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10 — 2014 年)
题 目 浅谈刘天华二胡作品的艺术特点 学 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系 民乐系 专业班级: 音教102班 学生姓名: 商俊杰 学号:5201410041 指导教师: 王亮生 职称: 教授 起讫日期: 2014.3.13—2014.5.20 I
浅谈刘天华二胡作品的艺术特点
专业:音乐教育 学号:5201410041
姓名:商俊杰 指导老师:王亮生
摘 要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二胡专业教育的奠基人,他还是我国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民族器乐作曲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先生在二胡创作和演奏上有卓越的成绩,为我国二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用了刘天华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且题材新颖的二胡作品作为实例,阐述了其作品的创作手法及思想内涵,对刘天华先生的作品进行创作手法和音乐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刘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对当代二胡艺术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刘天华;二胡作品;艺术特点;现实意义 II
Shallow LiuTianHua erhu works of art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Liu Tianhua is the outstanding national music composer, pianist, music educator in China, is called is the master of music, the founder of the Erhu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erhu, have a posit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Erhu art, this paper chose Mr. Liu Tianhua in the creation of rich content in different times, shows a deep, has a very high aesthetic value of the erhu works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eaning of their works,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Liu Tianhua's Erhu works creation and music characteristic.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stic charm of her wor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Erhu art.
Keywords:Liu Tianhua; Erhu work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realistic meaning III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题材特征..................................... 1 第二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曲式结构特征................................. 2 2.1民间多段体的运用............................................ 2 2.2复三部曲式的运用............................................. 2 2.3 变奏曲式的运用 .............................................. 4 第三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旋律发展特征................................. 5 3.1采用我国传统戏曲音乐作为素材................................. 5 3.1.1运用了戏曲中的散板形式。 ............................... 5 3.1.2采用戏曲二簧、反二簧中器乐演奏特点。 ................... 5 3.1.3京剧西皮音乐的运用。 ................................... 6 3.2大跳音程的变化进行........................................... 7 3.2.1六度音程的下行跳进 ..................................... 7 3.2.2七度音程的跳进 ......................................... 7 第四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现实意义及贡献...............................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1
前言 刘天华(1895一1932),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江阴,从小接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熏陶,开始学习民间乐器,如二胡和琵琶,并接触钢琴和管弦乐器。刘先生一生共创作了一首丝竹合奏曲、三首琵琶曲和十首二胡曲,此外他还编纂了十五首琵琶练习曲和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刘天华是将西洋作曲技法同乐器的演奏技法融入到民族音乐的创作中的第一人,他以“中西交融,以中为主”的音乐创作理念,极大的推动了民族器乐的发展,他的每一部二胡作品都有着大胆的革新与创造,实现了思想和时间的高度统一。
第一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题材特征 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和教育家,刘天华更是一名爱国分子。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二胡作品是《病中吟》。这里的“病”指的是在五四运动前夕社会的动荡不安,民族面临的各方面的压迫,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十分的抑郁,刘天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员。在乐曲的表现形式上表达了一位有志青年面对现实的困境和社会的无奈的心态,并反映了要和黑暗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信念,而不是在现实中安逸生活更不是表现的病人的痛苦呻吟。 《良宵》是刘先生的又一著名作品,又名《除夜小唱》,是一首一气呵成的即兴曲,结构简单,旋律优美。乐曲旋律优美动人,情感流露真挚,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上进的心态。在国乐改进社刚成立的环境下,再加上除夕欢喜的气氛感染,更加促使了此曲的诞生。 《光明行》这首曲子充满了正能量,号召力极强。就从其字面意思来看,象征着一条光明大道,人民朝着这条道路带着对民族的憧憬不懈勇往直前的一种精神面貌。正当国人瞧不起民族音乐的之时,刘天华改变了人们的这种错误的看法,他曾在音乐会的节目单上解释道:“外人都说我国音乐作品不景气,萎靡不振,我做这首曲子就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乐曲表现了作者要冲破黑暗,寻求光明的心态,以进行曲式的风格,彰显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刘天华先生最后一首二胡曲是《烛影摇红》,在这首曲子中,刘先生使用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在曲子中加入了华尔兹的节奏,并结合了广东小曲,结合了中国的五声音调,营造了华丽辉煌的气氛。乐曲欢情绪欢快热烈,旋律流畅,但又并非尽情欢乐,恰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在华丽、激的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2
第二章 刘天华二胡作品的曲式结构特征 刘天华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祖国的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刘先生将他毕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领域,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齐头并进。在音乐的创作上,刘天华先生一方面保持民族性的元素,同时,还努力吸取外来的因素,进行东西方结合,创造出来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刘先生创作出了十多首极具民族特色同时含有西方韵味的二胡独奏曲目,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1民间多段体的运用 《空山鸟语》是刘天华先生的代表作品,采用了民间多段体的结构,全文的组成上来说,有引子和五个段落组成,并且包括一个尾声,以下是其结构:
装饰音和八度旋律跳进在引子中出现,描述了衣服山水画面,清新舒适,沁人心脾。 在第一段,乐曲使用的手法有起、合、转、承,描述的场面清新动人,刻画出了小鸟跳跃的活泼场面。第二段则是情绪的升华,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深化节奏,使音域更加宽广,使用了新的音调。 在第三段,乐曲进行了拓展,使用了轮指技巧来进行旋律的烘托,此外还用到了空弦音,为人们呈现出百鸟争鸣的场景。在第四段,则采用滑指为开端,并在其中大量使用了轮指的技巧,三连音密集使用,使乐曲的色彩浓厚。 在第五段,作者则同时使用了上滑音和下滑音,此外虚实结合,采用了内外弦音色对比,各种技巧和手法的使用让乐曲达到了高潮。 展现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风采哦并使用多段体结构的作品还有《苦闷之讴》、《烛影摇红》和《闲居吟》,这三首曲子的创作手法很相似。
2.2复三部曲式的运用 与三部曲相比较,复合再现三部曲更加复杂,也被称为复三部曲。这种曲目的组成形式是A、B和A,其中的两个A的部分以B为基础前后对称。中间部门和两端的强烈对比是复三部曲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