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3-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8 第三章:市场分析或需求预测、、、、、、、、、、、、、、、、、、、、、、8-9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9-10 第五章:生产技术方案、、、、、、、、、、、、、、、、、、、、、、、、、、、10-11 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11-11 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12-12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12-13 第九章:环境保护影响评价、、、、、、、、、、、、、、、、、、、、、、、13-14 第十章:效益分析、、、、、、、、、、、、、、、、、、、、、、、、、、、、、、、14-1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分析、、、、、、、、、、、、、、、、、、、、、、15-15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评价、、、、、、、、、、、、、、、、、、、、、、15-17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7-19 2 、 第一章 项目简介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常州市泥鳅生态养殖基地 1.1.2 主管单位:常州市水产局 1.1.3 建设单位:常州市——鳅业有限公司 1.1.4 技术支撑单位: 乐平市德旺鳅业 1.1.5 建设地点:常州市郊区,面积100亩 1.1.6 项目负责人:—— 1.1.7 建设年限:半年,即2014年十二月—2015年六月。 1.1.8 建设规模:建设泥鳅生态养殖基地100多亩。每年,年产泥鳅苗4千万尾,可生产成品泥鳅100吨,可以满足常州市及周边地区消费需求,同时辐射四省边区,并可带动常州市高效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1.9 主要建设内容:泥鳅苗繁育池、泥鳅养殖池、生产销售设施及办公用房。 1.1.9 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1.1.10 资金来源:全部为自筹。 1.1.11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泥鳅苗4千万尾,可收入200万元,可生产成品泥鳅100吨, 可收入320万元,除去养殖成本和人员工资250万元,年可获纯利近270万元,预计1年可全部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3

1.1.11 社会效益:常州市生态养殖项目投产后,养殖泥鳅,不仅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首先可以缓解常州市及周边地区从外地购买泥鳅的局面,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推进常州市水产养殖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同时,可引导农民利用资源,推广养殖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并带动水产养殖快速健康发展。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常州市,水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条件。 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235.4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657.7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 泥鳅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属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得到广大的消费者的喜爱,国内已是供不应求,加上日本和韩国等国际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整个行业是卖方市场主导。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适应水产品养殖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传统的低值水产品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的优质水产品短缺,迫使水产养殖业进行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新的优质养殖品种的开发成为品种结构调整,振兴水产行业的关键。近几年来,常州市渔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水产养殖发达地区相比,常州市水产品结构尚不合理,主要是名特优品种比5

例不高,因此提高名特优品种的养殖比例,大力发展名特优养殖。 泥鳅养殖近年来发展较快,养殖技术也逐渐成熟,根据常州市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常州市郊进行泥鳅生态养殖,配备现代化设施,进行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它的辐射带动,加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高效的水产养殖业,促进农民走养殖致富之路,促进渔业生产良性循环发挥其重要作用。 2、是丰富市场、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泥鳅生态养殖项目是利用常州郊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鱼类资源,生产优质的商品泥鳅,建成后,可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泥鳅产品。常州市郊区水质好,地理条件优越,加上科学的规划,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加工、运销过程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生产的泥鳅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不仅品种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品质也具市场竞争力,产品可进入国内外市场。既可提高我市农民经济收入,又可丰富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3、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的需要 泥鳅生态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项目,是有效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服务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在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可带动农村相6

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它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对“三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崇尚自然、缓解压力、回归俭朴、追求生活多样化、高质量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力推广泥鳅生态高效养殖业,既适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具备生态、节能、环保等特点,又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打造了健康、绿色、益智的平台,是一个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加快绿色健康泥鳅生态养殖发展意义重大,前途光明。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资源丰富 常州市郊水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资源优势,水质清新,水资源条件优裕,完全满足了泥鳅生长需求,为泥鳅生态养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3.2 气候条件适宜 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235.4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657.7小时,适宜于泥鳅的生长。为项目实施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7

2.3.3 市场前景广阔 泥鳅的市场行情非常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国内市场已是供不应求,加上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的需求量的的不断增加,现在整个行业是卖方控制市场。 2.3.4 有成熟的技术支撑 常州( )有限公司和有丰厚泥鳅养殖技术的德旺鳅业合作,为本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3.5 政策优势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8 第三章 市场分析或需求预测 3.1 区位条件 项目位于--- ------------------------------------便利的地理位置,为本项目实施和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市场。 3.2 市场前景好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辐射面广、市场潜力大。生产的泥鳅产品除满足常州及周边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外,同时还可供应省内外各地区。养殖中心效益高,全国现有的泥鳅销售仍然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因此,在常州市郊新建泥鳅生态养殖基地不存在市场风险。 9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原则 泥鳅生态养殖基地有一处,位于常州( )郊,面积约100亩,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生产环境,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4.2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2.1 项目选址 根据选址原则,确定本项目建设地址为: 。( ) 建设条件4.2.2 基地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 10

第五章 生产技术方案 5.1 生产技术方案设计原则 结合常州市郊地理和水质实际情况和泥鳅养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设计:遵循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为主,常规实用技术为辅的原则,采取引进、示范、推广的技术路线,结合因地制宜、创新优质高产的生态养殖技术。 5.2 泥鳅养殖技术方案 5.2.1 种苗繁殖 选择规格整齐、无病无伤、行动敏捷的长江水系的本地泥鳅,确保苗种品种纯正。由德旺鳅叶的技术人员进行苗种的繁殖和寸片的养殖。 5.2.2 放养技术 泥鳅苗放养按照“三适一暂养”的原则进行,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先暂养后放养。放养密度为500-600斤/亩,苗种规格为5-8CM;放养时间选择每年4月底至5月,确保水温较稳定,提高成活率;放养规格以100-200尾/公斤。 5.2.3 水质控制 投放的水体是天然水域,水质清新良好,非常适合泥鳅的生长,只需要根据水温、PH的变化增补水量来调节水质。 5.2.4 饵料投喂 11

基地水体中有适量的养分,但还需要投入人工配合的有机天然饵料,才能够保证泥鳅吃饱吃好、促膘增重。 5.2.5 捕捞上市 一般进入9-10月份,根据气温和市场行情,适时捕捞上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