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一
4 0 9 8 0 0 )
2 0 1 4年 第 3期
慢 性 胃炎 中 西 医 治 疗 及 护 理
石 群
【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 文献标识码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吴 秀程 埔 导 医 师
( 重庆 市酉阳县人 民 医院 重庆 酉阳
慢性 胃炎是 胃黏膜充血、 水肿 、 糜烂及 腺体增生或萎缩 等炎性病 变所 引起的 , 以上腹部不适 , 疼痛 、 反 酸、 暖气 、 痞胀 为主要表 现 的消化系统 疾 病 。通常分为浅表性 胃炎 、 萎缩 性胃炎 和肥厚性 胃炎 。属中医“ 痞病” “胃 脘痛 ” “ 嘈杂” 等病范畴 。 西 医治疗 1 、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 : 如保持 心情舒畅 、 避免进 食对 胃粘 膜有 刺激 的饮食 、 慎用对 胃刺激的药物。 2 、 药物治疗 : ( 1 ) . 解 除 胃痉挛减少 疼痛 : 可选用 阿托 品、 普鲁 本辛 、 莨菪 碱 ( 6 5 4— 2 ) 等。 ( 2 ) . 抑 制 胃酸减轻烧心 , 灼热泛酸症状 : 可选用 组胺 H2受体阻滞剂 , 西 米替丁 、 尼扎替丁 ; 质子泵抑制奥美拉唑 、 兰索拉唑 、 亦 可选用 中和 胃酸 的复方氢 氧化铝 、 铝碳酸镁等。 ’ ( 3 ) . 胃粘膜活检 发现 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 , 选用痢特 灵、 克拉霉 素、 阿莫 西 林 等 , 联用奥硝唑 。胆汁反流 明显者 可选用 吗叮啉 、 莫 沙 比利 以增强 胃部 动力 。 减少 胆 汁反 流 。 ( 4 ) . 保护 胃 粘 膜可选 用硫糖 铝 、 枸橼 酸铋钾 ( 德诺 ) 、 胶体 果胶 铋胶 囊 等。 ( 5 ) . 适当补充铁 剂、 叶酸 、 维生素 B 1 2、 维生素 C 。 3 、 转科手术治疗 : 慢性萎缩性 胃炎或伴有 胃穿孔 , 幽门梗阻及 高度怀 疑 癌变 时应 及 时转 科 转 院治 疗 。 中 医 治疗 中医认 为慢性 胃炎是 由于气血失调而引起 的 胃气阻滞 , 胃络瘀阻 , 胃 失所养 , 不通 则痈 。临床上常分为肝 胃不和 、 寒邪 客 胃、 胃阴亏损 、 冒络瘀 阻、 寒热错杂等症 型。 1 . 肝 胃不 和证 : 由于情 志不畅 , 忧思 恼怒而发 病。临床表现 : 胃脘胀 痛, 痛连两胁 , 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 嗳气 、 矢 气则痛舒 , 喜长叹息 , 大 便不畅 , 舌苔薄白 , 脉 弦。治宜疏 肝理气 , 和 胃止 痛 。方用 柴胡疏肝 散加 减。药用柴胡 、 川芎、 芍药、 郁金 、 香附疏肝解 郁 , 陈皮 、 枳壳 、 佛手 、 甘草 理 气和中。 2 . 寒邪客胃证 : 由于进食生冷或感受寒凉 , 导 致寒凝气滞 , 胃失 和降 , 不通则痛。临床表现 : 胃中冷痛 , 喜温 , 纳果 , 手足不温 , 甚则 拘急作痛 , 得 热痛减 , 遇寒痛增 , 苔 薄白 , 脉弦 紧。治宜 温胃散寒 , 行气 止痛。方用香 苏 散合 良附丸。药用高 良姜 、 吴茱 萸温 胃散寒 , 香附、 乌药 、 陈皮 、 木香理 气 止痛。 3 . 脾 胃虚寒证 : 由于素体不足 , 或劳倦过 度, 或饮食所 伤 , 或过服寒 凉 药物 , 或久病脾 胃受损 , 均可引起脾 胃虚寒 、 胃失温养之 胃痛。临床表 现 : 胃脘隐痛 , 喜温喜按 , 空腹 痛甚 , 得 食则 缓 , 泛 吐清 水 , 神疲 纳呆 , 四肢 倦 怠, 手足不温 , 大便溏泻 , 舌淡苔 白, 脉 虚弱或迟缓 。治宜 : 温中健脾 、 和胃 止痛 , 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 方 中黄芪补 中益气 , 小建 中汤温 脾散寒 , 和 中缓 急止痛 。 4肝 胃郁热证 : 由于 肝气犯 胃, 气 机阻滞 , 郁而 化热 , 胃失 和降 而痛 。 l } 缶 床表现 : 胃脘灼痛 , 痛势 急迫 , 喜 冷 恶热 , 得 凉则 舒 , 心烦 易怒 , 泛酸 嘈 杂, 口干 口苦 , 舌红少苔 , 脉弦数 。治宜 疏肝理气 , 泄热 和中。方用丹 栀逍 遥散合左金丸 。方 中柴胡 、 当归 、 白芍、 薄荷解 郁柔 肝止痛 , 丹皮 、 栀 子清 肝泄热 , 白术 、 茯苓 、 甘草 、 生 姜和 中健 胃。左金 丸 中黄连清 泄 胃火 , 吴 茱 萸辛散肝郁 。 5 . 胃阴亏损证 : 多 由胃脘痛 日久迁延 不愈 、 病情缠绵 、 胃阴暗耗 所致 。 临床表现 : 胃脘隐隐灼痛 , 似饥而不欲食 , 口燥咽干 , 口渴思饮 , 消 瘦乏力 , 大便干结 , 舌红少津或 光剥无 苔 , 脉细 数。治宜养 阴益 胃, 和 中止痛。用 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 沙参、 麦 冬、 生地 、 枸杞子 养阴益 胃, 当归 养血 活血 , 川楝子理气止痛 , 芍药 、 甘草缓急止痛。 6 . 胃络瘀阻证 : 由于气机阻滞、 气滞 血瘀或 阳虚无 力 , 通行不 畅 , 涩而 成瘀 而致血瘀 胃脘痛 。临床表现 : 胃脘疼痛 , 痛如 针刺 刀割 , 痛有 定处 , 按 之痛甚 , 食后加剧 , 入夜尤 甚 , 或见 吐血 、 黑便 , 舌质 紫暗 或有瘀斑 , 脉涩 。 治宜活血化瘀 , 理气止痛 。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 减 , 药用蒲 黄、 五灵脂 、 丹参 活血化瘀止痛 , 檀香 、 砂仁行气和 胃。还可加 三七粉活血止血 。 7 . 寒热错杂症 : 脾 胃虚弱 , 邪气 内陷 , 寒热互相错 杂于 中焦 , 使脾 胃升 降失常 、 气机痞塞 而痛 。l 床表 现 : 胃痛 急迫 , 灼 热 口干 , 喜温饮 , 舌红苔 黄, 脉滑数 。治 宜清 热温 中 , 理 气和 胃。用半 夏泻 心汤 加减 。用芩 连泻 热, 姜夏 温中 。 参、 草枣甘温 以补脾 胃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