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绍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流去》一书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此书辑录了鲍鹏山用情最深的文章,【甲】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与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他的文章不玩当下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浮议论的写作套路,而是“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
【乙】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他所做的,不是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照见自己的生活,预见自己的命运。
是的,风流去了,【丙】但是,咒语尚未解除,风流人物的命运,在我们的身上延续,我们仍需忍耐,或者,奋斗。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辑录B . 大而无当C . 温情D . 需(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
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埃及的象形文字约产生于5000年前。
而随着中国考古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
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
因此,我们认为夏朝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的灭亡而消失了。
埃及的象形文字约到公元前5世纪也消失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
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
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1)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有力反驳材料中提到的西方观点的一项是()A . 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约8000年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B .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就绝迹了。
C . 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变化轨迹清晰可见。
D . 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拟写分论点,证明甲骨文有“独特的异彩之处”。
3. (2分)(2020·包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学习过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据统计,目前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超过了1.5 亿人。
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预计会突破3000 亿元的关口。
知乎 Live、分答、得到、喜马拉雅、微博问答、微课等线上知识分享平台,风靡一时。
在线教育掀起的变革使得教育变得愈发开放、多元。
教育理念的变化带来的不只是知识付费等商业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推陈出新,随之而来的,还有授课者和接收者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思维形态与生活状态的改变。
(节选自《工人日报》)材料二:在线教育市场尚未饱和,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急剧升高,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
涵盖的教育阶段从胎教幼教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等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兴趣培养、技术训练等各个门类。
根据艾瑞数据,2019 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2351 亿元,2020 年截至目前已达到 2727 亿元,增长率已达16%。
基于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用户市场庞大,以及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在线教育市场远未饱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改编自《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材料三:在线教育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细分市场是在线知识付费教育市场。
随着用户对知识需求的深化和消费意识的觉醒,以“轻知识”为产品的教育付费模式相继出现,出现了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这些知识付费平台。
在线教育风口之下亟须解决发展“痛点”。
一方面,资本入局带来行业发展红利,但另一方面,教育要下“慢功夫”,未来在线教育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事实上,获得融资其实只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起点,但以仅有资本很难长久生存,同时教育行业发展不能用急功近利的做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德勤中国的报告显示,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机构面临的环境和情况将更加复杂,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对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市场和盈利能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才发展问题和运营效率与风险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起来。
(节选自《金融时报》)材料四:目前,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公司都会提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否会让在线教育再次提速?王强认为,看更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效率上会带来一场革命,老师将变为一个知识整合者,而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将帮助学生从互联网纷繁复杂的文字、图片、音频、虚拟等信息中筛逸出优质内容。
许达来则担心人工智能一词被滥用,目前他很少看到人工智能真正在教育行业进行应用,喊出来的是否真的是人工智能也存在疑问,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很多数据。
(节选自《中国企业家》)(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几乎涵盖教育的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等各个门类。
B .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20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019年,增长率已达到了16%,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在线教育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C .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575亿元到2019年的2351亿元,整体逐年攀升,一年比一年扩大。
D . 从2013年开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增长率每年保持在20%左右,2017年增长率达到了30%;增长率整体表现均衡向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促使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线上学习逐渐成为常态,线上分享知识日渐风靡。
B . 随着用户对知识需求的深化和消费意识的觉醒,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上相继出现了以“轻知识”为产品的教育付费模式。
C . 在线教育急需解决的“痛点”是教育行业的“慢”功夫决定了急功近利的方式无法为市场带来行业发展红利。
D . 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带来教学革命,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有可能被滥用,这一技术也将不太可能被真正应用到教育行业。
(3)“在线教育掀起的变革使得教育变得愈发开放、多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你在线上学习的切身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
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
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
服除,为晋州刺史。
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
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
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
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
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
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帝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
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
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
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
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所荐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浣、右内率骑曹参军柳泽、密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烈,后皆有闻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B .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C .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D .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 “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即除去丧礼之服。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如“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五个月。
C . “散骑常侍”是官名。
汉有散骑,为皇帝侍从,又有中常侍,性质同。
魏文帝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如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
入则规谏过失,出则骑马散从。
D .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皇后、大臣、贵族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