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页,第1页
金属蜂窝载体技术质量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蜂窝载体的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检验细则和标志、包装及储
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用金属蜂窝载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GB 1800-79 标准公差数值
GB11363-89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YB 231-70 无缝钢管的尺寸允许公差
GB 6543 瓦楞纸箱
3 尺寸、外形、重量
3.1金属蜂窝规格表达方式
φ外径×高度×内芯高度×外壳壁厚×孔密度(cpsl)
3.2尺寸、外形
金属蜂窝的尺寸范围,外形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尺寸、外形名称 允许公差 备注
Cpsl 孔/cm2 孔/cm2
100 15 ±1
200 31 ±2
300 46 ±3
400 62 ±3
孔密度
600 93 ±4
不规则孔按1/2计算孔
密度=正常孔数+不规
则孔数/2
孔型 正弦波形
≤30 ±0.40 横截面尺寸(φ外径),mm 20.0-150. 30~50 ±0.45 YB 231-70
普通级
共4页,第2页
>51 ±1%外径
30~50 ±0.50 GB 1800-79
20~80 ±0.60
高度,mm
30.0-120.0
80~120 ±0.70
IT15级
内芯到端面距离,mm
5.0 ±0.5 有外来图纸的按图纸
要求
外径 外壳壁 厚 公差
0~φ55 1.0 φ55~φ145 1.2 外壳壁厚,mm >φ145 1.5 +15% -10% 用户有要求则按用户
要求
内芯壁厚 允许偏差
0.05 ±0.005
0.10 ±0.010
内芯壁厚,mm
0.20 ±0.015
中心孔直径,mm
1、 当孔密度≤200 cpsi时,
外径<60mm,中心孔直径≤5.0mm,
外径≥60mm,中心孔直径≤5.5mm,
2、当孔密度>200 cpsi时,外径≤40mm,内芯长度≤
30.00mm时,中心孔直径≤4.5mm;
其余规格的中心孔直径标准参照1条执行。
中心孔直径计算,
中心孔直径=(孔直径
最大值+孔直径最小
值)/2
3.3重量
同批次相同规格金属蜂窝重量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
4 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金属蜂窝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2 金属蜂窝内芯卷制严实,充满外壳,端面平整。
4.1.3 金属蜂窝内芯孔道层次清楚,孔道平直,大小及密度均匀,无堵孔。
4.1.4 金属蜂窝外壳匀净平整,颜色均匀呈银白色,无焊接孔,端头平整。
4.2材质要求
化学成分要求
金属蜂窝外壳采用抗高温管或板材,内芯采用耐高温板材(OCr21AL5/OCr21AL6),材料的化学成分必
须符合《原材料进货检验规则》所规定的合金成分范围。
4.3成型质量要求
共4页,第3页
金属蜂窝内芯,内芯和外壳钎焊牢固,无堵孔,无焊料残留。
每个齿均要与平片贴紧,不允许有缝隙。
4.4钎焊强度要求
静态压力试验:在压力试验机上,用直径25.3mm压头,在蜂窝轴向施加10000N(相当于20Mpa)的压
力,蜂窝内芯不得开焊,无推出,无松动。
对于内芯特殊规格的金属蜂窝,压力标准另定。
4.5耐温性能要求
金属蜂窝经950℃×4h后空冷,外壳与内芯不得出现氧化脱皮,烧伤及松动现象。重量变化≤±1%,
静态压力试验压力达7000N,蜂窝内芯不得开焊,无位移,无松动。
热冲击试验,在900℃保温 5分钟,取出垂直自然冷却至室温,反复循环100次,载体结构应完整,
内芯无变形,无松动,无脱落;试验后静态压力试验不低于7000N.
5 试验方法
5.1 尺寸与外形测量
尺寸与外形测量采用能满足本技术条件精度要求的通用量具进行。
5.2 重量测量
重量测量采用精确至0.1g的天平进行。
5.3 外观
以目测进行检验
5.4 化学成分分析
金属蜂窝外壳内芯合金的化学成分分析按GB233规定有关方法进行,允许采用能保证相应精度的其它方
法进行分析。
5.5 与催化剂涂层结合强度的检验
该项试验按照用户的工艺及要求,委托用户进行。
5.6 与催化剂涂层结合耐热冲击性能的试验
该项试验按照用户的工艺及要求,委托用户进行。
5.7成形质量
以目测进行检验
5.8钎焊强度检验
在钎焊出炉的成品中,分中在上、中、下层中各取一只。将蜂窝竖置于压力试验机上,以直径25.3mm
压块置于蜂窝内芯上,以5mm/min的速度施加额定的轴向压力。
5.9 耐温性能检测
待测金属蜂窝载体放置已恒温300℃箱式电炉内,于空气气氛中继续加温至950℃,保温4小时后
迅速取出置于室温空气中,冷却后观察。
6 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 每个产品均需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共4页,第4页
6.1.2 出厂检验项目见附表。
6.2 型式试验
6.2.1 产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定型
b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月一次;
c 生产间隔一月以上再生产时;
d 当产品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有重大改变时;
e 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
f 其他认为有必要进行时。
6.2.2 型式试验试样,抽样数及不合格判别
型式试验的试样应从经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样,试样最小为20只。如果有的项目(如5.5与催
化剂涂层结合强度的试验;5.6与催化剂涂层结合耐热冲击性能的试验)需以金属蜂窝内芯料片进行试验,
所提供的料片必须与生产用材一致。
每一检验项目均取20只试样,任一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不合格,则从该批试样中取双倍数对不合格项目
进行复检,如仍有一项结果不符合,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顺序 检验项目 本标准条款
1 尺寸、外形 3.2
2 重量 3.3
2 外观 4.1
3 成形质量 4.3
4 钎焊强度检验 4.4
7标志、标签包装和存储
7.1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
7.2瓦楞纸箱应符合GB 6453标准
7.3包装外箱应有以下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a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箱尺寸、制造厂、地址。
b 标明“小心轻放”“防止受潮”等中文文字或标志。
7.4 随同供应的技术文件应:
a 合格证
b 装箱单
c 应用户要求提供的文件(如所提供的文件已含装箱单内容,装箱单免用)。
产品应储存在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85%以下,无腐蚀气体的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