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西宁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

青海省西宁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

青海省西宁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二○○七年二月·兰州 目 录

1、总 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青海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黄河上游第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处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中游谷地,西宁市呈 “四山夹三河”的“十”字形分布格局,市区位于河谷地带,四周多为山区,属于山区城市,山高坡陡高差大,四周山区植被差,土质疏松,市区内河道纵横,沟壑众多。且由于西宁地区暴雨集中,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因此西宁市极易遭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 多年来,西宁市虽修建了部分防洪工程,但与防洪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规划防洪治理河段77.55km,仅完成24.139km,实际治理长度占规划需要治理长度的31.1%,规划治理的9条山洪沟道还有最大的2条(火烧沟、曹家沟)未进行彻底治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根据《青海省西宁市防洪规划报告》、《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本次西宁市河道防洪工程是对市区规划防洪治理河段继续进行整治,并与已建成和在建的防洪工程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河道防洪体系,并对火烧沟、曹家沟进行防洪治理,充分发挥其整体防洪效益,提高主城区防御洪水的能力,将防洪标准由目前不足30年一遇提高到50~100年一遇。 1.2编制依据(略) 1.3评价标准(略) 1.4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工程废气及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一般性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原则,河道防洪治理工程陆生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涉及北川河、南川河和湟水干流,根据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建设规模、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拟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1-1。 表1-1 河道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1 生态环境 ·治理河道两侧500m范围,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段扩延至涵盖保护目标整体; ·水生生物影响评价范围为北川河朝阳电站引水口以下至入湟口8.8km,南川河新安庄以下至入湟口7.57km,湟水干流西钢桥至小峡口段28km范围;

·水土流失评价范围为河道工程段29.944km范围及工程弃渣场、施工营地、施工临时道路周边范围; 2 社会环境 ·西宁市

3 水环境 ·北川河:新安庄桥至入湟口7.57km河段; ·南川河:朝阳电站引水口至入湟口8.8km河段;

·湟水干流:西钢桥至小峡口28km河段。 4 环境空气 ·施工场地及建筑材料运输道路沿线两侧100m及周围敏感点。

5 声环境 ·施工场地周缘200m、交通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及声环境敏感点。

1.5评价工作内容 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实施区的环境状况,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风险评价和公众参与等。

1.6评价时段与评价重点 项目作为河道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共分两个时段,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营期。评价重点如下: ⑴水文、泥沙、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⑵水生生物、生态完整性及敏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 ⑶移民安置社会、环境影响; ⑷施工期环境治理措施; ⑸施工期的环境监控计划; ⑹公众参与调查与分析。

1.7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点 1.7.1环境保护目标 ⑴水环境 确保施工生产、生活污水不直接进入北川河、南川河、湟水河,尽量减免工程施工期对区域水环境的不利影响,维护工程河段湟水河Ⅳ、Ⅴ类水域功能要求。 ⑵环境空气 做好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减免工程施工对区域空气的不利影响,使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⑶声环境 控制工程施工噪声,使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所规定的限值标准,施工场界外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Ⅱ类标准。 ⑷生态环境 ①减少工程施工对北川河、南川河和湟水河两岸地表植被的影响,维护项目实施区景观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保护北川河、南川河和湟水河项目区鱼类、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环境; ③控制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不低于90%,拦渣率达到95%以上,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被恢复系数达90%以上。

1.7.2环境敏感点分布 经初步调查,工程区环境敏感点见表1-2。 表1-2 西宁市河道治理工程环境敏感点分布 序号 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保护对象 对象属性 所在位置 与河道位置关系 分类 1 水环境保护目标 北川河 湟水河一级支流 治理段5.787km 2 南川河 湟水河一级支流 治理段4.3km 3 湟水河 黄河一级支流 治理段15.277km 4 宁湖 景观娱乐用水 湟水干流东段下游 治理段下游200m 5 大气及声环境敏感目标 西钢家属院 居民点 湟水干流西段 河道北岸100m 6 西郊乐园 公园 河道南岸40m 7 苏家河湾 居民点 河道南岸50m 8 光明私立学校 学校 湟水干流东段 河道南岸70m 9 康乐医院 医院 河道北岸50m 10 华容苑住宅小区 居民点 河道北岸70m 11 石头磊 村庄、居民点 北川河工程段 河道西岸150m 12 朝阳小区 居民点 河道东岸50m 13 南川东路小学 学校 南川河工程段 河道东岸80m 14 新安庄村 居民点 河道西岸100m 15 省职业病防治院 医院 河道西岸130m 16 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西钢公园林地 人工林地3.5 hm2 湟水干流西段 河道北岸 17 西郊乐园人工护岸林 人工林地10 hm2 湟水干流西段 河道南岸 18 湟乐公园 人工林地16 hm2 湟水河东段 河道南岸

