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兴区一般因素分析

大兴区一般因素分析

大兴区一般因素分析●区域概况大兴,地处北京南郊平原,东经116°13′-116°43′,北纬 39°26′-39°5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区面积1030.6平方公里,北与丰台、朝阳区为邻,南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交界,西与房山区隔永定河相望,东与大兴区毗邻,是北京市唯一一个拥有两座新城的郊区县。

其中,区政府所在地大兴新城距市区南三环仅13公里。

全境汉族占总人口的96%,回、满、蒙古、朝鲜等30个少数民族占3.6%。

大兴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5个地区办事处、9镇18乡,554个自然村,截止到2009年年底,大兴区常住人口为115.9万人,比上年增长5.7%。

其中居住本区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为51.3万人,同比增长12.7%,增速比2008年下降6.5个百分点。

在十个远郊区县中,大兴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居第一位。

●交通条件大兴交通便利,不但是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京九铁路的龙头,将成为沟通南北东西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之一。

大兴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到天津新港只需90分钟车程,是离海洋最近的北京郊区。

有“北京门户”之称的大兴区,建起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

北京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和北京南中轴路延长线、京开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104国道组成了“三横四纵”的公路交通网络。

京沪、京九铁路在大兴交汇,并建有年吞吐量1400万吨的铁路货场。

大兴区紧邻南苑机场,从大兴新城驱车到首都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

大兴区境内366、901、369、341、926及410无轨电车等多路公共汽车直通市区。

此外,还有轨道交通地铁4号线南延及大兴线一部分已开通运行。

地铁大兴线南起南兆路,北接地铁四号线的马家楼站,与四号线实行统一运营,是北京市轨道交通中的主干线、南北交通大动脉。

地铁四号线及大兴线,南北纵贯市中心区并连接南郊和北郊,穿越大兴、丰台、大西城、海淀四个行政区,途经颐和园、学院路、西单、西直门等35座站点。

大兴线全线贯通后,从大兴金星站到中关村只有20公里,而乘坐轨道交通从大兴新城至西单仅需35分钟左右,将大幅度缩短大兴新城与市中心的时间、空间距离。

根据《大兴新城规划》,未来大兴将建成地铁9号支线和市域快轨6号支线轨道交通。

同时按照快线、普线、支线三级系统进一步完善地面公交线网结构。

大兴迈入全新的轨道交通时代,地铁不仅成为有效缓解新城与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宜居、宜业新城的重要保障,为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首都新机场建设也将极大带动新区的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使新区成为首都未来的洲际综合型交通枢纽,在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的连接作用更加突出。

●基础设施条件大兴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供电网络遍及全境,并且是北京最早建成程控电话系统的郊区,现在大兴区各乡镇、农村均有程控电话能够直接与国内及世界各地联系。

华北油田进京天然气主干线穿越大兴黄村卫星城,区内主要工业园区、居民区均有天然气供应。

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垃圾密闭化管理率达到95%;加大对历史遗留非正规垃圾场清理力度,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新城规划的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以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建设,推动京南物流基地建设,完成北京商品大世界项目建设,增强新城产业支撑力。

加强地铁四号线南段(马家楼至南兆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筹建工作,促使地铁四号线南段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引入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实施各级道路新建、改扩建工程,加快水、电、气、热、信息传输基础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用设施承载力。

根据大兴新城的功能分区与人口规模,建设环保、卫生、体育、文化、科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

建立动态监控体系,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

●环境条件大兴全境属永定河冲击平原,海拔13.4米-52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1.6度,年平均降水量556.4毫米,区内有永定河、新凤河、大龙河等河流14条。

大兴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目前全区防护林带总长7400多公里,林地面积超过2万公顷,全区的林木覆盖率达到30.2%,区内的万亩原始次生林已被命名为大兴古桑国家森林公园。

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大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北京野生动物园、御林古桑园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全区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状况地铁大兴线的开通运营,使大兴进入了“地铁时代”。

