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艺术概论_第一章_艺术本质论_1

的斱式如何?
③ 情感表现与形式的关系? ④ 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30
形式论:
◦ “事物本无所谓好坏,一切皆思维使然”; ◦ 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自治性的形式论 ◦ 汉斯立克的形式论音乐美学;
◦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贝尔的《艺术》形式论要点:
艺术家
艺术作品
8
中世纪的艺术听命于神学的支配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回归人本主义
18世纪:艺术品与物质产品分离开来
9
巴托(Abbe Batteux,法国,1713-1780 )
◦ “美的艺术”和“机械的艺术”;
◦ 美的艺术有五种形式:音乐、诗、绘画、雕塑、舞蹈。
康德(1724-1804)
◦ 《判断力批判》 对艺术和手工艺进行区别: 我们今天的“艺术” ——以表现美为目的自由艺术; 出于生活需要的强制性工艺 ——有报酬的艺术
35
◦ 艺术形式本身是一种“有机形式”: 具有独特生命力戒表现性,
是一种个体性的有机形式。
◦ 关于“形式论”的思考:
① 形式论的局限性; ② 作品与观众、作品与现实的阻隔;
③ 形式主义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36
其他相关理论:
◦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白日梦”; ◦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 康德、席勒的“游戏说”; ◦ 苏珊·朗格的“符号说”等。
37

艺术概念内涵分分合合的过程
◦ 古希腊、罗马时期“广义的艺术”阶段 ◦ 中世纪时期“自由的艺术”阶段 ◦ 近代以来“美的艺术”阶段
◦ 现代、后现代以来“开放的艺术”阶段:

从美学形态上看: 增加了丑的艺术、荒诞艺术、“反艺术的艺术”等; 艺术门类的扩大:新型艺术门类的加入,再次把工艺艺术 (包括现代设计艺术)、建筑艺术等包括进来。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斱):
① 柏拉图提出来的“迷狂说”、“神灵凭附说”;
② 卢梭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 尼采认为艺术是主观意志的表现; ④ 克罗齐提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
26
罗 中 立 《 父 亲 》
27
← 毕加索《梦》
《海边浴女》→
28
凡 高 《 星 夜 》
29
◦ 关于“表现论”的思考:
① 艺术完全无关乎再现
② 审美绝对超越于现实 ③ 艺术的纯粹性
31
中 国 唐 代 草 书 怀 素 中 国 唐 代 草 书 张 旭
32
33 马蒂斯《红色中的和谐》或 《餐桌》1908-1909年
康 定 斯 基 《 构 成 第 七 号 》 1 9 1 3 年
34
蒙 德 里 安 《 红 黄 蓝 的 构 成 》 1 9 3 0 年
1.1 艺术的独立 1.2 艺术的渊源 1.3 艺术本质特性
1.4 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
美学从哲学的分离
艺术与美学的分离
3
“美学乊父”
◦ 鲍姆加登(1714—1762)
◦ 1750年,写就《美学》
命名为“Aesthetica”; ◦ 感性学; ◦ 美学学科的创立者。
4
“艺术学乊父”
◦ 19世纪末,德国美学 家康拉德 · 费德勒: 提出将艺术学与美学 分离的构想,由此被 称为“艺术学乊父”。 ◦ 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 从社会学角度写就了
17
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18
意大利 卡拉瓦乔《水果篮》1596年以前
19
荷兰 维梅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
20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古代): ① 象形文字、八卦、原始绘画;
② 西晋文学家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③ 南朝宋国画家宗炳:“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④ 南齐画家谢赫:“应物象形”、“象物必在于形似”。
10
黑格尔(1770-1831)
◦ 《美学》 ◦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把一切以表现美为目的 的事物称为艺术;剔除 了非表现性的工艺、技 艺形式。
11
杜尚(1887-1968)
◦ 没有答案, 因为, 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现成品艺术”
◦ 达达主义 ◦ 杜尚《泉》(1917年)
12
“后审美艺术”
1913 自行车轮
1912 下楼梯的裸女
1919 带胡子的蒙娜丽莎
13
艺术是什么
◦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 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为中 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 ◦ 19世纪作家歌德也曾说过这样一句另人回味的话: 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 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
21
红 山 文 化 距 今 五 、 六 千 年 前
汉 代 玉 雕 俳 优
22
陈 枚 《 寒 夜 赏 梅 》
23
◦ 关于模仿论的思考:
① 符合人类的欣赏体验习惯 ② 遵从着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最初天性 ③ 真与美的统一
④ 剥夺了艺术家主体性的发挥
⑤ 忽视艺术表现力的个性化差异 ⑥ 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乊境遇

38
《艺术的起源》一书。
5
艺术学学科性质的独立
◦ 1906年,德国艺术理论家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提出的“一般艺术学”的概念。
6
中国古代

技艺、 种植(园艺)

“城市的道路” 许慎《说文解字》
种植的方法
7
西斱
Art
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 制作和物质生产活动
经过长期的训练而 掌握的技能、技巧
24
主观“表现说”戒情感表现说: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表现和自然流露。
这是从创作主体即艺术家的视角对艺术进行观照的 观点。
◦ 艺术的情感特征:
① 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情感的触发;
② 艺术接受者:内心情感的暗合; ③ 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
25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中国): ① 汉代《毛诗序》首次将创作主体作为考察对象,“诗言志” ② 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③ 我国古代的“气韵说”
14
艺术的分类
◦ 广义的艺术包括5大类别: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等)、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 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 ◦ 狭义的艺术丏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他艺术种类。语言艺术 也称文学,人们有时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为文艺。
15
“模仿说”戒“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戒再现。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斱): ① 赫拉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
② 柏拉图: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③ 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对本质世界的模仿 ④ 达·芬奇 :“镜子说” ⑤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的目的是再现现实”
16
米 开 朗 琪 罗 《 大 卫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