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

水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


系统组成
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网络平台(硬件设
备)、信息资源库(数据库)、计算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软件)。这三个内容的建设可同时推进,边建设边应用。系统的 功能随着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完善。其中网络平台是系统的基础设 施,是首先必须建成的。信息资源库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是系统的
核心内容,由于各个子系统的行业不同,且功能各异,但相互影
一不同媒体传输方式的最佳协议。IP协议为数据报文协议,其传输
的响应时间较好,协议交互少,较适合于数据高速传输的需要, 是今后ATM网络上最可能利用的协议。在局域网的软件系统工程
及网络运行成熟后,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公司INTERNET的WEB
站点,并对目前的网络只需增加相应的软、硬件模块,如中心路 由器、WEB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及防火墙等即可。而WINDOWS NT的NETBEUT协议本身是NT的协议,也是本网络的协议。
信息 资源库
计算机管理 决策支持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业务系统总体结构
财务管理
项目管理
人事管理
计算机管理决策 支持系统
物资管理
办公自动化
招投标管理
旅店管理
食堂管理
图纸管理
网上发布
业务系统总体结构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进 行物理设计,其目标是在保护企业现有投资的前提下,利用先 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MIS系统结构总体设计”中提出
局域网(外网)的结构设计
DDN专线(网站域名)需向地区电信局申请,每月租用费用 大致为:1500——3000元/月。 广域网与内部局域网的连接。 DDN通过专线MODEM与路由器相连,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交 换机接入服务器,通过电信局——DDN——专线MODEM ——路由 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完成广域网与内部局域网的连接。
水电网络主要功能
(1)网络可连接50个以上工作站; (2)实现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连接的各办公室之间可互传 文件及其它信息; (3)实现信息共享; (4)实现与上级及下级部门的远程网络信息交换; (5)网络连接的各工作站可通过电信局提供的DDN专线同时上网 (因特网); (6)网络连接的各工作站可同时使用各类应用软件(数据库建 在服务器中); (7)网管中心建有公司因特网网站,可在因特网网上发布公司 的有关信息;
目的及意义
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初步实现: (1)电子报(发)文制度,迈出机关“无纸化办公”的第一步。 (2)推动了企事业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实行科学化管 理创造了条件。 (3)促进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4)为领导办公决策和指挥调度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辅助手段,提高了
微波无线或光纤 通讯
……
第一层
……
邮件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通信前置处理器
广域网
交换机
路由器
WEB服务器
网络管理中心
局域网(内网)的结构设计
局域网设计为LAN 100M快速以太网,采用客户/服务器模
式,这种网络方式的优点是:
(1)功能和数据分散、结构灵活、投资少、开发见效快; (2)用户使用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开发见效快; (3)原来单个微机开发的资源可以继续使用; (4)系统中某台微机出了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从 而提高了可靠性。 (5)可以通过广域网链路很方便地与其它单位的服务器组成
网络传输介质及传输协议
传输介质是通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局域
网中常见的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和无线传播等。
其中双绞线是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两 根绝缘组成,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用于
点到点的应用,也可以用于多点的通讯,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应用系统的设计应实现如下目标: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确保数据资源的唯一性、
准确性、完整性;建立关键指标体系和辅助决策体系,为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 据;实现多媒体技术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与
SCADA(调度自动化,负荷监控、配网自动化和大坝监测等)、OA、用电MIS和
Internet的无缝集成;实现与上级MIS系统的连接,为上级MIS提供基础数据并 共享上级MIS提供的信息资源。
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数
据库管理技术等科技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管
理为主要手段的、高效的、实用的、网络化的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和事务处
理手段。
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
(1)实现水电厂工程技术、综合经营、行政人事、党政、财务、 物资、基建等多方面综合信息的管理,辅助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现代化,为各职能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管理信息服务,为公司领 导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服务信息;实现辅助决策和企业办公自 动化,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经济效益 的目的。 (2)实现安全生产显示屏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机通信,为领导和 有关管理人员提供安全管理实时信息。 (3)按照统一要求,实现与上级主管部门地连接,及时为上级部 门提供各类统计报表信息,实现甘肃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与各地基层单位的远程信息交换。 (4)实现MIS与银行、税务、当地政府等系统外单位的信息交换; 提供用户查房功能和Internet服务功能。
