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收稿日期
:2012-03-07
作者简介:孙伟(1984-),女,辽宁营口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研究

2012年第2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12
(总80期)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80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孙伟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求职简历造假等现象屡见不
鲜。这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担忧,作者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
众多原因,并客观提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98(2012)02—0052—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诚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命运。但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分析大学生诚信现状,找出诚信缺失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解决其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尽管各高校采取了多种方式严禁考生作弊,但是作弊现象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如今的考试作弊手段大多与以往不同,简言之就是:设备更加“先进”,对讲机、隐形耳机、钱包当中的隐形设备等等层出不穷。据北京大学教务部2000年5月30日公布的材料显示,1999~2000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期间,该校本科生考试违纪、作弊被发现的共有52人,占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0.58%(52/9029),分布在10个院系。〔1〕另据报道,2003年1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对该校11名学生作出了勒令退学的处分,这11名学生均在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中作弊。〔2〕(二)拖欠贷款、学费问题日益严重。目前,高校大学生拖欠贷款及学费问题日益严重。一些高校学生每年拖欠学费总额达数百万甚至更多,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不排除大部分学生确因家庭困难所致,但是少部分学生则是将父母给的学费挪为他用。另外部分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的行为也很严重。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贫困家庭孩子无钱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而设立的,但是当这些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后,总以工资低、花销大,家庭和个人无经济
来源等为由,拒绝还款。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诚信问
题确实令人担忧

(三)论文抄袭、剽窃现象日益增多。
大学生在

完成学业前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撰写毕业论
文。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并不像我
们想象的那样:收集材料、找导师指导,而是将报刊

杂志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拼凑,有时还干脆将原文下
载,更改下名字就企望蒙混过关。这样的行为,在同
学们中间广泛流传,称其为“拿来主义
”。
(四)恋爱动机不纯。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所

高校的一名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上一男士谈
恋爱,恋爱期间经常购买高档化妆品、服装等等,一
切日常开销全部由这位男士供给,恋爱一年多共花
取对方2万余元。但是就在某一天的夜里,这名女
大学生消失了,手机关机,一切能联系到的方式都已
中断。在无奈之下,这名男士找到学校,并报了
警。”诸如上述案例多之又多。如今的大学生把恋
爱当成是一种打发日子的手段,还有一些大学生借
口家庭贫困,为在校期间找个“粮票而交友,更有甚
者有些人完全是为了骗取钱财才去与对方交往
”。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
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与大学生自身因
素有关

(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负面

因素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大学生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主要时期,非
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诚信行为的误导与影响。如今
政治领域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现象

·25·
经济领域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等等现象,这一切都对青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二)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忽视。家庭与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场所,高校是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虽然高校已经把诚信教育纳入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但是,高校对大学生施以诚信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诚信教育的形式以说教为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力投资、轻道德教育的倾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于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孩子道德人格的塑造。另外,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子女不合理的要求,偏袒他们的过错从而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三)大学生自律意思较差。许多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当他们谈起诚信问题时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是他们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不能够把诚信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另外部分学生又有从众心理,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一)优化社会诚信环境。道德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在惩恶扬善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当诚实守信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时,守信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的行为,失信才会受到公众的谴责,失信者将为之付出高额的道德和经济成本。我们既要吸收中外文化在诚信道德方面的合理因素,又要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把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和个人的正当权益结合起来,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兼顾。(二)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氛围。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一个有诚信内涵的校园大环境,形成严谨、求实、创新的校园诚信文化,为大学生诚信理念形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诚信教育不能只靠思想政治课上的口头说教,而应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宣传树立优秀典型,歌颂诚信的个人和
事迹,在校园中营造出“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
有益氛围。高校可以专门开设“诚信教育”课,要求
每位同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学习、锻炼,并
把诚信行为纳入素质考核的内容之中,严格把关、落
到实处。还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有
奖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校园诚信文化建
设,即以学生的各类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实践诚


〔3〕
(三)高校还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使

“他律”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校在制定、
完善和执行

与诚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中,既要强调制度
的严肃性,又要注重制度的合理性。高校的规章制
度应督促诚信缺失的大学生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起
到惩戒的作用,把可能出现的不诚信状况抑制于萌
芽状态,逐渐强化他们的诚信意识。而且,高校在制
度的制定、完善、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
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
适合本校校情,并且师生皆能真正认同的规章制度

(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
高校加强

诚信制度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
章程、规章、守则、公约,形成道德承诺制度,使学生
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承诺,加强自我约束。教育单靠
简单的灌输和说教是难以触动学生心灵的,所以,诚
信教育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积极组织各
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做诚信人,做诚信事。可以组织
学生深入厂矿企事业单位,体会诚信在社会健康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自觉成为诚信的接受者

宣传者和捍卫者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形成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技术、文
化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具备诚信素质的人

因此,高校可以结合公民道德建设、考风考纪建设

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抨击、谴责、处罚一些弄
虚作假、不守信用的情况,让学生从中认识、反省、辨
别自己的行为是非美丑,使其体会到讲诚信不仅是
正确的,而且符合其自身利益,使其诚信品质在潜移
默化中达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将诚信这一
美德融入自身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放心120网,2005-04-18.http://www.fx120.net.
〔2〕北京大学教务部网.http://dean.pku.edu.cn/zbfx.html.
〔3〕曲建武,杨秀香.大学生诚信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0.

·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