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巧用课文文本资源,走出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

巧用课文文本资源,走出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

科教研究 
蕾 nnOvatIOn Herald lIU 
巧用课文文本资源,走出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 

姚闽花 
(福建省福清洪宽中学 福建福清 350323) 

摘要:阅读与写作结合,从文本中学习和积累素材,模仿语言结构特点,加强想象思辨,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学习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加强感悟和技巧的训练,达到对课内外资源的整合运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文体意识 训练技巧 读写结合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 95(201 3)02(c)一0043一O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 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各省的高考中,作 文的分值都占相当大比重,有些甚至有“半 壁江山”之说。但是在教学中,写作教学却 始终是语文教师的心病,许多教师怕教作 文,不敢上作文公开课;而写作文,也成了 学生最头疼的事。 许多教师中都存在这样的认识:(1)写 作靠积累,方法与技能教也教不会。(2)写作 要长期,单靠一两节课的例文讲评达不到 目的。(3)写作靠天赋,有一些学生怎么教也 教不会。这些认识不无道理,有些却也是不 愿意深入钻研、探讨写作教学的借口。而许 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心理障碍:①每次作 文都写不出内容,写作总是力不从心;②写 作时间很长,觉得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③即便有内容写,也不知道怎么写,写作思 路混乱,尤其是议论文,对事物缺乏基本的 认知,就更别提怎么分析,如何论证了…… 因此,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学生写作 水平,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写作教 学,似乎走入了一个困境。 那么,到底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有没 有必要?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鉴赏与表达。写作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表达能 力,能够在书面表达中娴熟地运用语言,体 现较高的文学修养。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 发达,博客、空间等形式的出现,使更多的 人想写作,用这种形式与他人交流,并事实 上出现了许多出色的草根博客等。愿意写 的人都希望自己表达得更好一些,那么对 于一些写作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写什么,怎 么写,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如果今天我 们在写作教学中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 我们的学生今后也有可能遇上这样的麻 烦。因此,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说,作文教 学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不应该在 教学中因为困难而放弃对写作教学的探讨 和实施。 那么,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怎样对学 生进行有成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呢? 首先,要善用文本,提高学生的文体意 识。学生在初中接触的议论文不多,初中教 师也不注重对议论文文体的教学,再加上 平时报纸和网络上阅读到的大部分是“杂 文”,其论证思路,论证结构与标准意义上 的议论文还有差距,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形 成正确的议论文文体意识。 中学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目,都是古 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多读并熟读这些作品, 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生活,并受到 情感上的熏陶,培养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 
注意和观察力。而这些文本,对写作来说, 又都可以是优秀的范文。既有利于学生积 累写作素材,又能学习作者的优美文字。我 们可以利用课内的情境设计,启发学生思 维,引起写作冲动,从阅读文本中汲取营 养,达到学习和积累的效果,更好地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高中语文课文中,议 论文的篇章不多,就更需要教师好好利用 文本资源,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议论文文体 体验,掌握基本议论文论证结构,理清论证 思路。 在教学Ⅸ劝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 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提出问题一思考问 题一解决问题。接着让他们模仿本文总分的 论证结构进行模仿写作,学生很快在课堂 上就列出了写作提纲,并从意义和方法两 个角度进行了分论点的阐述,思路清晰,层 次分明.类似的可以用作习作典范的课文 还有《寡人之干国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怎 么驳论然后再立论。 其次,要善用文本,帮助学生提高分析 问题的能力。中学生本身对事物的看法就 比较单一片面,再加上长期处于学校一家庭 两点一线的较封闭的环境中,对社会问题 缺乏一定的敏感,更谈不上比较正确客观 的分析了。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恰 当利用文本进行问题的分析,进而进行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 要了。 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中,我对 作者在记游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了分 析。作者从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 上的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 结论。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引导学生列举社 会中各个领域存在的类似的现象,让他们 试着剖析因果,看看最终归于何因,从而去 把握作者对治学严谨的明确要求。而第二 个论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就更可以联系许多励志事件,给学生以 启发。有的学生就联系到北京奥运会上刘 翔无奈退赛遭到非议,最终伤愈复出,凤凰 涅磐,浴火重生的事例来体会“尽吾志”和 “无悔”的关系,既分析了问题,又得到了人 生观的洗礼。 教师应该善于从课内外寻找这些有效 的资源,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经典文本的 效应。 第三,要善用文本,巧妙模仿,锻炼学 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应该具备运用语言的 能力和组织结构的能力,能用准确简洁的 语言表达出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和丰富的 内心世界,能运用各种句式、语调和恰当的 
修辞,使语言更富有文采。能过整体的谋篇 
布局,使文章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结构严 
谨。这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但写 
作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有计划、有 
步骤地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地给予训练。 
对课文片段改写或仿写的训练能够起 
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许多学生,写作时往 
往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什么语句来写可以生 
动些,更不用说怎样使论证更有力了。于是 
我结合语言表达来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 
如《劝学》中有大量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 
使用,我就要求学生模仿第四段的句式要 
求,进行同一论点的论据罗列。刚开始,学 
生只能写出两三句的模仿句式,在追加了 

次的课后仿句作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能 
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出一段论据了。在 
文本经典语句的示范性作用下,学生有了 
明确的学习对象,有了正确的参照文字,再 
多配合片断训练,自然而然就增强了论证 
能力。 
总之,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 
工作,不能指望今天教了明天就会。我们不 
能把它孤立起来,应该跟阅读教学结合。指 
导学生写作时,先从几句话、几段话、小短 
文开始,从感觉到模仿到创新,缩写、扩写、 
仿写、续写直到自己写作,让学生有一个由 
浅入深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 
的写作技巧。课内资源相当丰富,选择合适 
的篇目作为范文,在阅读教学中与写作多 
进行联系,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 
当然,完全依赖课内资源是远远不够 
的,课内名篇只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桥 
梁,更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应该提高素养, 
做一个“杂家”,与时俱进,更全面更深入地 
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能够更好地综合运 
用课内外资源,具备更强的能力,真正教会 
学生去观察体验,分析现象,并把写作当做 
队社会认知的表达。学生愿意写了、爱写 
了,教师对写作进行教学也就不那么累了, 
这才是走出写作困境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l992(4). 
[2】朱光潜.谈美书简[M].岳簏书社,2005 
(1). 
[3】精读与写作【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