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

亮度均匀而且不产生阴影,否则,眼睛的频繁明暗调节,不仅会 增加眼睛的疲劳,而且会引起错误操作。 7、眩光
物体表面产生的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26
8、对比感度
Cp

L p Lp

Lp Lo Lb
1 Sc Cp
式中:CP ——临界对比度 △Lp——临界亮度差 Lp——背景亮度 Lo ——物体的亮度 SC——对比感度
46
等响曲线
返回
47
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48
3.3.3 听觉的物理特性 • (声音:音调、强度、音色) 1 .频率响应(感受性) • 人耳能听闻的频率比为fmin/fmax=1:1000; • 频率感受的上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连续下降,见图3-10; • 听觉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听觉传示装置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6
图3-2反射弧和信息链
7
2. 信息链 人机系统的信息在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形成信
息链。见图3-2(b)。
8
3.1.3 感觉通道与适用的信息 人机系统中的最常用的感觉通道是视觉通道(80%)、听觉通道(
14%)和触觉和其他通道(6%)。其适用场合参阅表3-1。
9
返回 10
3.2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一般应根据观察目标的大小和形
状以及工作要求确定视距,普通 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76cm之间 ,在56cm处最为适宜。
20
图3-6 人的垂直视野
在垂直面内,标准视线为水平视线 ,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标准视 线上方50°,下方70°,扩大的视 野为150°,站立时的自然视线低 于水平线10°,坐着时自然视线代 于水平视线15°;人在很低松驰的 状态中,站着和坐着时的自然视线 偏离标准视线分别是30°和38°。 因此,人在轻松的时刻观看展览时 ,展示物的位置在低于标准视线 30°的区域里。
• 目标与背景有一定的对比度时, 人眼才能看清其形状。这种对 比可以用颜色(背景与物体具 有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用亮 度(背景与物体在亮度上有一 定的差别)。
• 人眼刚刚能看辨别到物体时, 背景与物体之间的最小亮度差 称为临界亮度差。临界亮度差 与背景亮度之比称为临界对比 度;临界对比的倒数称为对比 感度。
38
3、照度
照度是用来表示被照面(点)上光的强弱。投射到被照面上的 光通量与被照面的面积之比称为该面的照度,用符号E表示。定义 式为:
E=φ /S 式中:φ ——被照面上接受的光通量(lm)
S——被照面的面积(m2),与光线垂直。 照度的单位为勒克斯(lx), 表示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 方米的被照面上,即:
图3-9 (a)人耳的基本结构 (b)耳蜗
42
声学常识
一 、声功率(W)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 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瓦W。
二、声强(I)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
声能量。单位为 W/m2。 三、声压(P)
图3-6 人的水平视野
返回
23
3. 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 中央视觉(明视觉)—视锥细胞(感色能力强、能清晰分辨物 体)。 周围视觉(暗视觉)—视杆细胞(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 体)。
操作者在进行作业时,除要注视操作对象外,还要求看 到周围情况。如果视野很小或缺损,将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 响,甚至造成工作事故。因而,在选择车பைடு நூலகம்船驾驶员时,必 须检查其正常视野范围。如果各方面的视野都缩小10°以内 者称为工业盲。
45
响度级(LN): • 响度级是建立在两个声音主观比较的基础上,选择1000Hz的纯
音作基准音,若某一声音听起来与该纯音一样响,则该声音的 响度级在数值上就等于这个纯音的声压级(dB)。响度级用LN 表示,单位是“方”。 • 如果某声音听起来与声压级为80dB,频率为1000Hz的纯音一样 响,则该声音的响度级就是80方。 • 不同声音的响度级可从ISO等响曲线上查出来。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
1
主要内容
1.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2.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3.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4.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 5.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2
3.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3.1.1 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把操作者作为人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来研究,人与外界
发生联系的主要是三个子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 系统见图3-1。
40
3.3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3.1 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体,人的听感范
围:20~20000Hz。感受性最高的频率范围 :1000~4000Hz 3.3.2 听觉系统
