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提升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能力的政策建议_刘邦凡
提升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能力的政策建议_刘邦凡
行 了)
( 上接第 156 页) 带: 河北沿海地带 、 环京津地带和环省会地带 。 对于河 北沿海地带, 要立足港口, 以港口工业为基础, 形成临 海型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 秦、 唐、 沧三地也要各有侧 重, 唐山要立足曹妃甸, 发展新型工业, 着力发展临海 型工业; 沧州市要以打造黄骅港口新城为支撑, 实现港 口腹地产业纵深发展; 秦皇岛在发展港口经济的同时, 要依托北戴河 、 山海关, 着力发展旅游业和海洋休闲产 业, 打造一流休闲旅游城市 。 对于环京津地带, 保定和 廊坊要立足环京津和交通发达的优势, 吸引京津人才 和技术, 发展技术密集型的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张 家口和承德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在绿色产业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吸引力 。 对于环省 会地带, 离京津地区相对较远, 受到京津产业辐射作用 相对较小, 这一地区要以石家庄为核心, 围绕石家庄发 展商贸服务业 、 物流业和现代制造业 。 七、 辩证看待产业转移 首先, 产业转移能给河北带来发展机遇, 在优化河 北产业、 创造就业岗位 、 增加经济收入 、 推动社会发展 等都能产 生 积 极 作 用, 但 产 业 转 移 也 可 能 存 在 弊 端。 一个地区基于自身利益, 不太可能把那些高收益 、 高技 术水平、 低污染的优势产业转移到其它地区 。 转移过 来的企业要么就是毫无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 设备组装业, 要么就是高污染 、 高能耗的产业 。 京津在 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至少初期可 能存在 。短期看, 这些转移而来的产业起到了促进河 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但长远看, 这会对河北省的生态环 境造成极大破坏, 转移产业创造的财富要远远低于其 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 。 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 程中, 要有清醒认识, 对承接的产业要严格把关, 树立 长远目光, 切莫因小失大 。 “游移性产业 ” 八、 警惕 游移性产业最大的特点是, 哪里的优惠多, 该产业 。 就往哪里转移 当前河北省各地方政府, 为吸引京津 产业转移到当地, 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 。 在这些政策 的诱导下, 一些京津企业开始向河北转移 。 在这些转 移企业中, 不乏有游移性产业存在 。 它们仅基于该地 优惠的政策而转移过来, 并未考虑长远, 一旦另外一个 地方有更优惠的政策, 它们就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地 方。游移性产业的存在, 会对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
156
2015 年第 3 期
总第 357 期
CPA 专版
语、 政策对象的政策响应 、 公众利益认知及行为 、 政策 工具选择等方面, 这些因素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网络之 间不同程度的策略互动, 从而影响着政策运行的轨迹 。 清华大学的陶逸骏通过实地经验与事件追踪, 呈显太 湖蓝藻事件的历程, 并展开对相关案例的比较 。 他认 为大陆转型期所衍生的新兴问题确实易于引发租值消 散, 但地方体制不仅是政策上的护租( rent protection ) , 更形成一 种 自 我 调 适 的 体 系, 呈 现 一 种 护 租 型 体 制。 台湾经济研究院林士清助理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介绍 了欧盟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体制, 分析了台湾地区电子 废弃物处理现状, 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治理电子废弃物 从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观点来 的模式方法 。 他指出, 构建绿色经济模式, 建构完善的政策设计, 促使电子废 弃物以合乎环保的方式回收, 同時扶植新兴环保处理 产业, 是未来台湾地区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趋势 。 四、 知识驱动型治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 视角 — — 学者参与 作为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最新模型 — 型治理和知识驱动型治理在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然而, 当前学者在研究环 境治理时, 很少有人关注知识驱动的问题 。 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杨立华教授的主题报告基于中国北方五省的 大量实证研究, 结合近十年的经验研究成果, 分析了学 者参与型治理和知识驱动型治理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 重要性 、 必要性与可行性 。 知识驱动型治理强调知识 驱动型的制度变迁, 探讨学者与其它社会主体的协同 机制, 强调自然科学知识 、 社会科学知识和地方知识的 协同治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于林德布罗姆的智 力指导型( 模型 Ⅰ ) 和偏好指导型( 模型 Ⅱ) 的知识驱动 型社会( 模型 Ⅲ ) 。 通过和杨立华的合作研究, 何元增 在分析 20 个环境领域案例基础上, 发现专家学者参与 公共和社会治理有七种主要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选择 受到公共问题的属性 、 专家学者的自身因素 、 其他重要 主体的行为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四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并据此建立了与影响因素关联的行为模式选择模型 。 陈一帆通过对中国北方 12 个县旗案例的研究, 对荒漠 化治理过程中的专家学者协作类型和关键机制进行了 探索性的研究 。 与会者一致认为, 环境问题涉及范围广, 影响因素 多, 愈加需要从跨学科 、 多角度来来进行思考 、 分析及 研究 。作为一个交叉性的研究领域, 环境问题的解决 仍需推进治理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 倡 导多元主体的协商及协作 。 本次学术研讨会在研究领 域、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显示出学者们在环境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 。 此次研讨 会的召开对于增进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学术交流发 挥了积极影响, 为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
