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提纲 (海伦市第十中学)
1.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1)气温的观测
观测项目 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观测仪器 温度计,温度表(可以放置在百叶箱中使用) 观测时间 8时,14时,20时,2时,通常一天观测4次
之所以选择这4个时间观测,是因为这4个时间气温具有代表性,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计算
日平均气温 4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
月平均气温 一个月每天的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该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每月的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
12
2. 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气温日变化,可以用气温曲线描述。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变化,可以用气温曲线描述。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北半球陆地,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左右,年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左右(南半球相反)
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北半球海洋,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左右,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2月左右(南半球相反)。
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最高温和最低温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3. 气温的分布
(1)地图上,把温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温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高温中心,中间低四周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的概念和等高线是相似的。
稀疏区
密集区
中间高四周低
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 坡度缓和 坡度陡峭 山峰 山谷 等温线
温差小
温差大
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等温线图如下,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情况。
B 地是低温中心,并且可能是山峰。
D 地是高温中心,并且可能是盆地。
(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 洲最炎热, 洲最寒冷。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平均气温大致在 ℃以上。
南北极圈内气温大约在 ℃以下。
③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 。
④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和北半球相比,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 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而北半球是海陆交错。
(3)气温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三个因素的影响。
纬度位置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随着纬度增高地面受太阳光热减少。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海洋冬暖夏凉!
地形地势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
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阅读材料
1.气温分布口诀: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温高高纬低。
陆海温度不相同,夏季陆高海洋低。
2.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向低纬弯曲表示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向高纬弯曲表示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向高纬弯曲表示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向低纬弯曲表示温度低)。
首先,温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可判断此图位于北半球。
也可以知道,A 点温度高于B 点温度。
如果是冬季,那么A 点是海洋,B 点是陆地。
如果是夏季,那么A 点是陆地,B 点是海洋。
3.与气温有关的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一带气温日较差大。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经常有夜雨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