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趣味学拼音——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初探工作单位:姓名:趣味学拼音——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初探工作单位:姓名:[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习阶段目标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的要求。
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件很重要的事。
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
在拼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拼音呢?在新课程教材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趣味性综合性[引言]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习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等要求。
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件很重要的事。
在拼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拼音是关键。
然而,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
犹其是初入学的儿童,一年级的学生集中精神的时间短,自制能力弱,根据教材的要求,要使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新课程教材的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趣味性与综合性。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
对我们方言区的孩子来说,拼音更是正音、说好普通话的必不可少的帮手。
因此,它摆在了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站。
传统的拼音教学中,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毫无兴趣可言。
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常常是教师读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可收效甚微。
一年级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持续性差,如何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趣味性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谓的趣味性是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使拼音教学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兴趣口味。
我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创设孩子感兴趣的情景,通过猜谜语、做游戏、编儿歌、编故事等教学型式,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自愿地学。
1、猜谜语,快乐学。
谜语是把事物的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做谜底,用与它相关的喻体做谜面,让人从谜面推想谜底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它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之一。
如:整体认读章节是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刚接触时孩子们很难理解或认读出来,在这个教学中,我运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快乐认读识记。
如在教学“yu”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孩子们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学习“yue”时,让孩子们猜“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
”学习“yun”时,让孩子们猜“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
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
”当孩子们猜出音节时,他们感到很有成就感,兴趣一下子提高,这样在快乐中识记汉语拼音,孩子们学习拼音将事半功倍。
2、做游戏,快速记。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游戏教学是适合孩子这一天性的最佳教学形式之一。
在拼音教学中创设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识拼音,能让你的教学轻松快速。
案例一:教学j、q、x与ü的拼写规律。
在教学j、q、x与ü的拼写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戴上头饰做游戏。
请四个孩子到讲台上示范,全班拍唱“小ü弟弟最懂礼,见了哥哥j、q、x,脱掉帽子行个礼,它的读音还是ü。
”然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进行表演练习,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快掌握了本课的内容,重点难点不攻自破!案例二: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yue、yun、yuan。
在汉语拼音的整体认读音节中,其中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 构成的yu、yue、yun、yuan,学生最容易读错或者写错。
特别是刚接触不久时,学生总搞不明白,总是把“ü”读成“y-u-yu(最后拼出英文字母中的U音)”。
如此类推,后面三个更是出现很怪的发音或根本无法呼出。
这里的难点是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些整体认读音节中的“u”其实是原来的“ü”,但在前面加“y”后两点省略了。
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表演形式的游戏——“小ü小ü很伤心,整天泪珠挂脸皮,姨(y)妈把他来安慰,帮他擦掉大眼泪。
”学生边演边记,兴趣盎然,就这样快速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编儿歌,容易记。
儿歌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浅显易记,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记忆。
它是广大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用的手法。
(1)对于易混淆的字母可编儿歌,帮助他们易于记忆。
如:“一根拐杖fff,伞柄朝下ttt”;“一个拱门n n n,一把椅子h h h”。
当学到汉语拼音“b”、“p”时,我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pp”。
(2)教学拼音四声时,我找到这么一首儿歌——拼音四声要分清,牢记形状心要明。
一声平平一路直,二声由低向上升;三声降下再扬起,四声从高往下降。