19 团结桥下游湟水河右岸生态绿地 草地20 hm2 湟水河东段 河道南岸 20 北川河人工护岸林 斑状林地 北川河工程段 河道两岸 21 南川公园 林草地6 hm2 南川河工程段 河道东岸 22 1#弃渣场人工林地 杨树林地0.69hm2 湟水干流西段 河道南岸 23 2#弃渣场人工林地 杨树林地1.00hm2 湟水干流西段 河道南岸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简介 该建设工程为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治理区主要为西宁市北川河、南川河、湟水干流三条河流,工程项目的建设特性见表2-1。 表2-1 河道治理工程特性 序号 工程名称 西宁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 1 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2 流域规划 规划名称 编制单位 批复文号 批复日期

规划符

合情况 3 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黄河水利委员会 国务院国函[2002]61号 2002.7.14 符合

青海省西宁市防洪规划 青海省水利厅 青水[2004]514号 2005.1.5 符合

5 青海省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务院国函[2006]2号 符合

6 工程地理位置

此次工程范围均在西宁市城区所属区域,主要集中在北川河、南川河、

湟水干流段29.994km的治理河段。

7 工程任务 西宁市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不足30年一遇提高到50、100年一遇,结合河道两岸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同时结合河道垃圾清理

及两岸截污管的建设,实现两岸范围内污染综合整治。

8 工程规模

河道治理长度29.944km,新建左岸护堤29.763km,右岸护堤长度

28.426km,建成穿堤涵洞24座,便桥11座,配套建设截污管50.729km。

9 工程总布置

河道治理工程安排施工营地12处,占地面积1.5 hm2,弃渣场7处,占

地面积41.3 hm2,施工临时道路1.369km,其它交通均依托社会。

10 主要建筑物

湟水干流段全段采用蜂巢格网卵石护岸,北川河、南川河段采用浆砌石护岸,工程共完成将砌石护堤60494 m3,完成混凝土工程60172 m3,蜂巢格网卵石护岸121873 m3,完成沿河护栏53.957km,建成穿堤涵洞24座,便桥11座,配套建设截污管50.729km。

11 工程进度

工程施工期为2年,其中湟水干流及北川河施工期为2年,南川河及曹家

沟、火烧沟工程施工期为1年。

12 移民安置

项目共需搬迁居民350户,975人,占地后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2亩的农户转为非农业户口,征用土地和占用宅基地安置补偿费由政府统一协调优先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将该部分村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搬迁户的权益。

13 工程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18009.21万元,(不包括工程占地及拆迁费用)工程部分静态总投资15949.1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86.06万元。所需资金申请国家投资12759.3万元,占项目静态投资的80%,地方自筹(采用银行贷款)3189.8万元,占项目静态投资的20%。

2.2流域防洪治理规划 西宁市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是按《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中流域重点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将西宁市城市防洪标准由不到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100年一遇,使西宁市的防洪标准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项目建设完成了国务院对西宁市的防洪要求,项目建设完全符合该规划要求。 西宁市城市河道防洪规划治理长度64.453km,规划沟道治理长度12.45km。至2006年已完成了河道治理15.622km,占河道规划治理长度的24.2%,完成沟道治理7.87km,占沟道规划治理长度的63.2%,本次工程是对规划治理河道的完善和补充。 西宁市河道防洪工程是西宁市主城区防洪工程的一部分,拟建项目将使西宁市城区主河道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河道宽度达到规划要求,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城市防洪规划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