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公安执法监督(一)判断题第1题: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的赔偿方式应当单独适用。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的赔偿方式,可单独适用,也可并用。
第2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造成损害的,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按照适当的价值,以赔偿金的方法给予赔偿。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造成损害的,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第3题:《国家赔偿法》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造成损害和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造成损害的两个方面,规定了赔偿的内容和计算标准。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国家赔偿法》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造成损害、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损害和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造成损害三个方面,分别规定了赔偿的内容和计算标准。
第4题:检察监督主要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行为违法并造成实际损害的,即可构成国家赔偿。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并造成实际损害的,即可构成国家赔偿。
第6题:公安行政赔偿的前提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7题:凡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国家一律不承担赔偿责任。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第9题:事后监督具有救济作用。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0题: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方针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是严格公安队伍管理的内在要求,应当贯穿于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1题:外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2题: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合理进行监督。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第13题:公安部法制部门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
第14题:行政诉讼是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司法监督。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5题: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监察监督不能对监察对象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监察监督拥有对监察对象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的权力。
单项选择题第16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情形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B.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D.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2)依照《刑法》的规定,因未达到法定年龄或者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侦查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5)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17题: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不包括( )。
A.警务公开制度B.“110”接受群众投诉制度C.聘请特邀监督员制度D.进行明察和暗访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主要有:(1)警务公开制度;(2)“110”接受群众投诉制度;(3)聘请特邀监督员制度。
D项属于监察监督的主要方式。
第18题:督察机构依照专门的( )监督。
A.检察程序B.督察程序C.调查程序D.侦查程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督察机构依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规定的督察程序监督。
第19题:公安执法监督不具有下列哪项基本特征?( )A.监督过程的程序性B.监督形式的多样性C.监督对象的广泛性D.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1)监督对象的特定性;(2)监督主体的广泛性;(3)监督形式的多样性;(4)监督过程的程序性。
第20题:《国家赔偿法》确立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为( )。
A.过错原则B.非过错原则C.公平原则D.违法原则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国家赔偿法》确立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为违法原则。
第21题: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 )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A.给予行政处分B.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C.降低警衔D.取消警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第22题:( )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主管机关。
A.反贪局B.纪委C.考核办D.行政监察机关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行政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主管机关。
第23题:(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政法委B.人大法工委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第24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支付赔偿金,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 )计算。
A.本年度职工日最高工资B.上年度职工日最高工资C.本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D.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内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支持赔偿金,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第25题:( )是在一定时间内适当组织督察力量对一个单位、部门、警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密集型督察。
A.专项督察B.重点督察C.全面督察D.集中督察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专项督察是督察部门针对所属单位或下级公安机关一个时期内普遍存在的某一类带有倾向性、多发性的问题组织督察警力开展的督察活动;集中督察是在一定时间内适当组织督察力量对一个单位、部门、警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密集型督察。
第26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是(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B.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公安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D.对公安机关参与的其他民事活动纠纷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1)对公安机关作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3)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认为公安机关侵犯其合法经营自主权的;(5)认为公安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6)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公安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7)申请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8)认为公安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但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或者参与的其他民事活动纠纷,也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第27题: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制度特征的是( )。
A.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B.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是特定的,具有不平等的法律地位C.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适用调解和反诉D.行政诉讼的结果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行政诉讼制度的特征:(1)行政诉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行政机关违法、越权和滥用权力,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即解决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出现纠纷,管理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引起的争议。
(3)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是特定的,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它们的诉讼地位不能互换。
因此,行政诉讼制度又通俗地称为“民告官制度”。
(4)主管审理行政诉讼的机关是人民法院,提起和审理行政诉讼必须符合法定的受案条件和程序。
(5)行政诉讼的结果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
对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判决予以维持;对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判决予以撤销;对于显失公正的不当行政行为,判决予以变更。
(6)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适用调解和反诉。
多项选择题第28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些事项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29题:社会监督是十分重要的监督形式,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