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共有产权房要知道4要点 假离婚行不通

北京共有产权房要知道4要点 假离婚行不通

买房知识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知识常识分享
北京共有产权房要知道4要点 假离婚行不

导读:
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政策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
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明确,共有产权住房属于产权类住
房,可以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入学等事宜。此前,
北京市住建委于8月3日发布消息,新制定的《北京市共有
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
落户、入学两大权利备受关注。
十一天后,北京市住建委的这短短一句话,不仅再次将
共有产权住房送上头条,也消除了公众对于共有产权房权利
不完全的疑惑,即共有产权是完全产权房,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说共有产权住房享有和其他房子一样的权利,并不意
味着有超出其他房子的权益。另外,在申请资格方面,共有
产权住房也对申请人提出了一定要求。对于单身申请年龄、
离婚限制年限、住房转出记录、东西城房源申请等方面,北
京市住建委也一一作出了具体说明。
一、关于单身申请年龄
哪些人可以申请购买共有产权房?
意见稿提出,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对象为符合北京住房
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家庭。其中,单身家庭申
买房知识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知识常识分享
请购买的,申请人要年满30周岁。反馈意见指出,不满30
周岁单身家庭可“先租后买”,形成梯度消费。
有关人士认为,对于年龄问题,主要是短期制定的内容。
未来如果推进,也不排除会有新调整的可能。但从当前角度
看,30周岁的年龄是合适的,也基本上吻合住房政策的导向。
有关人士分析,单身群体先租房再购房,照此模式,北
京未来会形成三种不同的居住模式,由低到高。第一种是租
房,第二种是认购共有产权住房,第三个是认购现在普通住
房以及其他住房。这三种模式体现了梯度消费的概念,各个
不同住房群体都寻找到匹配自己的房源。
二、关于离婚、有住房转出记录人员限制申请
意见稿还提出,有住房转出记录、有住房家庭夫妻离异
后单独提出申请且申请时点距离婚年限不满三年等情况的
家庭,不得购买共有产权住房。
针对离婚人员的申请问题,北京市住建委再次重申,仅
限制“有住房家庭夫妻离异后单独提出申请”的情形,对离
婚前家庭成员无住房或再婚家庭,不受此限制。
有关人士认为,离婚人员的申请问题关键在于一点,即
申请前是否有无住房,这样做是为了防范假离婚出现的问题。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要求申请人无住房转出记录,目的
是聚焦无房刚需家庭首次购房需求,杜绝投资投机。同时,
还将根据群众建议,把“无住房转出记录”明确为“在本市
买房知识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知识常识分享
无住房转出记录”。
三、关于东、西城等区房源
北京市住建委在反馈中表示,将依据《办法》第五条,
在发展新区统筹部分房源,弥补中心城区房源供应不足。根
据第十一条规定,东、西城区户籍但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家
庭,与项目所在区户籍家庭具有同等待遇。
有关人士认为,对于东城和西城户籍的且工作地在郊区
的,可以在相应郊区申请此类住房,这也是为了让职住平衡
导向更加灵活。
有市场人士指出,东、西城区的黄金地段不太可能有房
源或土地拿来开发共有产权房。同时,在郊区供应共有产权
房也符合北京市2020年要将城六区的常住人口减少15%的
“控人”目标。
四、关于房源供应结构
针对共有产权住房的房源供应结构问题,有群众反映应
该增加小套型的比例,多建一居室,也有群众反映考虑父母、
未成年子女一起居住,应改为套型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20平
米。对此反馈明确,共有产权住房的房源供应结构应主要在
60平米到120平米之间。
为何是60平米到120平米之间?
对于共有产权住房来说,产品设计会更加注重户型或面
积,既不会太强调超小户型的项目,也不会做超大户型的项
买房知识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知识常识分享
目,这与“夹心层”的居住特点有关。
分析称,过去的保障房属性强调户型,能小则小。但是
共有产权住房属于普通商品房,只不过是产权的逐渐让度。
60到120平米范围,基本上能够满足一些共有产权住房或
“夹心层”群体对住房的不同户型需求。租赁市场可以把户
型做的小一点,但是共有产权住房不必刻意强调户型做到60
平米以下。
共有产权房推出后,其对北京商品房的房价会有影响吗?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采访时表示,
共有产权住房的推出对于房价的影响是间接的,并非直接影
响,这主要是看共有产权住房对商品房的供求关系带来多大
的影响。如果共有产权住房供应量紧张,而商品房市场供求
关系变化不大,则共有产权住房对房价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此外,顾云昌强调,推出共有产权住房主要是为了构建
新的供应体系,是建立起完备、规范、法律化、产权明晰的
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推出共有产权住房和发
展租赁市场一样,都是从供给侧改革着手,逐步建立起完善
的住房供应体系,从而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