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史考试期末复习

思想史考试期末复习

第一章“以德配天”单选1.提出理论的思想家是(A周公)2.西周宗法等级制完备的核心是(A嫡长继承制)3.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A周公)4.“以德配天”的学说是什么时期提出的(C西周)5.夏、商的法律思想是(A天命、天罚)6.商朝的图腾是(D.玄鸟)7.商王占卜的实质是(C以上帝的意志来体现国王的意志)8.神权法思想的极盛时代在(B.商)多选1.商王专门豢养了一批向上帝请示的人,叫做(A.卜B.巫C.祝)。

第二章1.周公认为,天命是(C.是属于有德行的统治者的)2.“礼”在殷商的时候是(B.宗教典礼上的仪式)3.在西周,礼与刑适用的对象是(D.有交集,根据具体事例而定的适于不同人群用)4.礼所规定的义务,庶人是否需要遵守(C.无条件的遵守)多选1.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A.亲亲C.尊尊)。

2.明德慎罚”中“慎罚”的主要内容有(A.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B.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C.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D.刑罚适中)。

3.周公提倡“亲亲”、“尊尊”,实质上是为(A.维护王权B.维护族权)4.周公所倡导的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指的是(A.加强自我克制B.实行德治)5.“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本质是(A.刑法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C.刑罚不指向奴隶主贵族)第三章单选1.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法律思想的是(C孟子)2.邓析的法律思想的特色是:(A不法先王)3.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论断的是(B.管仲)。

4.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B.管仲)。

5.首次将“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C.子产)。

6.“竹刑”的作者是(C.邓析)。

7.子产和孔丘都主张宽猛结合,但是(B.子产强调以猛为主,孔丘则以宽为主)。

8被誉为先秦名辨思潮的创始人的是(C.邓析)C9.子产“著刑书”是将刑法铸在(A.金属器物)上多选1.管仲把(A.礼B.义C.廉D.耻)视为“国之四维”。

2.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A.管仲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D.儒家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3.在以礼治国思想的指导下子产提出五项国之大节除了“听其政”之外还包括(A.畏君之威B.尊其贵C.事其长D.养其亲。

4.子产认为礼(A.与仪有本质区别B.是最高的自然法则C.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行为规范D.要顺民心,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原则)。

5、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D.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第四章儒家单选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C.孔子)2.儒家的人治是指倡导(A.圣人治国)3.春秋时期,提出正名思想的是(A.孔子):4.孔子据以主张“父子相隐”的周礼原则是(B.为亲者隐)5.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性善"说的是(A.孟子)6.提出“省刑罚,薄税敛”的法律思想是(A.孟子)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是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C.荀子)8.“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A.孟子)9.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重也。

””的是(A.孟子)10.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提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子性,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的是(B.荀子)11.以“明分使群”来解释国家起源的思想家是(D荀子)多选1.儒家的代表人物是(B.孔子 C.孟子)2.孔子的思想言行见于以下哪几个著作(A.《论语》 B.《左传》 C.《春秋》 D.《史记》)3.按照孟子的思想,诸侯的有力武器有3种,分别是(A土地B人民C政事)第五章单选1.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B.小国寡民社会)2.“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B.老子)的思想3.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式是(A.无为而治)4.《庄子》书中,何种法律思想较为突出(B法律虚无主义)5.按照道家思想,君人南面之术值的是(A统治者驾驭臣下,统治人民的方法和权术)6.按照道家的观点,不提倡的有(C贤人政治)7.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B庄子)8.老子、庄子不推崇的是(D积极立法)9.《庄子》一书中不存在的篇章是(D具篇)10.按照《老子》一书对“道”的理解,“道”是(A第一性的)多选1.《老子》提出的"三绝"愚民政策是(A. 绝圣弃智C.绝仁弃义 D.绝巧去利)2.庄子的虚无主义法律思想主要是指(A.主张"隆礼重法",教化与刑罚并用B.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3《老子》提出的三绝政策是指(A.绝圣去智 B.绝仁去义 C.绝巧去利)4.在下列著作中,属于道家的有(C.《老子》 D.《庄子》)5.《老子》认为自然法远优于人定法,原因在于(A自然法体现了无为的要求B自然法广大无边C自然法对人无所偏爱D自然法永恒)第六章单选1.先秦各学派中,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学派是(C.墨家)2.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A.兼爱)3."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是(C.墨子的思想)多选1.相对与儒家的"礼"和"义"。

