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后感(《人性论》)

读后感(《人性论》)

读休谟《道德学》有感
我于本学期选择阅读了休谟的《人性论》。

一方面原因是老师上课经常提到休谟,这激起了我了解休谟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想感受一下这位英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把重点放在了《人性论》的第三章《道德学》上。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相当的大的困难。

其一是因为前两章所讲的关于“知性”和“情感”的论述我没有阅读,所以在遇到这些前面的词汇时,我很难琢磨。

其二,是因为我觉得在阅读翻译的中文版本时,一些译文很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性表达。

再者,有时候遇到一个包含几层限定的名词的时候,实在需求细细分析。

根据我自身的阅读能够理解的部分,我将在下文中着重关注休谟“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以及“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这两个话题。

首先,在“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这一节,休谟先强调了研究道德学的重要性。

然后,他从阐述心灵中的知觉这一角度入手,开始讨论是借助观念还是印象来区分德与恶,并断定哪种行为是应该被指责或是被赞美的。

接着,他把问题聚焦,着重论证道德是否来自理性,得出了道德规则并非来自理性的结论。

接着阐述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而且永远无法产生或组织任何行为或者感情”这一论点,并重复了其中的一个论证并说明了这个论证的优越性。

接着,休谟开始用很多例子反驳很多其他人可能提出的观点。

在这一节的结尾,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附论,即命题中“是”与“不是”到“应该”与“不应该”的这一变化。

这一部分最有趣的就是最后的“是”和“应该是”的问题了。

步入大学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发现真的很值得思考。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上中学的时候,虽然我在成绩上不能算拔尖的学生,不过因为我学习踏实老师们一直把我当成一个好学生。

可是,我有时候都可能犯错,尤其因为我是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更为普遍。

每当此时,老师总会说“你怎么搞的,好学生怎么烦这样的错误”这类的话。

很明显,他们把“我是好学生”和“好学生应该怎么做联
系起来啦”,这种联系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坦率的讲,我在生活中也经常这样做。

此外,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我们在大学所修的专业跟我们将来应该从事的职业真的有必然关系吗?很多学生是广外英文学院的学生,很显然,他们可能会以自己是英文人而感到自豪。

可是,对于他们这样的英文人,他们将来就应该从事跟英文有关的职业吗?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接触英文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有时候,在社会上,学什么跟最终成为什么,这之间是不能轻易划等号的。

或许,这个现象每个人都可能知道。

但是,人们往往还是将所学专业和应该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我常常思索,这样的一种联系真的是正确的和必须的吗?
在第二节“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中,休谟认为:既然恶与德不是单纯的被理性或者是从观念的比较所发现的,那么必定是借助它们所引起的某种印象或者情绪,我们才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无需细致的研究,我们立即就能断言,从恶发生的印象是令人不快的,而从德发生的印象是令人愉快的。

为什么一种情绪、一个行为、一个品格被认为是善良的或者恶劣的呢?那是由于人们一看到它,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快乐或者不快。

接着,休谟论证得到了“我们用单纯地观察与思维任何情绪、行为或品格时所引发的快乐与痛苦来区分徳与恶”这一论点。

这里很值得注意的是休谟对其他意见的反驳。

在反驳“永恒的是非标准的体系”时,休谟认为:如果道德永远伴随这些关系,那么无生物也能够成为善良的或者恶劣的了。

这里我不禁思索,为什么当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或者植物的时候,我们所推崇至极的那个复杂的道德规则就不再适用?我的理解是:很显然,道德关系不是永恒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只适用在人类社会。

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反驳之上的体系说,如果徳与恶由快乐与痛苦决定,那么这些善恶性质一定永远是自感觉而发生的。

因而一切对象,无论是有生、有理性的还是无理性的,只要它们可以刺激起快感或不快,那就都能够拥有道德上的善与恶。

这里我觉得休谟对这种反驳的弊端分析得很好。

其中一个弊端是,“快乐”这个词是由于一种疏远的相似关系才被同一个抽象名词表示。

也就是讲,快乐有很多种。

这里我想到了,和谐美妙的音乐、甘甜的酒、英俊的黑马。

难道我们就能说酒是和谐美妙的,或
者音乐是英俊的以及马是甘甜的吗?很显然,虽然一个无生物可以让人产生快感,但因为快感不同,使得我们没有混淆它们,没有并归于德之类。

就比如一个人很难觉察出一个敌人的声音是动听的或者和谐的。

这是因为我们容易将因利益发生的情绪与因道德发生的情绪相互混淆。

一个和谐的声音确实只是一种能够自然赋予人特殊快乐的声音。

一个听觉细腻而可以自制的人对敌人的声音可以做到对值得夸奖的加以夸奖。

这里休谟用非常敏锐的视角抓住了这种观点中“快感”这一关键词,解释了“快乐”这个词是多种表达的一个整体表述,很犀利地指明了人们不混把无生物给人们带来的快感归于德的里面。

在阅读这一段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对哲学里的逻辑论证有了更好的认识。

在阅读《道德学》的部分内容时,我遇到了诸多理解上的困难,可能是我第一次阅读哲学书的缘故。

我自身感觉,读这些经典的哲学书要静下心来才能好好体会作者思路的变化,也才能有所收获。

从休谟犀利和严谨的论证过程中,我体悟到了西方近代哲学当中对逻辑论证的重视,这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等大而广的思想很是不同。

虽然读的时候存在很多烦恼,不过总算有所得,我觉得对训练我的思维能力也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年高考有一道语文作文题是“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显然,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得到的结论。

我觉得哲学的发展也符合这句话所说的意思。

所有的哲学都会不断发展,成为历史;而前人的这些努力与付出将永远载入史册,不会被遗忘。

我也期望今后自己能更多的阅读一些适合自己的哲学书籍,陶冶人文情操,拓宽知识面。

接触了休谟,我体悟到了思辨的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