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促运营商改变品牌经营思路

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促运营商改变品牌经营思路


拥有资源不同导致运营商 品牌经营方式和意义迥异
据观察,我国通信市场正处于不 断变化中,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客户的 基本需求在单纯的通话需求之上渐渐 叠加了流量需求。智能终端爆破式发 展刺激了各式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成 长 ,而 包 括 手 机 游 戏 、社 交 网 络 、位 置 服 务 等 各 种 应 用 均 耗 费 网 络 流 量 ,带 宽与流量成为 3G 时代的稀缺资源。进
标识体现了移动互联的特征,也表现 保持定位区别。
幸福生活诉求满足朴实节俭的广大劳
出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领域深入发展
中国移动积极挖掘原有品牌优势 动人民。而 G3 作为中国移动提供 3G
的决心。
以待更好的发展时机
服务的功能标识与其他业务标识共同
中国电信品牌各大驱动力也紧密
市 场 数 据 显 示 ,尽 管“ 沃 ”与“ 天 体现了公司整体业务的丰富性。由此
人们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 云”。在这里,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看
到中国联通充分利用了现阶段的网络 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通过品牌 将其烘托彰显,收到了良好的市场预 期。
中国电信“天翼”主打个人客户和 移动互联品牌
“天翼”于 2008 年底推出,其不同 中 国 联 通 的 全 业 务 品 牌“ 沃 ”,被 称 为 移动互联品牌,其架构如图 3 所示。从 图中可见,“天翼”仅是移动个人市场 品牌,而“我的 e 家”和“商务领航”仍 作为家庭市场和集客市场品牌继续经 营。个人市场旗下品牌相对统一,如青 少年市场品牌“天翼 i 特”,以及各类业 务标识均围绕天翼展开。
75
2011.12/ 世界电信 Op e ra t io n & Ma n a g e m e n t 运营管理
各种通话保障性服务、终端售后服务、 排队优先服务等稳固高端客户;有的 品 牌 聚 焦 应 用 ,以 各 式 新 奇 、时 尚 、丰 富的应用吸引目标客户;有的品牌始 终走亲民路线,以实惠的资费、透明的 计费、便捷的使用方式争取客户。各公 司均借助差异化的品牌优势,整合资 费 、渠 道 、服 务 等 多 项 举 措 ,力 争 稳 固 客户群,争夺客户份额,增加客户价 值。以扩增客户为主的蓝海市场逐渐 转变成相互争夺客户为主的红海市 场,塑造差异化的品牌成为我国三大 运营商开展竞争的最佳利器。
Op e ra t io n & Ma n a g e m e n t 运营管理 2011.12/ 世界电信
用户对流量的需求 促运营商改变品牌经营思路
■ 特约作者 牛丹阳
在流量经营时代,我国三大运营商由于拥有资源和所处竞争地位不同,其对流量需 求的应对思路也各有不同。当前,三大运营商都具有自己不同的品牌博弈思路,包括如何 在新竞争中完成品牌定位、重构品牌内涵,区隔品牌体系,实施品牌落地等,其未来的品 牌策略发展也很值得关注。
资金平台”的定位;而工商银行突显 “您身边的银行”,密布的网点彰显了 其雄厚的实力。
回头再来看通信行业。目前,消费 者对于通信行业的基本需求是语音通 信及流量上网的需求。此外,便捷服 务、丰富应用、极速体验、便宜实惠、高 端享受均是客户关注的关键要素。在 实际的市场环境中,各个运营商因其 资源优势和追求目标的不同,带给客 户的感知也必然有所不同。图 1 显示 了三大运营商在客户心中感知明显的 差异:中国联通上网资费优势明显、突 出;中国电信便捷的家庭捆绑和语音 资费留给客户的印象极为深刻;中国 移动则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品牌以 及广泛的网络覆盖深入人心,整体优
“天翼”品牌的特点是:突出 3G,突 出移动互联,强调智能,突出科技创 新、自信、时尚活力的个性;“e”的品牌
企业 品牌
客户 品牌
联通品牌架构
个人
家庭
集团
企业 品牌
客户 品牌
电信品牌架构
个人
家庭
集团
业务 标识
图 2 中国联通品牌体系架构
78
业务 标识
图 3 中国电信品牌体系架构
Op e ra t io n & Ma n a g e m e n t 运营管理 2011.12/ 世界电信
据此,可以看出,“沃”品牌的特点 是 :凭 借 技 术 制 式 优 势 ,突 出 流 量 、突 出高速、营造自身是 3G 代表的印象, 以博得市场的共鸣和认可。其品牌个
性张扬、进取、时尚、开放,无论是橙色 的 品 牌 图 标 ,还 是 品 牌 的 读 音“wo”都 彰显了其活力十足的新时代风貌。
此外,品牌各大驱动力也紧密围 绕其优势构建。套餐方面:率先针对流 量和话音不同消费偏好客户推出 ABC 套餐,其中 A 套餐专门为大流量上网 人群设计,满足其高速大量的上网需 求,以期将特定人群揽在旗下;传播方 面:突出“沃”是 3G 的代表,例如:“3G 精彩、精彩在沃”、“选 3G,就选沃”、 “极速互联随我行沃 3G”;终端方面: 借助 Iphone 的引入,使大量的苹果粉 丝体验到联通流畅的上网速度,起到 了极佳的口碑传播效果,在市场拓展 初期中高端客户的争夺上成效巨大。
中国联通以“沃”为核心营造 3G 代表形象成效明显
2009 年 4 月,中国联通发布了被 称 为 全 业 务 品 牌 的“ 沃 ”,无 论 是 个 人 市 场 、家 庭 市 场 ,还 是 企 业 团 体 市 场 , 都被纳入品牌“沃”的涵盖下。如图 2 所 示 ,沃·家 庭 、沃·商 务 ,以 及 青 少 年 品牌沃派都隶属于整个沃品牌体系, 而各类业务标识也采用沃商店、沃友 等规范的名称。
