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文献综述】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论江南古镇旅游的发展与保护 一.引言 尹迎春在《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以乌镇旅游宣传片为例》上说,乌镇地处浙江桐乡市北端,是江南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有刘若英代言的乌镇城市形象在给媒体播出之后,乌镇便作为“中国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而深入人心。接下来他截取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场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刘若英以现代都市人的脚步走进充满历史色彩的乌镇,走进了城市人梦想中的静谧,祥和,悠闲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可以说,这是乌镇旅游宣传片带给我们的这样一种融合了江南古镇诗情画意风格的生活,纯朴,自然。 二.通过乌镇东栅发展提出古镇发展现实问题 但是,电视带给我们的影像是经过修饰的,乌镇真如我们想的这样吗?江南古镇到底还留存有多少的小桥流水,存有多少的安静淳朴呢? 作为古镇开发,乌镇先后进行了东栅,西栅这两项工程。而在开发的同时,乌镇政府也是对其做出了一定的保护。宋安娜在《天津人大》一篇名为《乌镇的反思》中写到,当我们提出历史风貌区保护这一命题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提出了双重考问:不仅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护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一代代名人和生生不息的人生故事,这才是历史风貌区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的却,乌镇在开发的时候,将全部居民迁出,开发好后,又将所有居民回迁,政府所要表达就是让景区居民生活的更好,同时让他们在不伤害景区原有风貌的情况下生活。是的,这样安逸的生活环境或许对于乌镇的居民来说是不错的了,可是,近段时间,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乌镇东栅景区内的居民写满抗议的字眼,到底是什么触犯了他们,让他们忍心去破坏这一种和谐的场面呢?我想,乌镇反应出来的问题也是很多江南古镇的共同问题,我们不妨纵观江南古镇,从整体上给予他们一个由乌镇而引发的原因。 绵阳师范学院的鲍蕊在《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说道:“随着我国古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古镇的元真性受到破坏。一是古镇内的民居建筑老化,年久 1

失修。二是催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是古镇的商业气息浓重。另外还有古镇旅游内容单一,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以及古镇旅游想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金华大学的江五七,陈豫在《商业研究》上发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一文中写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症结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商业化。二.环境污染与氛围破坏日益严重。三.“空心化”与“反空心化”的冲突日益激烈。四.对民俗风情及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的忽视。于此问题,他提出了几点措施:一.部分空心化。二.大力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味。三.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四.注重水资源保护和环境容量的控制。五.加强教育,灌输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作者对于江南古镇开发中所列举的部分问题与解决方案,相信,这也是所有古镇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游客的需求变了,还是旅游方式变了,亦或是这就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呢? 三.分析 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张国忠在《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写道“中国旅游产品已经逐步从观光旅游过渡到观光,度假,商务,会展,特种旅游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姿态。” 南京财经大学丁敏在《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相关分析》中提到“在对旅游活动的研究分析中,我们不能忽略游客的人格特质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游客的人格特质会旅游消费需求的影响应当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参考指数。”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的苏勤在《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以周庄为例》中写道“身心放松银子是周庄旅游者的基本动机,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心理内资推理驱使的旅游者体验质量较高,二主要受旅游地属性外在拉力吸引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较低。” 淄博职业学院梅振华在《商业古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讨》一文中写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休闲度假观念在我国开始兴起。未来5-10年,人们的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曾强并多样化,目的地选择更在乎环境的优雅和设施的品位,逗留的时间的大大的增加,异地滞留型和第二家园式的休闲假日渐成为有消费能力者的爱好。休闲成为人们的需要。 广东省社科院邹开敏在《国内旅游动机的研究新进展》一文中说道:“近年来,由于我国对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旅游业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许多新的旅游形式, 2

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自驾车旅游等形式。这些细仔的分类,不仅极大地我国的旅游结构层次,也极大丰富了旅游动机的研究。” 四.通过西栅的对比得出古镇发展与保护的对策 在携程网看很多游客的攻略,他们告诉我,看过了东栅热闹景象的人们,来到西栅优雅的环境中,同样漫步在老街,更能感受到一派安静,祥和。路过老宅院落,路过小桥流水,来到徐昌酩画院,看看旧时绘制精美的烟片画儿,看看画展,尤为惬意。 一位游客说,东栅与西栅给了他不同的体验,同样是乌镇,东栅彰显了的热闹繁华和地方特色,而西栅更突出了浓郁的文化休闲氛围。他表示,乌镇的气息,完全适合文化人在此隐匿,修生养性。 绵阳师范学院的鲍蕊在《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说道:“古镇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古镇的旅游开发不仅关系到开发者的利益,更关系到古镇这笔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去留。因此,在古镇开发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关注社区居民利益等原则,从而更好地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南昌大学的姚洪文在《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究》一文中说道:“过度商业化的趋势使周庄特色文化的吸引力迅速消退,对周庄传统商业街保护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今后的路如何走,除了限制旅游人数,促进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对古街原真性保护的大力宣扬外,似乎还有很多的相关课题值得研究。” 苏州经贸职业学院朱松节,刘龙娣在《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说道:“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一下几点:一,古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二,整合资源,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三,突出个性,打造特色古镇。四,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 五.总结 看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论述,让我对古镇现今所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以及保护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护的原则,特别是现代旅游方式的转变,让我们对古镇旅游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期待。乌镇西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先例,只是如何把他做的让更多人去接受,而步走入这些传统型古镇的道路的问题使我们将长期探讨的。古镇是江南的代表,我们用这些建筑,这些历史,这些小桥流水去诠释江南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以,好好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学习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3

[1] 尹迎春. 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以乌镇旅游宣传片为例[J]. 新闻世界, 2010,(04) [2] 宋安娜. 乌镇的反思[J]. 天津人大, 2010,(02) [3] 鲍蕊. 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4] 邹开敏.国内旅游动机的研究新进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8, (03) [5]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 商业研究, 2003,(08) [6] 张国忠.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2006 [7] 丁敏. 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相关分析[J]. 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12) [8] 苏勤. 旅游者类型及其体验质量研究——以周庄为例[J]. 地理科学, 2004,(04) [9] 梅振华. 商业古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 商业时代, 2010,(24) [10] 邹开敏. 民宿: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探索——以江苏周庄为例[J]. 乡镇经济, 2008,(08) [11] 姚洪文.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究[D]. 南昌大学,2008 [12] 朱松节,刘龙娣.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高职论丛,2010(03) [13] 周乾松. 中国古镇保护 尚须警钟长鸣[J]. 城市问题, 2004,(06) [14] 曹雪梅. 从旅游开发模式浅谈古镇的可持续发展[J]. 山西建筑, 2010,(06) [15] 陈序. 从市场角度看古镇保护与开发[J]. 山西建筑, 2006,(13) [16] 阳建强,冷嘉伟,王承慧. 文化遗产 推陈出新——江南水乡古镇同里保护与发展的探索研究[J]. 城市规划, 2001,(05) [17] Ateljevic, I., Doorne, S. Culture, Economy and Tourism Commodities[J]: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03) Tourist Studies, 3 (2), pp. 123-141. [18] Mao, C.-Y., Zhang, S.-L, Study on dual nature and evolve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ancient town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Bayu ancient town[J]:Chongqing Jianzhu Daxue Xuebao/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olume 29, Issue 1, February 2007, Pages 40-44 [19] F. Haverfield ,Ancient Town-Planning[D],November 28, 2004 [20] Mao, C.-Y., Zhang, S.-L, Study on dual nature and evolve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ancient town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Bayu ancient town[J]:Chongq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