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穿越甲午的殇思作文-优秀word范文 (7页)

2018-2019-穿越甲午的殇思作文-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穿越甲午的殇思作文
篇一:
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了中国三千年历史状况的硝烟。

经此一役,日
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尝到了战争甜头的岛国狼
烟四起,从此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之路。

而与之对弈的我大清国则在此
役中兵败威海,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包括澎湖列岛),国势萎软,民心涣散,从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至此全面宣告失败。

而比赔款、割地等影响更深远的是对国人的心理打击,一向被中国看不起
的“倭寇”怎会如此强悍?“海为龙世界”,可“龙的传人”败走海上,龙旗
飞扬的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包括定远舰在内的水师战舰无一幸免。

有人歪曲历史意味着罪恶,而忘记历史者则意味着背叛。

甲午又至。

碧海
并未安宁。

东海事态趋紧,南海争端不断。

甲午海战之殇,仿佛犹在眼前。


记国耻,走读甲午,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

因此,我们要时常赴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福建、安徽等寻访,用双脚去丈量那段历史,用当代人的眼光去了解、感悟那段历史,打开那段尘封的记忆,直面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看,海浪拍打旅顺港140年前修建的条石船坞承载痛楚的模样;听,用北
洋水师的鱼雷弹头做成的钟呂鸣放警钟的声音……历史的脚印还在这里匆匆向前。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要沉浸在历史的苦难中扼腕嗟叹,而是要以史为鉴,
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铸造民族灵魂。

让大家知道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
中国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让全中国人都明白,只有振作精神,上
下齐心,改革开放,强国御侮,120年前的历史惨痛才不至于白白遭受,120年前的屈辱历史才不会重演,120年前的弱肉强食的强权、强盗才不会卷土重来!
甲午二至,国殇重提,文字聊聊,权作警钟,是为祭。

篇二:
“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座
右铭,他从始至终将自己的志向定在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从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从XX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战败,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

割地、赔款等一系列
的不平等条约都深深的打击着中国的心脏。

战败后的清政府,开始总结经验,
是什么原因使清镇府导致失败。

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器物技术,来挽救清镇府的危机。

1894年9月,在黄海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械大战——中日甲
午战争。

就是这场战争,使得多少爱国志士以身殉国。

这一仗打的壮烈,这
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威严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气概。

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一身正气,与舰同亡。

在“致远舰”中炮倾斜后,XX用尽。

邓世昌下
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多少次的炮弹轰击,多少次的忍痛坚持却还是失败了。

眼看着那枚炮弹穿
击铁甲打在了敌人的“心脏”里,如果那枚炮弹一爆炸是否胜败会再议论一番。

但那颗炮弹却是一颗臭弹,甚至还有些炮弹因做工不细而不能上膛,这些本不
应该出现的情况却出现了。

有些人说如果当时清政府出银子买下那艘新式的英
国军舰,也许胜败就会另堪别论了。

但事实会如此吗?有些人会拍着胸脯说
“会的”。

但那中说法是不对的,如果那艘军舰被买下来只会拖延失败的时间
而已。

因为政府的腐败,你给他在好的军事装备就算这一仗打赢了,那下一仗呢?这一仗打赢就代表着没有人再“欺负”你了吗?
归根结底,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这样一个落
败的腐朽的政府给它在好的军事装备也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就像将要落山的夕阳,那微弱的光芒和那即将散失的血一样红色是无法改变的。

官僚的贪污和皇
家的奢侈,眼看着海上的战火炮声在一个接一个的带走热血的战士时,皇宫里
正在看大戏,这样的政府怎会胜利。

打不过就不打,躲得过就去躲。

我们在新世纪的曙光下,脚下踩着多少革命志士抛洒过热血的土地。

如果
不是他们的牺牲,怎会换来一个崭新的另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

我很自豪的说:“我是中国人”。

中国发展靠我们,而我们心中的热血奔腾,胸怀大志。

革命
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我们必须接手并发扬光大,去完成历史的使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忘国耻。

对,不
忘国耻背负着历史的使命。

心中的战火再也难以平息,让我们:
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篇三:
120年前,同样是甲午年,在丰岛海域,日本国不宣而战,偷袭了中国的
运兵船只,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20年后,又是一个甲午年,我们纪念甲午战争,并以史为鉴。

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开始,经历了平壤战役、黄
海海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威海卫之战等战役,到1895年4月17
日签订《马关条约》结束,历时9个月。

清政府大败,李鸿章输掉了自己的北洋水师,被迫与日本签下了不平等条
约《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这场战争打碎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天朝上国”梦,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战
争失败,近代化进程结束。

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
们缅怀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篇四:
120年前的今天,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铭心刻骨、异常惨痛的中日甲午
战争爆发。

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刘公岛。

从此,位于威海湾出口处的刘公岛不再仅仅是一个海岛,更承载着沉痛国殇:中国第一支海军的建军之地,变成了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的终结之地、北洋
海军的忠骨屈辱之地。

120年后的今天,北海舰队组织某水警区和某训练基地的400余名官兵走
进刘公岛,开展“铭记甲午耻,践行强军梦”纪念活动,纪念甲午战争爆发
120周年,让官兵在重温历史中牢记国耻,在缅怀英烈中激发斗志,在铭记使
命中认清担当。

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仿佛一条打开历史的隧道,让今天的我们
重温那个风云激荡、惊涛骇浪的年代:政权腐败,国穷军弱,是导致甲午战争
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失败也无法抹杀北洋海军将士保卫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
气概。

乌云密布,阴雨连绵,似乎天公也在为阵亡的将士们哭泣。

上午8时整,迈着有力步伐走来的400余名海军官兵表情肃穆、目光坚定、列阵威武。

他们
身着洁白的军装,列队在广场的“海魂”雕塑前,高唱国歌,那雄浑激昂的歌
声响彻在刘公岛上空。

游人如织的刘公岛,喧嚣声悄然而止。

游人也停住脚步,站在官兵们身后,一起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北海舰队某水警区政委董振玉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在甲午战争故地,在丰岛海战爆发日,组织官兵进行祭奠,可以进一步强化官兵的忧患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呜——呜——”8时05分,停靠在铁码头、悬挂满旗的某水警区任丘艇
和伊川艇,同时拉响汽笛,官兵们在甲板上站泊,广场上的400余名官兵同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