我与孩子们边念边打手势,创设了一个充满韵律的课堂,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里,孩子们很快弄清了声调符号的特点与四声的特点。
(3)区分韵母“ei”与“ie”的教学这两个韵母学生很容易混淆,巧用儿歌帮助记忆,将化难为易:“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ei ei ei”。
“椰子树上椰子多,i前e后,ie ie ie”。
4、编故事,形象记。
童话故事是很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一种题材,它具有一定的情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有效记忆。
将教学与孩子们喜欢的动画故事相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实现对学生各个器官的全面刺激。
案例一:“b、p、d、q”这几个字母学生最容易混淆,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认读、抄写,学生必然会觉得烦闷。
为此我制作了一些图片,并给这些图片编了个故事,让学生学得快乐记得形象。
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先看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小鸟儿刚学会飞行,快乐地到处游玩,当小鸟儿想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迷路了,小鸟儿不知怎么办,急得哭了起来。
第二张图片就是见多识广的大树庄告诉小鸟儿,只要找到标有“b、p、d、q”拼音的几个大门,再按“b、p、d、q”读音喊门,把门依次打开就可以回家了。
接着请同学们帮小鸟儿找一找,并读出来,帮助小鸟儿回家。
教学目的同样是使学生在反复的认读中熟悉“b、p、d、q”,但只要我们老师花点心思,就能改变沉闷的教学气氛,在这一教学设计中,乐于读、容易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比单纯的读,枯燥地记要优胜得多。
案例二: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时可用这样的故事穿插——“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 ”;“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同住一个屋,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 ”;“小ü见大y,脱帽行个礼,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 ”。
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兴致勃勃,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掌握新知识。
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编排,结合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编故事深入浅出,拼音教学将更为得心应手。
5、动手做,记忆深。
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有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汉语拼音,能有效加强拼音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
如:左手举起,右手拇指与四指做一个半圆状合并支在左手上方,就是“P”;同样可做出“d、b”等拼音;左手一个圈圈就是“o”,松开一些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是“ɡ”;“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
在进行这个动作时,可以同桌配合或师生合作,一个打手势,一个发音,互相考一考。
再如让学生给喜欢的拼音字母上涂色彩。
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记住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
此外,还可以创设一些动手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用色彩各异的纸板剪拼音字母,展示给家人看,给朋友看,读给大家听。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拼音的印象,有效提高了识记效果。
二、综合性综合性指在拼音教学时不能孤立识记——为教拼音而教拼音,应该注意联合孩子各种已有的知识(如:已认识的字、语言的交流、生活上的经验等),把孩子已有的知识与汉语拼音教学有机结合,做到灵活多变,综合教学,能把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1、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拼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词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口语中熟悉的生字词,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为文字学习提供依据。
因此文字的认识与拼音的学习相辅相成,两者应该是关系密切,我尝试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小学生学习汉字之前,已通过口头言语积累了一些口语字词。
举个例子:一幅图画上有一只鹅,一年级的孩子均能识知并呼叫,甚至有些孩子能把字写出来。
但是,他们并不理解什么是音节,如果结合孩子们已会的词汇知识“鹅”进行拼音字母“e”的教学,孩子就可以很快接受新知识,学习过程就显得自然而然。
再如:出示一鸽子图,孩子们都能直呼“鸽(ɡe)”,然后出示其拼音音节“ɡe”,告诉学生把“鸽(ɡ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声母“ɡ”的本音,再把音节分开,析出声母“ɡ”与韵母“e”,最后教给“ɡē、ɡé、ɡě、ɡè”四声拼读,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扩展,字母符号联系上了学生熟知的字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拼音的形象自然更为简单,孩子更易于接受,拼音教学水到渠成。
再者,拼音的学习与掌握需要在以后的大量阅读和识字中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结合识字进行拼音教学,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一二年级有些课文采用全篇注音,也就是为了起到这个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拼音不断学习新字词乃至文章,同时可以通过不断认识生字词来复习拼音,熟练其用法,一石二鸟。
2、与语言运用相结合拼音教学最终是为语言的学习服务,那么两者之间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语言的交流能力,他们自会说话起就开始无意间或有意识地积累着丰富多彩的语言,到一年级时更是能言会道,一部分语言的交流运用成为他们已有的财富。
充分利用这笔财富,让其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在自然的语言运用中识记拼音,可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ai ei ui教学(A)今天老师发下了第一单元的测试卷,你的同桌成绩退步了,他低下头自言自语地说:“唉(āi),今天回家又要挨(ái)骂了……”(你会怎样安慰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