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

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

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

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

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

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

贮放时间一般需要2-3年。

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

"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

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才适合食用。

但是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

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

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名茶。

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于思、普一带,闻名于普洱。

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

普洱茶以青茶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等八道工序加工而成。

普洱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匀实,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白毫密布。

普洱茶耐贮藏、愈久愈醇、碱度愈高,品质愈好,具有特殊的“陈质”,以陈为贵。

普洱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陈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等饮用价值,而且具有可贵的药效,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

因为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去油解腻、助消化、抑菌化痰、减肥、清食、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

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普洱茶被称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

普洱茶的品种较多,通常分为散茶与紧压茶二种。

紧压茶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包括普洱沦茶、方茶、圆茶(七子饼茶)、球茶、饼茶、紧茶、团茶、贡茶等式样。

有生茶、熟茶之分。

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按品质分多个等级。

大叶种茶叶具有发芽早,持嫩性好,叶质柔软,鲜叶的水浸出物高等特点。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

春茶又分为“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

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为最佳。

普洱茶的品质因制作技术(选料、工艺、储存条件)和陈化期不同,表现各异,茶质有新陈、好差之别。

同时,云南本地出产的普洱茶具有较强产地特质,与省外、国外出产的同名茶品质风格也有不同;与中国黑茶大类中的其他黑茶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云南普洱茶时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加深对云南普洱茶了解,做到会品云南普洱茶,会鉴别普洱茶的陈新、好坏和真伪。

强化茶质意识,注重口感,真正买到好喝的普洱茶。

1. 按存放方式分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

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

放5~10年佳。

2.普洱茶依树种分乔木: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

3.洱茶依制法分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4.依外型分类介绍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

(一)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向派或披萨那样。

(二)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

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砖茶=大小约是砖块的一半左右,同样也是长方形。

为大部分的砖茶都是从西藏及蒙古等地制造运至各地的。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

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减肥茶”之声誉。

茶马古道藏族谚语:“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汉语意思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来自雪域高原的火热礼赞,指向一个斑斓古老的文化事件: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前云南普洱茶外运的路线,最主要的有“三道六线”,三道即:北道一线至北京;西道一线至西藏;南道四线出南洋或再到各地。

其中,至西藏的路线历史最为悠久,条件亦最艰苦。

这一线最迟从唐代即已开始,对形成大理、丽江历史上的繁荣至关重要。

藏销普洱茶经丽江后,进入古宗西藏(香格里拉)和康藏。

进入康藏的茶,部分在木里、乡城、稻城、理塘销售,部分到打箭炉(今康定)将云南的竹筐包装换为牛皮包装后继续前进,走康藏线运至拉萨等地。

长路漫漫,险阻重重。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茶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江莱茶道从普洱过江城,进入越南莱州,然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旱季茶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而后到孟连出缅甸。

勐腊茶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老挝北部各地或出南洋;景栋茶道自普洱、景洪、勐海、打洛出缅甸景栋。

现在,云南省内还保留着很多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譬如著名的丽江古城七一街,临沧的鲁史镇、宁洱县境内的孔雀坪等。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历史悠久的普洱茶【青铜茶香】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中古初名】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

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古鼎盛】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清代学者阮福记载说: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

清末明初,是普洱茶价格最高时期,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

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也就是说:当时的普洱茶好茶价格是银子(或金子)的两倍!民国至抗战之间,普洱茶又得到一定发展,很多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茶还有遗存,我们现在喝起来口感气韵非常好,但因价格奇高,假冒者比比皆是。

【现代寂寥】抗战爆发直到新中国建立之间,云南整个茶业萧条;但解放后很长时期,云南的茶叶生产重视红茶、绿茶;并未继承发扬普洱茶优良传统;甚至大面积砍伐毁坏几百年的古茶园而取代种植无性繁殖的台地茶,七子饼茶的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近年高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势从南洋港台传至广东,回及云南,再迅速影响全国,于是乎,跟风投机者甚众,假冒伪劣品时出;鱼龙混杂,乱云飞度;三五年间,暴热暴寒。

值得庆幸的是,此期间传统的普洱茶传统工艺得到恢复,人们对普洱茶价值的认知、品质的的认知正在趋于理性。

普洱茶国家标准普洱茶国家标准出台于2008年,并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普洱茶国家标准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向记者表示,非上述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地区生产的茶不能叫普洱茶,云南茶企业到上述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外购买茶叶做成的茶也不能叫普洱茶。

吴锡端解释说,前两年因为普洱茶被商家炒的很热,福建、广西、贵州以及缅甸、越南等福建周边地区有不少茶企前来投资加工普洱茶,造成了市场混乱。

虽然2008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逐渐降温,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撤出了对普洱茶的加工,但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出台普洱茶国家标准还是很有必要。

据了解,截至2008年9月底,云南省共有852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只有这些企业可以生产普洱茶,而其中质量优良的普洱茶才能贴上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标志。

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区分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普洱茶的功能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

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普洱茶保存容易,茶性转换富有变化。

从某个定义来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处于“现代进行式”,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