横的骨架网络结构。

四纵为:宁靖盐高速、省道229、省道231和省道233;两横为:省道332和省道333。

同时,我市还拥有384.646公里的县道和1105公里的农村公路网。

水路方面全市共有航道53条,总里程961.82公里。

航道总里程位列泰州四县市之首,等级航道里程也位列第一。

这些都为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我市现行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不足一是运输方式单一,快速通道不畅。

我市当前运输方式仍以公路和水路两种运输方式为主,作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构成,铁路与航空运输基本还属于空白,与这些外部枢纽的联结度和利用率都很低;且与高速公路的连接还存在瓶颈:兴化城区向东上高速公路约需30分钟,向西上高速公路约需1小时,影响对外沟通效率。

二是内部路网覆盖率和等级偏低。

我市公路总里程虽然居泰州四县市首位,但2020年底我市公路网面积密度为0.96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4.85公里每万人,两项指标均低于泰州四县市平均水平。

且路网结构以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为主,路网等级配置尚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农村公路,存在技术等级低、断头路等现象,不利于形成纵横互通的路网结构。

三是港站枢纽建设滞后。

一方面,缺少规模化公路货运站,目前,我市唯一一家规模公路货运站为江苏戴南现代物流园区,而城区、以及戴窑粮食市场、沙沟水产品市场等重要商品集散地缺少规模化货运枢纽;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大型内河港口,300吨级以上泊位数量仅占泊位总数的 3.4%,不能满足运输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导致我市丰富的水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是交通资源的整体优化尚需提高。

由于前期改革需要等原因,我市运输市场存在小而散的弊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不畅;客货运输整体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五是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尚未健全。

一方面,内部缺少运输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的传递、共享都不顺畅;另一方面外部信息平台的利用率不高,尚未形成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信息共享机制。

二、正确树立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科学理念要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上不断优化,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科学理念。

一是切实增强交通先行发展的理念。

通过总量规模、推进增量调整,提高交通运输的机动性、通达性,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布局,使综合运输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更好地发挥交通先行军的作用。

二是切实增强交通统筹发展的理念。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为运输需求者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机会,形成宜路则路、宜水则水、宜铁则铁、宜空则空的局面,从而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

三是切实增强交通以人为本的理念。

交通运输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应优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协调和充分衔接,全面考虑人们对各种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

四是切实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树立科学的交通运输发展观,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注重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注重交通运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保证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兴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对策一是做好一张规划图。

在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做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增加前瞻性和指导性,明确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实施计划,稳步推进。

在规划上一要与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二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三要与交通运输发展能力相匹配;四要与整体发展需求相吻合,将路网、客货运枢纽、整体资源的优化、信息网络的建设等作为规划重点。

二是完善一张公路网。

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努力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

具体来说:一要迅速打通对外快捷通道。

我们要瞄准国家沿海沿江开发的政策和规划,借力使劲,借势发展,紧抓十二五规划契机,由政府主导,多部门介入,成立专门攻关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上争力度,着力形成东接沿海、南连长江、西达机场、北通老区的战略格局,服务和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洼地不洼、快速崛起。

东接沿海:积极规划李合公路,打通兴化通往沿海地区的捷径;积极上争戴窑铁路支线的建设项目,完善戴窑商品粮交易基地、合陈国家级亿斤粮库的集疏进体系,努力培育兴化新长铁路经济增长点;南连长江:建成我市腹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大周公路,力争向南延伸(需解决姜堰段约13公里连接线),做好与泰州长江大桥的连接,主动接受泰州大桥和泰锡宜城际铁路的经济辐射;西达机场:做好233省道兴化城区过境段改造,策应扬州地域发展,打通与苏中机场航空运输的衔接;北通老区:适时开工建设沙柳公路,建成后,沙沟镇作为文化古镇和交通枢纽,向西北可连接宝应县古镇柳堡,向东北可连接盐城革命老区和大纵湖国家aaaa级旅游区,向南通过兴沙公路可牵引游客至我市千岛菜花和水上森林,可有力引导和带动当地旅游、渔业等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