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想要探索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二者的概念。
首先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轻易接触到的传播媒介传达的的信息内容等等,就是属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就是喜闻乐见的文化。
大众文化不追求独特的个性,要的是一种普遍,因此大众文化的参与门槛较低,参与的人数很多。
而精英文化,往往是那种具有经典性的审美产品。
所谓“经典”,这里主要指那些历经时代淘洗而能流传下来的作品。
精英文化的审美产品往往指向高雅旨趣。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
精英文化不能满足普遍的需求,追求的是独特个性。
因为这种特性,精英文化的大众参与感是很低的。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放在一起,也就相当于把俗与雅放在一起。
但是这种俗与雅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简单的俗与雅。
有一个词叫做雅俗共赏,用来解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
二者之间的关系有融合有相通,例如: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在它被创作出来的那个年代,他确实属于一种俗文化,它来自民间创作,来自大众,在当时饱受非议,被政府列为禁书,只能在市井间流传;而如今,它摇身一变,变成了四大名著,成为了大雅的文化,其中蕴含的深意还不是普通民众所能理解和透彻的。
此时的《西游记》将大众文化中的低俗文化与精英文化中的高雅文化自然而然的结合在了一起,说明大众和精英只是特定时空里的一个概念,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拥有。
大众里有精英,精英里还有精英,这样,精英里又产生了大众。
因此,在现代观点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与雅与俗的含义不太注意区别,常常造成一些误解,潜在意识里以俗为雅,以雅为俗,造成一些观念上的混乱。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一定的时空或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相互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