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染整加工基本原理及新技术发展趋势姓名:孙旗阳学号:091312206摘要:新型纺织纤维对纺织品对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的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到纺织品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基本原理和一些后期处理方法,未来纺织品的发展将趋于高科技化,只用当纺织品与现代科技同步行走才能再创纺织业的辉煌。
关键词:纺织纤维基本原理新技术趋势提到纺织品染整加工现状及新技术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纺织品。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的国家之一。
纺织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
亚麻、棉纱、麻绳等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属于天然纤维;羊毛和丝绸来自动物,也是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的种类很多,例如尼龙、人造纤维、玻璃纤维等等。
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组成物质,纤维与纺织品的使用性能、审美特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纺织品的基本组成物质,纤维与纺织品的使用性能、审美特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纤维对纺织品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纺织品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如强伸性、耐磨性、耐热性的等,化学性能,如耐酸、耐碱,耐氧化剂以及耐有机溶剂等性能。
虽然不同的纱线、织物结构和染整加工对纺织品的使用性能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纤维是影响其审美特性的主要因素。
纺织品的审美特性主要指外观风格,包括眼神、光泽、手感、悬垂性、蓬松性和尺寸稳定性等。
另外纤维也是影响其产品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纺织品的经济性主要包括纤维的成本和加工费用,纺织纤维的优化和选择可以直接影响纺织品的制作成本。
此外,纺织纤维种类的不断增加,促进了纺织品的多样化,尤其是近年来合成纤维的发展。
,为纺织品的在纤维上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使产品的在品种上千变万化,在形态上千差万别,在功能利用上各具特色。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型纤维的出现也大大改变了纺织品的形态和其产业格局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发展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用于当今高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目前全球新型纤维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之一。
新型纺织纤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显著等特点。
同时,新一代新型纤维技术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新型纺织纤维产业,实现关键技术和产业的突破,对于提升我国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据统计,目前,新型纤维应用于针织品行业占到80%,应用于家用纺织品占20%。
我国新型纤维不但市场很大,其产品的平均利润率较高,是纯棉产品的1-2倍。
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是新型纤维,棉花价格的巨幅波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一些著名网站认为,各相关企业应在完善纺织纤维产业链的同时,重视新型纺织纤维产业的发展,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节奏,超前部署高新技术研究实现我国纺织产业由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的跨越。
二、纺织品的基本加工原理和工艺(1)练漂练漂是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也就是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练漂的基本目的是去除纤维上所含的天然纤维杂志,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2)染色纺织材料中的染色是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的工艺过程。
染料应在纤维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晒、摩擦等性能,这种性能称为染色牢度。
纺织品的染色,历史悠久。
《诗经》中有蓝草、茜草染色的记载,中国在东周时期使用植物染料已较普遍。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绚丽多彩的丝织物,也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的染色和印花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染色分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
(3)印花织物印花是在纺织品上通过特定的机械化和化学方法,局部施以染料或涂料,从而获得有色图案的加工过程。
织物印花是一种综合性的加工技术、生产的过程通常包括:图案设计、花网制作、仿色打样、色浆配置、印花、蒸化、水洗处理等几个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间良好的协调、相互配合才能生产处合格的印花产品。
历史当中,隋唐时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织物通过“丝绸之路”传输到西域,五、六世纪又传至日本,解放后的印花工艺技术及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先后发展了平版筛网印花、圆网印花等机械化生产。
将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三种工艺,一是直接印染,将各种颜色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织物上的方法即为直接印花,此种印花工艺是几种印花方式最简单而又最普遍的一种。
二是拨染,在已经经过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含有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浆料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
染有地色的织物用含有可以破坏地色的化学品的色桨印花,这类化学品称为拔染剂。
拔染桨中也可以加入对化学品有抵抗力的染料。
如此拔染印花可以得到两种效果,即拔白和色拔。
三是防染,即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地色染料上染或显色的印花色浆,然后进行染色而制得色地花布的印花工艺过程。
(4)织物整理织物的整理就广义而言是指织物在下织机后所经过的一切为改善其品质而经行加工的过程,包括纺织厂的织物补修和印染厂的染整加工的全过程,从狭义来说,是织物在练漂、染色或印花以后的加工过程。
织物染整的目的是通过物理化学、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加工,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服用性能或赋予其特殊功能。
按照整理的目的,织物整理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形态稳定的整理,二是增进织物外观整理,三是改善织物手感整理和最后的功能特殊整理。
