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交通安全的启示

德国交通安全的启示

德国交通安全的启示笔者随江苏省安监局组织的赴德国培训团,到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参加化学品监管和劳动保护培训,历时20多天。

在德国学习和考察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到处洋溢着严谨的文化氛围外,就是德国的交通安全特别好。

回国后对比一下目前我国的交通安全现状,感到在这一方面要向德国学习的地方还不少。

对德国交通的深刻印象1.路上,街上见不到交警一到斯图加特市,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遍地都是汽车,道路两旁、树林里、屋檐下、小巷里到处都停放着小汽车。

德国是一个汽车大国,8000多万人口拥有5000多万辆汽车。

但说德国的交通,我们都感到很惊讶。

虽然德国城市的交通非常繁忙,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但堵车的现象并不是很多。

特别奇怪的是,几乎看不到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所有的交通几首由信号灯及路牌来指示。

然而,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闹市区,都是车流井然有序,交通忙而不乱,畅通无阻,各种机动车及行人都自觉地各行其道,特别是在路口,行人都会耐心地等到绿灯亮了才横穿马路,就连孩子们也是如此守规矩。

他们认为交通安全的好坏、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来的,而是靠高素质的公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2.机动车礼让行人刚到德国,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调余时间经常几个人一起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当到斑马线附近欲过人行横道时,行驶中的车辆都主动停下来,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通过,这让我们很受感动,觉得德国人很文明,对我们这些“老外”很友好。

后来仔细观察发现,不管在哪个城市,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一幕——无论是什么车,不管有没有红绿灯,遇到人行横道,都会自觉地减速停下来,等行人过完之后才继续前行。

这与国内不少地方的“人在车前抢着走,车往人堆里硬开”的情况完全相反,在我们国内的不少地方,行人得“一停二看三通过”,有时还会被司机骂得“狗血喷头”。

司机必须随时准备急刹车,惟恐撞上不走人行横道、违章在车流中穿行的行人。

从翻译那里了解到,德国的交通法有个重要重点——行人享有特别的照顾。

当行人正在或将要穿斑马线的时候,车辆要停驶或低速行驶,等待行人过去;车辆要拐弯时,如果车辆和行人都是绿灯,一定要让行人先过。

驾驶员都会自觉礼让行人,行人也很守交通规则,绝不乱穿马路。

3.从小学就安排交通安全课为什么德国人是如此善待行人呢?他们的回答很简单:人道主义。

他们认为行人在交通中处于劣势,“车是可以修复的,而人是无法修复的”。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规则等理念,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有人走在人行横道上的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

这无疑要比我们这里的人本意识和交通意识高出了一大截,在他们的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人”。

在德国,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就开始抓起,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德国整个交通安全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据了解,德国在小学就安排专门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课程,孩子从小就要学习交通课,而且经常参与一些宣传交通法规的活动。

4.强制定时休息,防止疲劳驾车我们乘坐大巴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基本上每隔2小时驾驶员就停车到服务区去喝咖啡或者散步,20分钟后继续开车。

翻译告诉我们,为了防止驾驶员连续疲劳开车而造成事故,德国规定驾驶员连续开车2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1天内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交通安全常识一、交通安全顺口溜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2、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要不得。

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

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二、儿童安全的乘车方法1、乘车旅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身体向后,这可能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比较好的乘车方式,但是年幼儿童可以并应该尽可能地面向后而乘坐。

2、在车前端碰撞过程中,面向前而坐的乘客会因为巨大的惯性力量而向前倾,它的动力驱使身体给胸骨一个向下的力量,然后又回弹。

成年人可以承受这种阻力,但小孩的颈部不能承受。

3、新生儿的颈椎骨是由软骨将单一的骨头连接而成,换句话说,婴儿的骨骼仍然是软的。

在婴儿3岁之后软骨才变成骨骼,骨化过程会持续到青春期,肌肉与颈部韧带也逐步形成。

4、人类的颈椎骨在人类成长过程中也日益改变其形状,由小孩的扁平椎骨变成成年人的鞍状椎骨。

变成鞍状椎骨同时意味着椎骨将连接在一起,在头部前倾时相互支持,年幼儿童缺乏这种特别的保护。

三、八种不良驾驶习惯1、转向掏轮。

汽车拐弯时,左手或右手反握方向盘,这样做虽然转向省力,但遇到颠簸时,极易将手腕打伤,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回轮速度慢,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2、长时间踩离合器。

有些老司机为了省事,新司机为了怕车辆熄火,左脚总是不离离合器,时间一长,会造成离合器片打滑,分离轴承烧毁,驱动桥齿轮损坏。

3、开车时不系安全带。

汽车起动后才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拉伸安全带,此时因用力不均,车辆极易跑偏4、开车找挡位。

