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件ppt
解决问题
问题一: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
问题二: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德国 俄国 荷兰
先驱、实验国家
构成主义的发展
俄国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在艺术上也称为“至上主义” 运动。1922年,俄国构成主义者们发布题为《构 成主义》的宣言,由亚厉克赛·甘撰写。提出了 构成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 也成为之后构成的基本准则。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 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方 向、位置、长短,而不具有粗细之分。但在平面 构成中,线既有长短,也有粗细。
2、线的类型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 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 直线又分 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2、视觉元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 方向 、面积、距离、数量。 形状:形的轮廓外表,比如方、圆、三角…等。 色彩:红、黄、蓝、黑、白、灰……等。 肌理:形的表面纹理,如粗糙、柔滑、平坦、 凹凸等。 位置:上、下、左、右……等。 方向:东、西、南、北、中……等。 面积:大、小。 距离:远、近。 数量:多、少。
3.线的各种形态
a.实线:平面和立体实在的线; b.虚线:指图形之间线状的空隙; c.面化的线:大量的线密集排列就形成了面的感 觉; d.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面的交接或体的交接都能形 成线。
密布的线能产生面的感觉,面的交接能产生线。长与 短、宽与窄以及角度方位的变化,使不同的线产生有 趣的组合。
4.线的视觉特征
5、线的错觉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 不同,感觉长短也不同。
6.线的构成方法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
BAUHUAS
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沃尔特· 格罗佩斯在德 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是欧洲现 代主义设计集大成的核心。
学院旧址(1921-1937)
现今学院规模
早期学院风格设计
早期学院展览海报
当今学院家具设计
当今学院家具设计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
平面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及其形态构成规律的学 科。 通过对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识规律的掌握,去 感悟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形式美法则去表现设计 所需的形态。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 动并驾齐驱的重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特 点是高度理性,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编排方式, 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除了黑白方块或者 长方形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装饰,直线方块组 和文字基本构成了全部的视觉内容。在版面编 排上采用非对称方式,但追求非对称之中的视 觉平衡。
各种面的形态 a.实面:二维和三维中充实的面; b.虚面:平面构成的“底”经过图底反转可视为 虚面,立体构成中的虚面则可通过对体块的处理 得到; c.线化的面:当面的长宽比较大时,面就转化成 线。
圆形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 果,表现单纯,圆满,有 种沉稳和谐的视觉美感。
方形给人感受 是稳定,纯正, 不易变化,特 别是正方形有 严格之感,若 转为菱形则显 得轻快。
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 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等 点 构 成
点的形状、大 小一致的构成 方式。
差 点 构 成
大小、形状 不同的点的 构成方式。
网 点 构 成
点作不同的 排列和多种 次序变化, 产生明暗调 子的构成方 式。
构成作品
设计应用
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 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 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螺旋线表现上升。
线的视觉特征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 稳定, 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 使人联想风平浪静的水面,远 方的地平线,给人产生扩张感; 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 线杆、给人干脆,坚定,阳刚 的视觉效果; 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
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一: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 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的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 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 和商业需求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其二: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而今 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使设计能够为广大的人 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了设计服务的对象。
线的视觉特征
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 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 雅、浑然之感。
线的视觉特征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 序的差、规整的美。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 弹性,具有很浓的人情味。
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面
1、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 宽度,无厚度,具有方向性。 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 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 自由直线移动构成有机形; 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的形。
2、面的形态和表情 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之分。圆形和正方形是最 典型的规则面,这两种面的相加和相减,可以构 成无数多样的面。自由面的外形较复杂,无规则 可循。 面的形态是多样的,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 同的作用和特征。规则面有简洁、明了、安定和 秩序的感觉;自由面具有柔软、轻松、生动的感 觉。
三角形给人以紧张感和不安定感。正三角形在稳 定中具有向空间延伸的扩张感;倒三角形最具刺 激性,给人以极不安定的心理现象。
3、面的错觉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黑 的小。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正 方形,它们的长、宽感觉不一样,水平线组成 的正方形给人的感觉稍高些,而垂直组成的正 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 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 是不同的。
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强画面单纯稳定;
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 程; 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 被人们忽略; 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侧面的位置时,最易吸 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图4)
(5)立体化的线(图5)
(6)不规则的线(图6)
图1
将线条进行密集、等 距离的排列,使线条 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 觉效果。 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 形成的面,经过适当 的组合,考虑个部分 的大小、疏密、节奏 等因素,形成优美的 画面。
平面构成
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
什么是构成?
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在一 起,或者是将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元素分解后再进行组合。 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
构成设计概论
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 展迅速。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 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 的发展。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 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 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 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 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点的形态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 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 生不同形态的点。如右图所 示。
如果当画面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
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
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
●―→←―●
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 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 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 应。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 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 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
粗细变化的线
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 本等距的排列,这时, 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 靠近、实在的感觉;而 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 形态。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 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 间的视觉效果。
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
“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
构图设计的视觉流程——是 指观者的视线随着画面中的 各视觉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 迹运动的过程。利用视线移 动的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 安排,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 编排中各要素的有序组织, 从主要内容依次观看下,这 样就能使观者有一个清晰、 迅速、流畅的信息接受过程。
构成在 生活中 的应用
中 国 传 统 中 的 构 成
象形文字
原始彩陶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概念元素和视觉元素
1.概念元素:点、线、面
排除了实际材料的物质特性而抽象化了的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