(5)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后期处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许多企业因质量过硬赢得声誉,拓展了市场;也有一些企业因质量问题而流失客户,甚至在经营中被索赔。
因此在任何企业中都必须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的管理。
印染布的外观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和送样进行内在的检验。
产品按照质检的结果进行分等分级、开剪和包装。
印染布的外观质量检验在捡布码布机上进行,印染布的外观疵点,有一般外观疵病,染色布外观疵病、印花布外观疵病和外观疵病。
织物除了外观质量以外,内在质量也很重要,会直接影响服用性能,因此必须进行内在质量的检验。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纺织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可以说纺织品的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有直接关系,国家也出示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纺织品的安全问题如《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
纺织品的印染加工需要大量的用水,平均每万米织物需耗水250吨左右,同时加工进程中产生大量的化学药品、染料以及各种制剂,其中大部分随着加工残液放于污水中,所以印染工厂也是最大的污染水源之一。
在印染加工中,在实在生产工作要防止或减少废水的产生,实现清洁生产。
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生化法、化学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的理方法,而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废水水质,去除悬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杂质,调节废水水质及水量、降低废水温度等,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预处理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纺织品新技术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技术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条形码的广泛应用,使得零售商能随时掌握已售商品的详细信息和顾客的需求动态,这对纺织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纺织品个性化、舒适化、功能化、时尚化的潮流,促进了纺织品小批量、多品种趋势的形成。
市场的需求加上科技的高速发展,把纺织服装这个古老的传统工业越来越融合于现代工业体系,使之从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变成集约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专家认为,国际流行的纺织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应用计算机化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纺织服装的各个领域。
全球纺织工业普遍采用电子、电脑程序控制,从市场信息到产品的花型设计,颜色、织物结构的设计,到纺纱、织布、染整等生产领域和管理领域都能找到电子计算机的身影。
利用电脑来监测和作为生产辅助手段,可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竞争能力,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据介绍,欧洲70%的服装企业几乎采用了CAD(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日本织造企业的CAD 系统使用率却多达80%。
(2)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专家把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归纳为:高速高产、优质高效作为纺织机械发展追求的目标;努力扩大机械的工艺性能,适应市场对纺织品的变化需求;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和环保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目前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国际纺织机械发展的趋势,据介绍,国外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等都已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采用纹版CAD系统来试制卡盘,改变了原来的机械方法。
(3)纺织技术复合化纺织技术复合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化学纤维的复合技术和加工技术;第二是天然纤维相互混纺交织交并,以及天然纤维和各种化学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产品和加工技术;第三是多层织物的复合技术、包括组织结构复合、粘合复合、涂层等。
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都有自身的优缺点,通过多种纤维的复合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纤维的优良特性,改善织物性能。
现在纺织服装面料经常见到三种以上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有的甚至达到五、六种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这类面料在市场上可以说是身价不菲。
(4)印染后整理技术现代化由于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设计,以及采用电脑测配色和电脑分色制版等工艺方法,印染后整理的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目前,国际纺织业界在生态染整技术方面发展很快。
染化料有短流程、无污染等,现在的印染技术已广泛采用无水加工技术、无制版印花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等技术,通过高效的复合制和先进的印染技术工艺使得印染后整理工艺流程更短,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
四、结论纺织品未来的发展是趋于高科技化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纺织品在整个纺织品市场中的比例不断增长。
资料显示,最近5年,发达国家高科技纺织品的市场份额就增长1倍多。
在欧洲纺织品市场上,高科技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0%以上。
目前,高科技纺织品主要有高性能的化学纤维、高技术的产业用纺织品、特种医疗和保健用纺织品等等,这些高科技纺织品的广泛应用对纺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当纺织品与现代科技同步行走才能再创纺织业的辉煌。
参考文献[1] 蔡再生.纤维化学与物理[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 姚穆等. 纺织材料学[M]. 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3] Akira N.Raw Material of fiber.New Hampshire:Science Publishers,Inc..2000[4]范雪荣.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第二版)[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戴铭辛. 我国染整设备目前的发展态势[J]. 染整技术,1998(6):1-5[6]上海印染行业协会. 印染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7]李泽尧.纺织生产质量控制[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8]Warner S B.Fiber Scienc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