在应用系统逻辑功能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在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
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对企业已有的设备资源加以保护,对信
息资源得以利用;尽量考虑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以免不必要地扩
大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更易于使用和维护管理。遵循ISO的OSI 标准,根据各个部门的具体需求,实现网络系统实用性、先进性、 安全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可管理性和可扩展隆的统一, 保证在将来能逐步平滑过渡到更新的网络先进技术。
概述
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便利“精减机构,减员 增效”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水电厂管理中应用MIS系统, 正是顺应了电力工业改革浪潮,使电力企业改革向商业化运营和法制化管理迈 进,也是提高水电厂自动化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水电厂MIS系统实质是一个应用系统,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
的所有功能系统连接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度集成化的有机整
体,为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公司的生产与经营情况和决策服务, 为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服务,使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信 息的快速、准确的传递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与外部的 信息交换变得更加简单,为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作准备。
网络系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依据企业现状和近期发展需要,建立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在方案设计与设备选型上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开放性。符合开放性规范,方便接入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网络产品。 (2)扩展性。易于增加新设备、新用户,易于和各种公用网连接,随着 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不断延伸和扩充,充分保护现有投资效益。 (3)可靠性。具有容错和容灾能力,具有抵御外界环境和人为操作失误 的能力,单点故障不影响全网的正常运作。 (4)标准化。符合各种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5)实用性。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经济实用,拓扑结构和技术骨干 网络信息量大,信息流集中的特点。 (6)安全性。保证信息安全,防止信息丢失和被窃。 (7)易升级。所有设备的软件可以方便升级。 (8)可管理。为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网络平台支持虚拟网络,并可与 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配合使用;整个网络可以进行远程管理。 (9)高性能。高负荷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和效率,延迟低。
系统建设目标
(1)实现办公自动化(OA) (2)实现财务电算及数据安全共享 (3)建立基于网络的CAD系统及图纸管理系统 (4)建立物资及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6)建立人员管理查询信息系统 (7)实现图书、资料的自动管理及网上浏览 (8)实现Internet,建立水电厂的Web站点,宣传企业形象,实 现远程招投标 (9)建立多媒体电视会议系统(可选) (10)实现所属旅馆与食堂的计算机联网管理
软件处理,因此延时较短,避免了分组网中传输时延大且不固定的缺点。
它采交叉连接装置,可根据用户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接通所需的带宽线 路。信道容量的分配和接续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使
用户可以开通种类繁多的信息业务。DDN把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
线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叉连接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高速度、高质 量的通信环境,其应用范围也从单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扩大到能提 供和支持多种业务,成为具有很大吸引和发展潜力的传输网络。
计算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要求 (1) 系统应为决策管理人员提供一种可直接操作使用的计算机管理决策工
具,利用这个工具,用户能方便、直观地获取各类决策信息;
(2) 系统应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更新多种空间及时间信息的能力,具 有空间性、动态性和时间性; (3) 系统能以定量定性分析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等产 生高层次决策信息的能力; (4) 系统应具有图形、图象、声音、文字、录像及属性数据管理、调用、 查询及制图输出的能力;
目的及意义
水电厂信息化网络工程以广域电子邮件、办公通用软件、信息查询、 事务管理和决策为主要建设内容,汇集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招投标管理、图纸管理、旅店与食堂管理、文档资料管理 等多种信息,实现收文、传阅、办理、拟文、发文、文印、归档、立卷等 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和办公信息的快速查询,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管理、调 控、决策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同时水电厂信息化网络上连省、市有关 政府,下连各子公司,横连外省市,外连国际互联网,形成运转灵活、协 调高效的电子信息传递枢纽。实现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通信, 初步建立以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决策科学化为标 志的企业管理与决策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以此创造一流的办公效率和管 理决策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