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以色列发展与经济现代化 课程名称: 中东地理 任课教师: ***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 班 级: 12级 学 号: *************** 姓 名: 阿卜杜热伊木·吾热伊木
2016 年 4 月 6 日 以色列发展与经济现代化 摘要;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资源缺之,而整个中东最发达
的国家,1948年建立的现代以色列国家被称作是“从大屠杀的灰烬中锤炼而出的金凤凰”在第二世界大战时期可以说以色列的犹太人遇到了很多压迫,杀害,然而又靠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从世界各地聚到一起1948年建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在建国初期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地缘政治环境都十分恶劣,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长期敌对,国内社会矛盾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更成为阻止其发展的隐患,但是,以色列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实现了政治稳定,创造了经济奇迹,也赢来了文化繁荣,“中东地区的民主孤岛”、“西亚的小龙”成为国际社会对这一弹丸国家的美称。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土狭小、沙漠蔓延、资源匮乏人口有限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瞩目的现代化是现代我们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热点。
关键词,以色列教育,以色列发展,经济现代化
一,以色列教育与发展关系 以色列作为在中东为一个非产油而最发达的国家,以色列这么发达根本就离不开以色列的教育,以色列教育是以色列发展的基础基石。以色列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一跃发展成为中东非产油国家中现代化程度最快,最快并最富裕的国家。是因为以色列人高度重视教育,源于以色列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他们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它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实施教育兴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教育为加速进行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 最终推动了人的素质的现 代化。也就是教育道路是以色列发展的道路。 在 2002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排行榜上 以色列在世界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列居第 22位 , 属于高度发达的国家。 以色列在数十年内就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固然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 从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考察 , 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它将提高人的素质的工程———教育发展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教育是以色列立国的基础 , 因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 不论是生产、 经营, 还是制度、 结构 , 都是人的行为的结果, 人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 “粒子 ”,是社会活动的最深层、 最直接的动力源泉, 而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
二,以色列教育概述 1949年, 以色列议会颁布了第一部 《义务教育法》 它规定从 1950年起在全国实行 9年 (1年幼儿学前教育 +8年初级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由国家提供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共同承担义务教育责任, 家长和地方政府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入学。 1953年议会又颁布 《国家教育法》, 规定教育的目的是 “对犹太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视 , 对国家和民族的挚爱, 对农业及其他技能的训练, 对开创性原则的实现 , 对一个建立在自由、 平等 、 宽容、 互助 , 以及人类友爱基础上的社会的向往。” 教育法的颁布 , 使该国学生的入学人数由 1948年的 10名增加到 1957年的 50多万名。 20世纪 60年代以后, 面对大量移民的涌入,以色列政府进一步强化集体认同和社会整合功能 , 调整了教育方针。 (1)为亚非裔学生创造受教育条件 。如为他们降低小学升中学 (seker)的考试标准 , 视家庭状况减免学费等 。由此, 东方裔学生的升学率大大提高, 由 1956 ~ 1957学年的 13%增加到 1962 ~ 1963年的 19%。③(2)改革教育结构。 1968年议会通过 《教育改革法 案 》, 将小学教育由 8年制改为 6年制, 增设初中教育 (7 ~ 9年级 ), 将高中学制由 4年改为 3年 , 形成了 6:3:3学制。同时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10年 (即高一 )。 (3)发展职业技术教 育 , 建立新型综合高中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 特别是强调职业技术教育 。 (4)发展特殊教育 , 针对班级学习成绩 3%名列前茅的儿童进行特殊培训, 为选拔优秀人才做准备;对弱势 儿童则延长教学时间 ;对逃学者进行社会心理服务等补救教育。 (5)发展成人教育 。 1959年发起第一场扫盲运动, 政府雇佣 3 000个行业人员来教万名文盲。 1963年再次发起新的扫盲运动。 1963年开始实施师范教育的改革 , 要求师范学院的教师应该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及具有两年小学教学经验, 班级授课教师要求获得教育或心理学硕士学位及具有 5年小学教学经验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政府设立各种短期与长期培训班, 并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外出进修 , 教师通过参加 325 ~ 450小时的进修, 就可以增加工资 。而且, 中小学教师及校长每 7年享受一个带薪的学术休假年 。在这一年 , 教师可以领取工资的 80%, 在休假年可以到高校或者去国外进修学习, 由此创建了一批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核心 。在以色列, “如果以 100分作为评判标 准, 以色 列学 校的 校长 与教 师 得分 在78~ 93分之间。
三,以色列发展 1.教育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以色列产业结构调整大体经历了 3个阶段:建国初至 20世纪 60年代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部门;70~ 80年代的工业化逐步实现 ;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 超过工农业两大部门。在此过程中,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 在 50 ~ 60年代其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从事农业的人口从最初占全国劳动力的 18%下降到 2000年占整个就业人口的 3% ⑤ ;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 1950年的 11%下降到 2001年的1.5%;农业出口产值比例也从占出口总额的60%下降到 2.2%。 ⑥与此同时 , 以色列工业(第二产业 )的地位快速上升 , 工业品出口额包括钻石)已占总出口额的 95%, 从 1950年的仅为 1 800万美元增至 2000年的 210.46亿美元 (不包括钻石 )。 ⑦其工业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工业 , 高科技产业日益成为其主导产业 。服务 业 (第三产业 )的地位显著上升, 就业人数由20世纪 50年代的 50%发展到目前占全国劳动力的 70%以上。 2,教育推动了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酝酿于 20世纪 60年代, 兴起于 70年代 , 发展于 80年代。据统计, 从 1966 ~ 1973年, 以色列的出口额增加了 3倍, 高科技部门尖端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了 10 倍 。70年代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开始由吸收、引进向自我创新阶段发展。其出口额由 70年代的4亿美元增长到 1984年的 48亿美元。80年代,随着国内外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 很多公司成功转向高科技产业, 在多媒体、 计算机软件、 集成计算机通信技术、 数字技术、 计算机安全系统、夜光可视技术, 以及自动机器人生产系统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 以电子 、 计算机为基础的工业出口增长速度最快, 由 1980年的 0.49亿美元增长到 1998年的 7.415亿美元, 增长了1 530.2%。1 0高科技产业是以色列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000年, 高科技部门的产量增长了 30%,而传统部门仅增长了 2.7%, 高科技部门出口份额在 总 出 口 中 由 1999 年 的 28.6%增 长 到43.6%, 受高科技产业推动 , 工业生产增长率超过 17%。目前, 以色列已从主要依靠农业和科技含量低的工业品国度而一跃发展为高科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化国家。以色列现在拥有2 000多家与世界接轨、 并在诸多尖端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 。 “高科技产品出口不仅是以色列经济的支柱 , 而且成为以色列外交的重要砝码 ”, 以色列已被世人誉为 “除硅谷和波士顿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区域”。 3.高科技推动以色列发展 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使以色列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出奇制胜。以色列前副总理兼外长西蒙·佩雷斯曾说过,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多年来以色列在农业科技的研发、治理荒漠化土地、节水农业、工厂化农业、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生态农业、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业人口由当初占全国人口的70%减少到现在的3%,小麦、花卉、水果、棉花等农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电子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品出口的40%。软件产业成为国际软件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国际认可的软件设计中心。近年来,以色列在卫星图像、纳米技术、反导系统、农业新技术开发、太阳能发电、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显著的成果,以色列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色列要保障其国家存在和民族生存,必须着力发展国防工业。军事技术的发展并转化为民用产品,也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