大兴区对西红门站、高米店北站、义和庄站、生物医药基地站等地铁大兴线重点站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以北京设计产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后台服务及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5个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目前,大兴区正在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聚特性,依托地铁及区内各产业基地,打造“一带”、“五区”、“多板块”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一带”指依托地铁大兴线,以地铁站点为基本节点,打造地铁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五区”包括西红门组团商贸服务区、金星创意服务区、核心区综合服务区、生物医药基地研发服务区和物流服务区。

“多板块”则包括构筑商务服务、仓储物流、科技服务、批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板块。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改善沿线的投资环境,加速地铁商圈的形成,最终带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地铁大兴线的科学规划,势必大大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投资效率和产出水平,从而在带动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逐步转型,不断给大兴注入新的活力,最终推动大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大兴区在城南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以及区委区政府对大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土地储备,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为全区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2.7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从全市排名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居全市的第四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3%,从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来看,城镇、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8亿元,同比下降6.9%;房地产投资完成224.8亿元,同比增长58.9%;农户投资完成12.1亿元,同比下降8.3%。

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及运行特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增速增长明显,第一、三产业均呈现下降态势。

1-12月,全区投资的比例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0.7:8.8:90.5调整为0.4:13.5:86.1,二产增长较快,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7个百分点。

而一、三产比重均比上年减少了0.3和4.4个百分点。

总体呈现出一升两降的发展态势。

工业投资先抑后扬,比重占据主导地位。

2010年,全区工业投资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例大、增速高,拉动第二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1-12月工业累计完成投资额26.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6%,占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的99.7%。

增速达到全年的最高点。

工业投资占三次产业投资总量比重的13.5%,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呈现出以下“两大亮点”。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2010年大兴区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2009年投资规模,本年完成投资107.7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8%。

从重点项目情况看,一批关系全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其中:三海子郊野公园完成15.6亿元,新城万亩滨河公园完成8.7亿元,观音寺、新城康庄两个供热厂完成投资4.1亿元。

从市政建设项目情况看,全区共计有38条道路工程进行了施工建设,同比施工个数增加了4条,完成投资73.8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规模较大的项目有轨道交通大兴线完成投资45.2亿元,京沪高铁完成13.1亿元,京开高速(辛立村-市界)完成9.5亿元,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8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63%,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拉动大兴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大项目投资步伐加快,对区域投资总量持续攀升支撑作用明显。

2010年,大兴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开工在建的计划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56个,施工个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6.2亿元,同比增长45.5%。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84.1%。

其中:本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完成投资额31.8亿元,同比施工个数增加4个,投资额同比增长2倍。

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104.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施工个数增加了5个,投资额同比增长13.9%,所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6.1%。

大项目投资步伐加快,投资总量的不断攀升,对区域投资持续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土地购置费增长是保障。

2010年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再创近年新高。

截止2010年底,大兴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8.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2%。

2010年大兴区土地上市较多,从投资构成看,土地购置费占到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的五成以上,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1-12月,全区完成土地购置费134.2亿元,同比增长70%,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比重的59.7%。

因此,土地费用是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③当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需关注的问题及建议农业及涉农基础设施投资偏弱。

1-12月,全区农业投资施工个数为1个,完成投资仅为200万元,同比下降97.9%,畜牧业完成投资0.4亿元,同比增长1.1倍;农、林、牧、渔业投资0.3亿元,同比下降27.2%。

我区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大幅落后于二产和三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仍然偏弱,因此应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的投资是当务之急。

工业投资有待加强。

从2010年工业投资情况看,从年初到11月底,工业投资始终处于下降的趋势,在年底才由负转正,但是,从全区经济增长的长远利益考虑,在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有利契机下,着力发展十大高端产业,吸收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今后发展的关键,因此工业投资还需要继续加大。

结合大兴区“十二五整体规划”以及确定的“三城、三带、一轴、多点、网络化”的区域城镇空间总体结构,和"一区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十大高端产业"的战略方案,大兴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二、三产业投资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