起主要作用的部位:内耳耳蜗 起辅助作用的部位:外耳、中耳、内耳的其它部分,见图3-9。
41
人耳的构造
12
图3-3 全部电磁波中的光谱可见
返回 13
数字
左视野
文字
右视野
处理文字的能力较强
处理数字的能力较强
图3-4 人的视觉系统
返回 14
图3-5 眼睛结构示意图
返回
15
表B1
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不同性质
返回
16
3.2.3 视觉机能 1.视角与视力
视角:由瞳孔中心到观察对象两端所张开的角度。(如图3-5) α =2arctg(D/2L)
感知响应系统 感知响应过程
3
图3-1 人机系统示意图
4
3.1.2 人的感知与反应机能(感知响应)
1. 反射弧(反射的生理结构基础)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肌体活动的一种基本形成.
反射活动的全部结构组成反射弧;反射弧具有五个基
本环节,即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放应器。见图3-2(a)。
5
反 射 弧
1(lx)=1(lm)/m2
39
4、亮度 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度称为该物体表面
的亮度,用符号L来表示,表达式为: L=Iθ /Scosθ
式中 Iθ ----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光强(cd); Scosθ ----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m2;
θ ----视线方向与发光面法线(垂线)的夹角。 L的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声压级:LP = 20lg(P/P0) 式中:LP__ 声压级(dB); P __ 实测声压(Pa); P0__ 基准声压,为2×10-5Pa,该值是对1000HZ的纯 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44
五、响度和响度级 响度(N):
响度是人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不仅取 决于声音的强度(如声压级),还与它的频率及波形有关。响度 的单位为“宋”,1宋的定义为声压级为40dB,频率为1000Hz, 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 如果另一个声音听起来比1宋的声音大n倍,即该声音的响度为 n宋。
视力=1/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角
18
2. 视野与视距 视野: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 表示。(静视野、注视视野、动视野 ) 动视野:见图3-6。 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
1.5º—3.0º——特优视区;(物象落在黄斑上) 10º以内——最优视区; 10º—20º——瞬息视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清物体) 20º—30º——有效视区;(需集中注意力看) 其余:良好视区。
24
4. 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双眼视觉:视野范围较大;具有分辨物体深浅、远近等相对位置 的能力;能形成立体视觉。
5. 色觉和色视野 色视野是指颜色对眼的刺激能引起感觉的范围。(见图3-7)
25
6. 暗适应和明适应(视觉的适应) 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亮度的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有
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见图3-8 根据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在设计工作面照明时,需使其
备注
20~40
完全坐着,部分地依 靠视觉辅助手段(小 型放大镜、显微镜)
40~60
坐着或站着
至80
30~ 250 250…
坐或站
多为站着
坐或站
返回
22
在水平面内最大固 定 双 眼 视 野 为 180° , 扩 大 的 视 野 为 190° , 在标准视线左右各 10° ~ 20° 视 野 内 可 以辨别字。在标准视 线 左 右 各 5° ~ 30° 视野内可以辨别字母, 在标准视线右30°~ 60°范围是颜色视野, 人最敏锐的视力是在 标准视线两侧各10° 的视野内。
返回
34
表B3 最小可辩角度和分辨颜色的情况
返回
35
36
照明的基本概念
1、光通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并引起视觉的能量,称
为光通量,用符号φ 表示,单位为流明(lm)。光通量是光 源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照明设计的必备数据。
当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的辐射功率为1W时,人眼感觉量 为680lm,所以1lm就相当于波长为555nm的单色光辐射功率为 (1/680)W时的光通量。
白底黑字、白底红字。 • 8、物体的颜色在有色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变化,显现的颜色与物
体本色,照射光线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如表B2。 • 9、眼睛在直视方向的最小分辨角和分辨颜色的情况。如表B3。 • 10、视觉损伤 • 11、视觉疲劳
32
左上限
右上限
左下限
右下限
返回
33
表B2 显现的颜色与物体本色、照射光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运 • 3. 准确性:水平方向上对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规 • 4. 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仪表

的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 5. 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