有些新司机在换挡时,下意识地低头察看,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5、小动作过多。

揉眼睛、挠痒、拍打蚊虫、到后座摸东西、点烟、打手机、拣拾物品等等,都会分散注意力引发事故。

6、手不离挡把。

司机图舒服,往往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放在挡把上,且不说遇紧急情况时来不及转动方向,而身体的重量通过手臂传到挡把上,也会造成闸箱齿轮咬合不稳。

7、停车不入位。

有的司机只顾自己方便,要么随意停车,要么紧紧贴住其它车辆,这样不但影响交通秩序,还容易引发争执。

8、还有诸如并线、拐弯不开转向灯、熄火滑行、猛踩油门、停车后不拉手刹或起动后忘松手刹等不良习惯,也都是十分有害的。

四、开车遇到意外如何自救1、意外失火:破窗脱身打滚灭火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员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

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2、汽车翻车:脚勾踏板随车翻转当司机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

车内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

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3、车辆落水:先深呼吸再开车门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

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至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4、迎面碰撞:两脚踏直身体后倾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司机。

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

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员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五、雾里行车四项技巧1、开雾灯但别用远光。

在雾中行车,应打开雾灯、近光灯,但别开远光灯。

勤按喇叭,示意己车的位置。

如发现来车多开着示宽灯或前雾灯,前方路段可能有雾或下雨。

如已感到大雾影响视线,请打开雾灯,控制车速。

2、宁靠中间,不沿路边。

雾中行车尽量盯住路中的分道线行驶,但注意不要轧线,否则对会车将很危险。

千万不要沿路边行驶,除了提防路侧排水沟以外,在路边等待雾散的人也不希望看到有车突然从雾中冲过来。

3、除雾切忌边走边擦。

遇到大雾时,水汽凝结的风挡曲面会使你仅有的视线受损。

来车射出的灯光也会晃眼。

使用空调的除雾挡,可以快速除雾;也可在风挡上涂一些甘油、酒精、盐水甚至洗洁精;如果想用手擦去风挡上的雾气,请停车后擦拭,切忌边走边擦。

4、停车后,乘员远离车。

雾太大时,可将车紧靠路边停放,打开雾灯、近光灯和双闪灯。

所有人都要从右侧下车,千万不要坐在车上。

如果是停在高速路紧急停车港湾,人最好到路基外面等候,避免被莽撞的车碰到。

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遇有大雾或能见度低时,应保持低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车距。

遇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公安机关将依照规定采取局部或全部封闭高速公路的措施,司机应服从执勤交警的指挥六、7种方法应对疲劳驾驶当驾驶员感到疲倦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时,他就已经在疲劳驾驶了。

通常以两个项目来断定交通事故的起因是疲劳驾驶:第一项,在未曾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的情况下,车辆驶离正常路线;第二项,没有发现驾驶员试图避免事故的证据。

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深夜、凌晨或午后。

在中午11时至13时、深夜24时至凌晨2时、凌晨4时至6时三个时间段要特别谨慎驾驶。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驾驶员摆脱短暂的疲劳或将疲劳感降低到最小化。

1.安排充分而规律的睡眠,20至30岁的人大多需要7小时以上的睡眠,30岁以上的驾驶员则最好保证在8小时以上的睡眠。

2.如果驾驶员已经感到困乏或疲倦,则不要再饮酒,哪怕是很少量的。

因为酒精是中枢神经的镇静剂,会使你感觉更加劳累,并缺乏警觉。

3.尽量不要在通常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段驾车。

因情况不同,人的睡眠时间并不一致。

因为身体是按照一定的节律和模式工作,如果打乱这一节律,将带来不良影响。

4.驾车前要观察自己的状态,如果已经感觉自己在体力或精神上有些勉强,则千万不要勉强驾驶,因疲劳将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乘虚而入。

5.如果感到疲劳,最好让车上的其他乘员开或马上停车小憩。

尤其是在下午2时,很多驾驶员有午休的习惯,哪怕睡上十分钟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6.改变驾车环境也可以大大改善驾驶时疲劳的感觉,比如将窗户打开,强烈的风可以暂时提高驾驶员的兴奋程度。

7.在车内常备一些令人兴奋的食品或药物也是应对疲劳的好方法。

很多驾驶员朋友会在疲劳时抹一些风油精,也可以吃薄荷味道的口香糖。

七、驾驶员如何保护眼睛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养护好自己的眼睛十分重要。

一是洗目:经常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气等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

二是养目:平时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搭配,多吃对眼睛有利的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营养眼睛,避免因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影响到眼睛的健康,造成视力下降。

三是动目:适当运转眼球,锻炼眼球的活力,以达到舒筋活络、改善视力功能的目的,使眼球更加灵活、敏锐。

四是摩目:经常用手按摩双眼,不仅可保持眼部的青春活力,而且可预防视力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