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现状

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现状

中国农业政策现状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依据、空间、调整》:
WTO框架下我国农保政策调整:
1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目标上的调整。我国传统的农保政策的重要方面是增加粮食产品产量,
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笔者通过考察认为国家不应粮食安全作为农业保护的主要目标,而应该
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放在首位。
2调整农业结构,之更优化。既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农业风险等“绿箱”
措施,又要重视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建设、国家税收支农的“黄箱”政策体系,同时设
计合理的关税结构和关税配额;主要采取经济手段,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手段,辅之以行政和
法律手段;应对当前我国比较劣势的农产品加以保护。
3在适度原则下,调整国内支持结构,以提高农业支持的效率。大环境客观上决定了我国
的农业政策只能适度保护,具有不完全和渐进的特点。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实力增强,农保
程度会持续提高;从短期看,在有限的国内支持水平下,调整国内支持结构,以提高农业支
持的效率。
4健全和完善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法规体系,坚持走依法治农道路。

《实施农业保护:中国农业政策的新选择》:
1要治理当前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立法制建,为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护。我国必
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构建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这是中国当前制定农业保
护政策的首要选择。
2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增强中国农业生产能力。
3应根据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灵活的农产品关贸保护机制和农
业发展保险机制,以加大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保护力度。

《关于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
我国农业保护现状:
1996—2006,在边境保护方面,关税结构设置不合理;转基因措施多次延期执行;
新型的保护措施有待加强;数量预警型调控受到挑战。在国内支持方面,支持总量不足,特
别是县乡财政支农能力严重不足;支持结构不合理,对黄箱支持重视不够, 比例结构失调;
支持方式扭曲,运行效率低;支持体系不完善。在体制和外部环境方面,现行农业外贸和农
业投资管理体制不利于加强农业保护;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构成新的贸易障碍,而我
国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农保政策会大打折扣,现行农保措施
也难以维持。
农保意见:
1明确对农业的投资数量,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2加大绿箱扶持扶杆力度:采取农产品储备、自然灾害补贴等形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增加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3成立全国性农业专业协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