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是最终服务对象是城市 居民,目的是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城市土 地、空间、资源等,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然而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本应该同其关系最为 密切的群众却对智慧城市建设关注、了解 不 多,进而 对 智慧 城 市 建设 的参 与度 、支 持 度都不足的情况。为居民建设的城市必然 不能缺少居民参与,否则很容易在建设过 程中出现偏失,丧失了其应有意义。 1.3 城市建设项目脱离实际需要
去了自己不平衡还表现在不同 行业间、城
乡 间,如 果任 由这 种 不 平 衡 发 展,最 终会 导
致 更 大 的 区 域 、行 业 、城 乡 差 异 ,不 仅 不 能
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反而损害了和
谐社会建设成就。
2.3 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错
误认识和观念,这都对城市发展不利。其中
突出的观念和做法包括智慧城市就是发展
新型高科技产业、建设过程中注重项目开
发建设而忽略文化打造等。这些不正确的
认识促使各地将技术部门奉在重要地位,
将精力、资源投在见效明显的硬件发展上,
忽 略管 理、忽 略以 人为 本贴 近 群 众 需 求 、更
Hale Waihona Puke 不能兼顾积淀城市文化底蕴的要求。同时,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有把招商引资作
第一作者简介:焦晶(1987-),女,汉族,山西,讲师,硕士研究生,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方向:基层政府管理、基 层民主建设。
二,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文所述的“千城一
面 ”情 况 ,城 市 失 去 了 应 有 的 特 色 ,将 影 响
未来旅游业等可持续发展行业,不利于城
市在长期发展竞争力的提升。许多地方失
发展智慧城市过程中还出现了大量建 设项目一拥而上,却不能为居民提供最直 接 、贴 切的 服 务,多数 百姓 无 法 享 受 公 共 投 入 、公 共支 出 所带 来 的 福 利,这 不仅 造成 资 源 浪费 ,有 悖 建设 初 衷,更 加使 得 居 民 对 智 慧城市项目持怀疑态度,甚至对相关部门 的公信力造成损伤。 1.4 问责机制不足
ACADEMIC AND DISCUSSION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焦晶,李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居民关注度低等现象的原因
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问责机制、历年偏差、建设不能贴近群众切实需要等,并就此提出改善对策,主要有更新观、完善立法、建立
2013 年 、2015 年 住 建 部 审 批建 立的 几批智慧城市试点,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 发区,也包括西部地区县、市。这些试点中 人力、资本等资源聚集度以及经济及社会 文化积淀水平都有较大差距。然而经济较 落后地区容易忽视客观存在的劣势条件, 把关注点放在发达地区获得的建设成就 上,盲目跟风将资源投放在科技含量高的 硬件建设上,忽视了适应当地实际公共需 求的基础公共产品提供。这就导致了几个 不良后果:第一,大量资源遭到浪费的同时 加 重 了 居 民 对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的 不 理 解 、不 支持 态 度,不利 于 长 久 社 会 效 益的 实现 ;第
众参与程度低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包括医疗 卫生、交
通 设 施 、通 讯 设 备 、水 、能 源 等 关 系 居 民 生
问责机制等。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行政问责
中图分类号:F 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8)15-0111-02
1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 在的不足
我国局部地区在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 中进行探索并有所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 比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起 步 晚 、基 础 差 ,智 慧 城 市理念和实践一哄而就,不免出现问题。 1.1 盲目跟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智慧城市要保留城 市特色,保护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我国智 慧城市建设起步发展较晚,多数地区都在 具 有 较 大 热 情 的 同 时 缺 乏 正 确 的 方 向 ,多 通过借鉴方式发展,难免抹杀了城市间区 别 ,出现了“千城 一 面”现象 ,这 样缺 乏因 地 制宜规划的城市发展,与现代城市发展目 标背道而驰,使城市原有的特色 淡化、丧 失 ,并 且城 市间 重复 性 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削 弱了区域间合作带来的规模效益,导致资 源浪费效率低下。 1.2 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认识及关注 度低
在建设初期,各地政府表现出较高热
情,但因为缺乏规范主体行为的指导性法 规,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的现象 屡屡出现。而政府在引导、推进智慧城市建 设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与此同 时 ,在 相 关 政 府 部 门 内 部,对 盲 目 投 资建设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也缺乏相应的 问责机制,决策失误的问责机制运转不畅。
为主要工作内容,借此大搞园区、项目建
设 ,追 求政 绩 的执 政理 念也 ,这 同 样 是 浪 费
资 源、损害 政 府 公 信 力 的 重要 原 因。 此 外 ,
部分地区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的申 请、审
批阶段还能够较好地执行,但在最后的审
核验收环节就表现出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倾
向,不益于取得建设长效。
2.4 建设方向不够贴近公众需求且公
2 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智慧城市概念初入我国时在学术界引
起广 泛 关注,但在 理论 研 究 发 展 的 同 时 ,相 关法律规章的建立和完善却表现出了明显 欠缺和落后。2012 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办公厅印发了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 管理办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总则、申报、审 批、过程管理及验收等内容的规定,对建设 过程中政府行为制约、投融资模式、建设责 任追求等都缺乏相应的详细规定。并且在 验收评定阶段所列的一星、二星、三星级也 缺少相应具有指导作用的细化考核标准体 系。整体讲,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及法 律 体 系 建 设 仍 然 在 一 个 起 步 探 索 阶 段 ,这 是建设过程中不能依法依规的重要原因。 2.2 区域、行业、城乡客观差异没有引 起足够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