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青年与社会2014年7Pl中 第20期总第566期 
试论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祁关玲 
(周南中学,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与孔子(儒家)、老子(道家)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 
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哲学观念、兼 
爱、非攻.以人为本的社会伦理对当代公民的道德水平、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墨家军事防守思想和非攻兼爱思想对当 
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非攻;价值观 


墨家思想的影响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墨子学说在当时影响 
如日中天。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 
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 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孟子·滕文 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 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学齐驱,并属显学。 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 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 对派。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 输班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 墨子的思想与主张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 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 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 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 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 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方法,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后世 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墨子》一书中所撰写的《兼爱》、《天志》等篇目中 反复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这也是墨子哲学观念重要 主张。墨子认为在战乱时代,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为争夺领土 而发生的战争,以及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的争执,演变发生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这是天下大乱的 根本原因。 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兼爱”精神的缺失,墨子日: “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 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必不忠惠,父子不相爱则不孝慈, 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 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讲的就是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兼 爱”的缺失,墨子认为唯有“兼爱”得到大众的认可,并发 扬其精神,这样,天下才不会大乱,人们才能和平共处,才 能创造太平盛世。 墨子对“兼爱”的叙述为简称为“仁”,把信仰“兼爱” 理念的人称为“仁人”,与儒家提倡的“仁”在道理上相近, 但在具体以细节内容上则有着根本的区别。儒家学说主张的 “爱人”是依照封建宗法制度的“亲亲”理念对远近亲疏不 同的人有先后轻重之分。而墨家学说主张爱无贫困差别,爱 无厚薄。在“兼爱”基础上提出的“非攻”理念,在大爱面 前反对非正义的攻伐战争,它是“兼爱”思想在地方政权相 互竞争方面的延伸。 “兼爱”思想是墨家学说思想的核心理念,它蕴含着的 是人与人之间的“兼相爱”,就是要普通大众待人如已、爱 人如己、相亲相爱。并以理想化的思想境界,达到墨子所希 望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当代,发扬墨家“兼爱”思想,有 ·362·2014.V0L.566.NO.20 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 会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高等生物,人 与人之间和群体关系与动物之间的族群关系不同,人们相互 
影响和相互联系构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关系。“人的发展 
是社会的手段,又是社会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的结果, 
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所以,要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论,“兼爱”思想恰恰如实反映以人 
为本的理念。在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 
不仅仅是金钱与名利的关系,在促进经济社会与人们之间的 
关系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墨家“兼爱”思想,营造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价值观。 
三、“尚贤”,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 
“尚贤”思想是墨家学说中最实用的政治主张,就是主 
张国家政府实行任贤用人。墨子认为“国家治薄”的原因在 
于“贤良之士寡”,墨子在提出“众贤”与“尚贤”措施; 
所谓“众贤”就是使社会上的贤良之士增多。而在具体的操 
作方法就是选贤用能,对社会有用的人“将富之、贵之、誉之”。 
从而达到国家的贤良之士增多,同时也就面临着政府如何选 
拔和使用这些对社会有用的贤人的问题。 
在选用贤良之士方面,墨子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 
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 
墨子在“尚贤”思想的最核心的体现,它贯穿着墨子的整个 
任能用贤的政治思想。在人才选拔上,要做到“听其言,迹 
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会 
遇到的深刻问题,人才选用得当,则对国家繁荣昌盛起到一 
定的催化作用,甚至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墨子提出的“尚 
贤”思想不是一种空洞的理念,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一种 
可操作性的选贤制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 
墨子认为通过任用贤人政治主张,就可使官府殷实,万 
民富足,从而最终达到整个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的繁荣昌盛。 
虽然距今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墨子所倡导的“尚贤” 
思想和“尚同”的主张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墨子的“尚贤”学说仍具有着重要的 
借鉴意义。 
“尚贤”,是实现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的根本。在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墨子的“尚贤”与“尚同”思想发挥重要 
的启示作用。中国目前走具有中国特色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前,选用贤能担任国家重要岗位, 
有效的发挥其才能,为远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铺路。 

参考文献 
[1】孙中原.墨学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8. 
[2]崔清田.显学重光[I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斌峰.墨子的兼爱学说与现代社会公德的确立[『1.甘 
肃理论学刊,19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