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重组后的三 大运营商因各自拥有不同资源之故, 其品牌经营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目 标。
中国联通重塑品牌力争领跑市场 积极进攻的意味明显
多年来,中国联通几乎一直处于 市场跟随地位,品牌经营也基本以跟 随主导者为主。如今,成熟的 WCDMA 制 式 为 中 国 联 通 带 来 绝 好 的 机 会 ,遥 遥领先的上传下载速率使其在竞争中 独占先机,丰富的带宽资源和良好的 网络体验为其在竞争中奠定了牢固的 物质基础。因此,进入 3G 时代后,联通 将之前的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品牌 大胆舍弃,以“精彩在沃”重构 3G 时代 品牌体系。不难看出,其品牌经营的意 义在于借助 3G 时代的网络优势,扩张 市场版图,争夺客户群体,力争行业领 先地位。
融合;传播方面:关注“智能”概念,例 核心指标仍不及“全球通”等中国移动 争对手的锋芒,充分利用原有品牌的
意义所在。
三大运营商品牌定位 蕴含战略思考和经营智慧
品牌竞争力来自于品牌差别优 势,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行业中, 竞争者也可通过在消费者脑海中营造 差异获取各自品牌优势空间。这里我 们以银行业为例来说明品牌差异化的 问题。客户对于银行的最基本需求仅 仅为存取需求,但在如此同质化的行 业中,各大银行仍各具特色。如招商银 行以优质的服务而著称,“一切因您而 变”的传播语正是其服务为中心客户 理念的体现;中国银行更强调其国际 化路线,在客户心中留有“一流的国际
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竞争主体的三 大运营商,由于技术制式和所处竞争 地位不同,其在流量经营时代的应对 思路也不同。在三大运营商的各种竞 争策略中,品牌竞争是其中最为特殊 的一项策略:其对上承接公司战略思 想 ,对 下 牵 引 资 费 、渠 道 、服 务 等 各 大 驱动力,发挥着极为特殊的作用。事实 上,在流量经营时代,三大运营商都具
有自己的品牌博弈思路,包括如何在 新竞争中完成品牌定位、重构品牌内 涵 ,区 隔 品 牌 体 系 ,实 施 品 牌 落 地 等 , 其未来的品牌发展态势也很值得关注。
品牌策略竞争重要性 明显提升
在 2G 时代,移动通信行业获得了 巨大发展,但客户的主要需求还是以 打电话、发短信为主的沟通,运营商的 主要目标是跑马圈地、市场覆盖。在这 样的环境下,中国移动以绝对领导者 的身份创建了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 州行三大客户品牌。此时,品牌经营对 中国移动的意义是以差异化的品牌对 整 个 市 场 进 行 高 、中 、低 端 的 全 覆 盖 , 相应的,其工作的重点在于三大客户 品牌的区隔建设,即通过品牌内涵区 隔、套餐区隔、服务区隔等不同驱动力
时至 3G 时代,市场饱和度逐步提 升,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基本 处于高饱和高渗透的市场状态,此时 新增市场扩张的难度增大而意义降 低。对于市场主导者而言如何稳定客 户,对于市场跟随者而言如何争取客 户变得更为重要。相应地,在品牌的区 隔度已十分明朗、深入人心的情况下, 品牌竞争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在满 足客户基本通信的基础上,各品牌竞 相推陈出新,有的品牌聚焦服务,推出
中国移动依托原有品牌稳固主体 市场 以待更好的出击时机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 运营商,独步天下。但在进入 3G 时代 以后,形势开始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 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来看,如果说中 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市场采取了明显 的进攻态势的话,中国移动的防守意 味则显得相当浓厚。首先,中国联通与 Iphone 的 合 作 对 中 高 端 市 场 冲 击 明 显,而其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大力 推广的千元智能手机对中低端市场也 形成包夹之势。两家公司在高、中、低 市场全方位的进攻对其新增市场产生 显著效果,两家公司新增市场份额快 速扩增,对中国移动形成压力。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依 托其原来的成熟品牌稳固现有市场是 关键所在。事实上,面对相对薄弱的 TD 产业链,中国移动在 3G 市场的竞 争力略显不足。中国移动借力全球通、 动感地带等积累雄厚的客户品牌进行 市场全方位防御,以待更高标准的成 熟、引进和更好的出击时机,也许是最 好的选择,也是其 3G 时代品牌经营的
2011 年是我国进入 3G 时代的第 三个年头,整个消费市场在经历了 I- phone 的狂热浪潮、智能终端的大众 化、各式应用的爆发式发展之后,市场 已度过 3G 起步期,大步迈入以流量为 主的新时期。进入这样的新时期,通话 已不再是客户唯一的基础需求,其对 网络的高度依赖带来的流量需求也成 为基本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不 仅仅是通话工具,更是上网载体,市场 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