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二胡曲《新婚别》的演奏艺术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乐系
专 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2013年 11 月 20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二胡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拉弦器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民族特色。随着二胡
事业的飞速发展,二胡的演奏技法对音乐的表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首优
秀的二胡作品离不开优秀的演奏诠释。二胡是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表现细腻情
感的拉弦乐器,在许多优美典雅、脍炙人口的传统乐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乐曲中,
这些特点及其演奏技巧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综述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见解,在分析弓法技术时,我们细细分析
了王垚磊. 浅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二度创作中弓法的技术把握。关于理解旋
律时,黄瑞.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中情境与音色变化研究让我理解到了更
多新的知识。《新婚别》这首作品就几乎被所有的二胡演奏家演奏、诠释。就目
前收集到的关于 1980年,由著名作曲家张晓峰、朱晓谷根据唐代诗人杜甫的同
名乐府诗所作二胡曲《新婚别》的相关资料来看,很多都提到关于这首曲子的演
奏情感及体会,如金伟《从唐诗<新婚别>到二胡曲<新婚别>》,赵洁《二胡叙事
曲<新婚别>的艺术魅力》等等,都比较细致的论述了演奏《新婚别》的心得及
情感。也有部分关于演奏技巧方面的论述,如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
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等等,这些
文献也有很多都详细的介绍了二胡曲《新婚别》的创作背景。
2、依据和意义:
掌握好《新婚别》的演奏技法对二胡学习者及其演奏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对《新婚别》的情感表现、创作背景为主线,对这首乐曲的演奏技
法进行调查与研究,结合自己的看法,对这首作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探析。
虽然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前辈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特点有很多贡献,但我们
要对《新婚别》音乐情感与演奏技法的处理再做一个梳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看
一下杜甫的原诗。这首诗以新娘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害。
二胡曲《新婚别》正把她复杂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有对丈夫即将远去而产
生的生离死别的哀痛,有深明大义、勉夫从军得慷慨激昂。这首作品用通俗易懂
的音乐语言很好的体现了原诗的诗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学习、演奏《江
河水》这首作品上的处理提供一个初步学习研究的基础。
鉴于此,本文将综合各类文献资料并联系实际,通过对乐曲《新婚别》的
音乐结构“引子”、“迎亲”“惊变”、“送别”等几个部分来进行情感阐释,并且
结合二胡演奏技法具体在《新婚别》这个曲子当中的运用,并借鉴前人对这个曲
子的分析,结合自己的看法,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演奏心得。
意义:本文通过对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作品表现的特点进行粗浅的分析,
有利于我国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演奏乐曲前对其进行的分析,一,可
以用来提高演奏方面的思考。二,更清楚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技法的处理。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探析: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新婚别》历史创作
背景、作品结构和思想内涵;第二部分主要从《新婚别》的演奏技法来谈,对揉
弦、滑音及装饰音、弓法进行处理;第三部分将浅谈《新婚别》的旋律美,在节
奏的安排上严谨细腻,基本节奏型贯穿始终,表现了一种含蓄而又苍劲的美。
1、《新婚别》的作品介绍
(1)《新婚别》历史创作背景
(2)《新婚别》作品结构
(3)《新婚别》作品的思想内涵
2、《新婚别》演奏技法的正确处理
(1)揉弦的处理
(2)滑音及装饰音的处理
(3)弓法的处理
3、《新婚别》的旋律特点
总结:《新婚别》的旋律丰富多彩。迂回渐进,这种旋法是在浪式起伏
的基础上,结合下行级进或模仿,然后又在作波浪式小跳,形成一种回旋推进式
的旋律线,产生一种延缓型的发展动力。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在演奏乐曲前对其进行的分析,来提高演奏方面的思考。
2、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技法的处理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
1.主力收集整理有关二胡曲《新婚别》相关文献;
2.通读此阶段此课题类的学术研究成果;
3.依据论题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研究的方法:
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明确研究重点、难点。
2、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法来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然后总结,归
纳后得出结论。
3、总结资料,针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进度安排:
1、2012年9月11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12年9月11日至2012年10月15日间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3、2012年10月16日开题答辩;
4、2012年10月下旬至2013年1月写作论文初稿;
5、2013年3月中旬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6、2013年3月下旬毕业论文评阅;
7、2013年4月上旬毕业论文答辩;
8、2013年4月中旬毕业论文定稿装订。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季维模. 三个高峰 三座丰碑 赏析《江河水》、《新婚别》、《长城随想》,
走进闵氏博大境界的二胡艺术[J]. 中国音乐, 2013,(01) .
[2] 严嘉澍. 关于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若干欣赏思考[J]. 大众文艺,2012,
(08).
[3]黄瑞.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中情境与音色变化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
2012 .
[4]沈梦洁. 二胡曲《新婚别》的演奏解析[J]. 黄河之声,2011,(06).
[5]王垚磊. 浅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二度创作中弓法的技术把握[J].内蒙古大
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6]吴雅莉. 《新婚别》等三首二胡叙事曲的比较研究[J]. 歌海,2009,(05).
[7]王建宝. 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从《新婚别》到《敦煌魂》看朱晓谷对民
族管弦乐队的发展[J]. 音乐研究,2009,(04).
[8]赵洁.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艺术魅力[J]. 电影文学,2007,(14).
[9]马登峰,马金龙. 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作艺术和表演艺术[J]. 陇东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0]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
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04) .
[11]金伟. 从唐诗《新婚别》到二胡曲《新婚别》[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2) .
[12]肖成玉.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演奏解析[J].齐鲁艺苑,2001,(01).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