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word.资料. .. 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学 年 论 文
题目: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 : 王亚国 学号: Js0947935 专业: 金融学 班级: 09金融9班 指导教师: 成翠 职称: 副教授
2012年 6月 2 日 . . . .
. .word.资料. .. 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评语: . . . .
. .word.资料. .. 成 绩 评 定 评分项目 得分 理论与实用价值 (25%) 分析论证 (40%) 写作水平 (20%) 态度与规 (15%)
总 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 Js0947935 09金融9班 王亚国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以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工商业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农村的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层次化,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却满足不了农村的金融需求。自从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基层地区全面撤出以后,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方面进步缓慢并且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并不能承担起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任务。为了改变农村正规金融网点少、金融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的问题,银监会在2006年12月22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并提出要在农村地区增设村镇银行、. . . . . .word.资料. .. 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构。随后不久,银监会又在2007年1月22日发布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组织结构、股权管理、经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表明国家相信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缓解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求失衡的矛盾。但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发展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资金 对策 互助
引 言 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以及农户信贷约束等问题,我国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准入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以合作制为原则组建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亦是这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从实践来看,各地的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农户经济发展及平滑农户消费波动等发展发挥了较好的金融配置作用。 一、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的现状 1.机构 2004年7月在梨树县闫家村出现了第一家新型的小型资金互助组织——梨树县百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004年10月成立的兰考寨资金互助小组;2005年3月成立的兰考胡寨资金互助小组;2006年3月成立的明光村镇兴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006年3月成立的陵县资金互助合作社等。2007年3月,按照新规则正式注册的梨树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标志着崭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中国农村地区的诞生与发展,这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农村信用合作制度产生路径的“嵌入式”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完全不同的。 截至2007年9月底,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我国已有6个省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并运行。中国银监会2007年10月12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 . . . . .word.资料. .. 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围,将试点省份从现在的6个省扩大到2008年全国的31个省(市、区)。目前这6个省7个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省市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省市岷县洮珠村岷鑫资金互助社、罗寿县龙湾村石林资金互助社,省乐都县雨润镇兴乐资金互助社、自治区市辽河镇融达资金互助社、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农牧场诚信资金互助社、省苍溪县益民资金互助社。另外,、、、、等地的30多个农村资金互助社虽未经银监会批准,但已成立运行。市的通州区和密云县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试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二为一的互助合作组织运行机制。 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创立最早并经银监会批准正式运行的第一家是省梨树县闫家村的百信资金互助社。闫家村有7个自然屯分为9个生产小组,684户,2290口人,耕地面积706公顷。当地农民除了种植业外主要靠养殖业为生。2003年11月,志国等5户养殖农户,成立了百信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经营过程中,遇到缺乏资金的困难。在此情况下,本着“有钱帮助没钱,部开展互助,调节资金余缺”的思想,志国等人2004年7月10日将原养殖合作社的功能扩并成立“百信资金互助社”,开展了合作社部的资金互助服务。到2006年末,农民资金互助社共吸引了43户农民参加,共发放66笔贷款,累计金额21万元,期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一年;单笔金额最少1000元,最多5000元,资金均按时归还。2007年3月9日,“百信资金互助社”由32户社员发起,出资入股101800元,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成立,挂牌营业。到5月19日,“百信资金互助社”的社员从32户增至79户,股金从101800元增加到122100元,再加上从新华城市信用社融入的10万元,基本上满足了社员借款的需要。 2.法规 为了更好地规和引导农村资金合作社的发展,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 . . . . .word.资料. .. 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2007年1月22日进一步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7]7号)、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2007年2月4日印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示章程》(银监办发[2007]51号)等。 3.制度安排 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安排有: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分为四部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股金分为资格股、投资股、流通股和社会公共股;借款利率实行期限管理和市场定价;通过借款及股金的设计来控制风险。 二、研究的意思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的主要模式的案例分析,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虽然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多年一直致力于建立农户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是失败的。在我国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基于农户合作建立的金融组织,严格遵守合作章程,是真正践行完善合作金融理论、与国际合作金融理论接轨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必将深化我们对合作金融理论的认识。 (二)现实意义 1.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理论研究必将促进其在实践领域的发展。总结让我们可以吸取好的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在发展的路上少走弯路。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 . . . . .word.资料. .. 3.农村资金互助社对于引导农村资金的使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经营发展空间受限 1.业务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村镇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外汇业务等还无法办理,银行、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广受客户欢迎的新型业务受条件限制无法开办,通存通兑因无低廉或有效的加盟网络,尚处于协商过程中,这些审批服务的滞后性,再加上农民对银行卡、信用卡等这些新兴业务认识不足,影响了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 2.吸储压力比较大 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服务对象为“三农”。由于受人口、资源、经济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另外,村镇银行成立较晚,资金实力不雄厚、网点覆盖率不足,绝大多数机构只有一家网点,造成其在广大农户心中的品牌地位不高。对于单个农户来说,存款数额较小,家离村镇银行较远,资金“搬家”成本过高,也造成了吸储难的原因之一。 3.尚未有独立的联行行号,结算不便 目前村镇银行尚未被“银联”纳入会员,通存通兑业务难以展开。跨行支付和异地结算都是通过他行代理或控股金融机构委托他行代理,是以间接者的身份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另外,目前村镇银行因无业务库,日常现金调拨和缴库皆由当地农村信用社代理,这种通过他人间接代理和结算的模式,导致支付环节增多、结算速度缓慢。 (二)风险控制能力仍然较弱 1.金融担保、保险体系仍不完善 . . . . . .word.资料. .. 由于缺失担保方面的相应机制,村镇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运作主要依赖于农村地区信贷担保体系的完善,然而农村地区可用担保资源稀少。但就担保物而言,农民手中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而目前由于土地属于国有,农民仅有使用权,即使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也只能在农产之间流转,尚不能成为贷款抵押品,并且村镇银行一旦出现支付危机,基层央行何时入、以何种方式介入并化解危机都没有明确规定。 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尚在建设期,评估农产信用难度较大,而且,村镇银行面对的企业客户生产经营一般欠缺规,往往没有完善的财务报表可供参考,农村中小企业和缺少抵押物的农户也大多缺乏信用信息,没有信用及法制观念,信用风险长期存在。 (三)是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合作意向,但没有上级机构或监管机构相关融资规定办法,而无法操作实施。 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四十一条: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在存款不足情况下,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条件下,开展向银行机构融入资金是互助社一项基本业务容。但这项业务还无法开展,因此制约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四)农村合作金融流于形式 作为主要面对农业、农户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不但经营绩效较差,而且全国一半左右的农村信用社经营亏损,不能实现利润返还,社员参与信用合作的收益不能实现。1996年底以来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农村信用社的努力,没能取得实效。并且,较多地区在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农村信用社的过程中,在不能实现稳定原有社员和吸收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