CPA 专版
提升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能力的政策建议
刘邦凡 彭建交 王 燕
*
京津冀协同发展, 必然涉及到产业转移问题, 河北 也必然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选择 。 河北省能 否抓住这次产业转移机会, 对其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 水平至关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河北省目前承接产业转 移的能力还比较低下, 主要表现在自身存在短板, 如: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产业配套性不足 、 政策法规不健全 等, 对外吸引力不足; 同时也与传统行政区划的阻碍 、 “空吸 ” 京津地区的 效应等有关 。 必须理性认识和科学 把握 。要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能力, 可着重 考虑以下对策: 一、 正确定位自己 , 立足自身优势 , 转变承接理念 , 积极进行产业承接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也有自己的优势, 如: 地理 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 第一产业发达, 第二产业与京津 相比 、 差距不大 。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 要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 发挥自己优势, 在第一 、 第二 产业上发挥优势, 以吸引京津企业转移; 科学制定产业 承接计划, 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地进行产业承接, 而非 “双向承接 ” 被动接收; 树立 的观念, 不仅要承接京津地 区的产业转移, 还要将自己的一些优势产业, 如城市服 务业 、 休闲农业 、 生态新常态产业等向京津地区拓展或 转移 。 二、 以 经 济 投 入 拉 动 人 才 集 聚, 提高产业技术水 平, 吸引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难以发挥产业承接作用, 与河北经济水平低 、 产业基础弱直接相关 。 基础设施 建设薄弱、 技术水平低 、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 。 国家应该加大河北省的经济投 入, 唯有加大经济投入, 提高工资福利, 提高工作待遇, 才能改变河北省在与京津人才竞争方面的劣势; 唯有 增加经济投入,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才有能力承接转移 过来的产业。
三、 以重大项目为依托 , 培育产业集聚 , 扶持配套 产业 , 形成产业链 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已走过了一段时间, 工业 基础有了很大提升, 但仍存在重大项目不足 、 龙头产业 不多 、 配套产业力量薄弱 、 未形成产业链等问题 。 河北 要提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 必须抓住重大项目 和产业链这两个关键点, 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 。 就承 接京津产业转移, 河北省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重 大项目和产业链发展规划 。 通过产业集聚, 强化产业 间的分工与协作, 减少无谓竞争, 根据产业链的需求来 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有目的 、 有计划地承接京津产业 。 四、 合理与科学地规划发展工业园区 , 承接京津产 业转移 工业园区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 是京 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 。 河北省近 180 家工业园区在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但这些工业 园区还存在缺乏统一规划 、 无序发展 、 恶性竞争 、 基础 设施不完善等情况, 今后河北省产业园区的发展, 首先 应做到因地制宜, 制定科学与合理的工业园区建设计 划; 其次还要大力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工 业园区生产成本, 提升产业园区吸引京津产业转移的 基础能力 。 五、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在尊重现有行政格局基础上, 要大力推进京津冀三 地政府的思想创新、 体制创新和行动创新, 在尊重市场地 位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政府协同作用, 打破“一亩三分 地” 思维、 建立一个京津冀大局观, 跨区域地、 整体治理地 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做出制度安排, 建立组织付诸实施。 六、 河北省各地市要各有侧重地承接京津产业转 移, 避免无序竞争 , 实现错位发展 按地理位置, 河北省可分为三大承接产业转移地 ( 下转第 159 页 )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 ( 编号: 2B32 ) * 基金项目: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用课题 作者: 刘邦凡,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 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彭建交,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 王燕, 河北 科技师范学院教师, 秦皇岛 066004
行 移能力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应提高警惕 。 ●
( 责任编辑
长
林)
2015 年第 3 期
总第 357 期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