墨家提出了(A. 利C.兼)2墨家提出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是(B.尊重彼此利益 C.大小国一律平等)3.下面思想中属于墨家思想的有:(A.兼爱 B.尚贤 C.尚同 D.非攻)4.墨子认为在政治上要解决的三患是(A.民饥 B.民寒D.民不得息)第七章单项1.燔《诗》、《书》而明法令是法家的(B.文化专制)思想。

2.将法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C.法家)3.先秦法家中,提出了法术势相统一的"法治"思想体系的是(D.韩非)4."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的提出者是(A.商鞅)5.先秦法家中主张“法、信、权”相结合的思想家是(C.韩非)6.先秦法家中,认为法的最大作用是"立公弃私"的思想家是(C.慎到)多选1.法家的代表人物有(A。

韩非 B.慎到D.商鞅)2.先秦法家的主要著作有(B.《商君书》D.《韩非子》)3.法家认为法的作用有(A禁恶止乱 B.定分止争)4.法家认为法具有以下性质(A法具有强制性和制裁力C.法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D.法还具有合情性和适时性)5.以下哪些不是商鞅的法治思想(B.仁义德化的作用大于法 C.仁义礼乐是导致社会分化和混乱的根源)6.韩非提出“法治”要求有(A以法为本,唯法为治 B.一其宪令,布之于民)7.先秦诸子中,认为"人性"本恶的有(A荀子C.韩非子)第八章单选1、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D.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2、新儒学的缔造者是(D.董仲舒)。

3、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C.李斯)。

4、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完备而又最系统地神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是(D.董仲舒)。

5、新儒学的缔造着是(D.董仲舒)。

6、引经断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A.董仲舒)。

7、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C.三纲五常)论。

8、“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是(C.董仲舒)的主张。

9.西汉儒家的法律思想的根本源头在(C.先秦儒家)多选1、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A.春秋决狱原心定罪 B.阳德阴刑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纲五常)。

2.秦始皇的“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思想的具体表现是(A.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度B.废除世卿世袭的官吏制度C.制定统一法令,颁布全国D.统一度、量、衡和语言文字)。

3、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C.“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4.西汉的儒学吸收了何种思想?(A.先秦儒学B.先秦法学C.道家D.阴阳五行家)5.题干改为下面属于汉初黄老的法律思想有(A.以秦为鉴,以民为本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罚不患薄,约法省刑D.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第九章单选1.为《泰始律》做注的是(B.张斐、杜预)。

2.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A.文治)”.3. ( B 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

4.张杜律是下面哪部法律的别称?C 《泰始律5.晋律中的刑名相当于现代法律中的(A刑法总则)6.《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下面何人的著作?B 嵇康7.下面哪位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无君、无政府的思想家?D鲍敬言8.鲍敬言是什么时期的思想家?(C东晋)9.“名教出于自然”是何人提出的法哲学思想?A王弼10.拓跋弘是哪个民族的政治改革家?(A鲜卑)11.张婓、杜预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C礼)多选1.三国两晋时期法律三大思潮是()A.律学思潮B.玄学的法哲学思潮C.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改革中学习汉族法律D. 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改革中制定汉族法律2.刘颂的重法主张包括(A.复肉刑B.纲举网舒C.法令画一D. 执法必严,以律断罪)3.下面哪些思想家有“无君论”的主张?(A.阮籍B.鲍敬言)4.刘颂在施政方面曾提出三条“振领总纲”,具体包括(A.息役B.平入米C.著信)第十章单选1.隋文帝杨坚的立法思想是(B以轻代重)2.唐初李世民统治集团的治国指导思想是(C 安人宁国)3.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B.韩愈)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的作者是(A.韩愈)。

5.(C.柳宗元)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

6.(C.柳宗元)在他的《断刑论》中集中批判了“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的谬论。

7,何人提出了赏罚及时说?(C.柳宗元)8.“理大罪,赦小过”是何人提出的法律思想?A.白居易9.《驳复仇论》是哪位政治家的著作?C.柳宗元10.其中不属于“君为臣纲”在唐律中的体现的是(C.违犯教令)多选1.《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A德礼为本,政教为用B封建纲常的法律化C 维护等级特权D一断以律)。

2.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包括(A以隋为鉴,安人宁国B立法公平,务求宽简C慎刑恤狱,务求其实D明正赏罚,一断以律)3.按照唐律,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孝的罪行?(A.父母在而子孙别籍B.父母在而子孙异财C.违犯教令D.闻父母丧而不举哀)4.唐律还是维护了等级特权,具体包括(A.贵族有罪无刑B.官吏有罪无刑C.奴婢视同牛马D.良贱异法)5.按照韩愈的道统论,儒家传世谱系包括(A.尧B.舜C.孔子D.孟子)第十一章单选1.(B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