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价格与消费(讲学案)讲解

货币、价格与消费(讲学案)讲解

讲学案【2016考纲解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以及汇率变动及其影响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6年备考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构建知识体系:抓住货币和汇率两个核心知识点,然后向外发散,构建体系。

紧紧抓住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两个核心知识点,然后向外发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把握重难点:①全面把握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理解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②掌握汇率的变动规律;③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特别注意掌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有关价格的图象以及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关系,综合掌握本考点中的计算题,同时注意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理解如何稳定物价。

【重点知识梳理】一、货币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工具消费[拓展归纳](1)区分货币、纸币、信用卡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信用卡的本质是电子支付卡。

(2)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的关系图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经常变动的。

(2)汇率与币值的变化[特别提示]外汇汇率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成反向关系,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

(3)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人民币币值稳定与企业生产、消费水平、经济全球化等的关系角度分析物价有利于稳定外需,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稳定物价消费可以减少国外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促进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

同时有利于促进企生产业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有利于扩大出口,保持经济稳定,促进就业可以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利益共享,资源互补,提高对对外开放外开放水平,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国家利益可以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考点二价格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1)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重要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3)其他因素因素具体表现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物价上涨;纸币的发[特别提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的措施(1)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2)实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供应。

(3)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4)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5)规范、整顿市场秩序。

[拓展归纳]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对需求量的影响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价格需求结论本商品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上升减少增加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之间是同方向的下降增加减少互补商品上升减少减少作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之间是反方向的下降增加增加(3)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归纳]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价格变动曲线图(1)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

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2)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3)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所以A线属于生活必需品,B线属于高档耐用品(4)替代互补商品需求曲线:表达了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Q1为替代品的需求曲线(正相关),Q2为互补品的需求曲线(负相关)(5)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比如对应于P1价格,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

我们把需求曲线的变动(比如由d1曲线平移到d2曲线的过程)叫作需求的变动(6)供给变动曲线: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如图中,S1平行移动到S2,供给减少,但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三、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因素解决措施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受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居民收入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主观因素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有的是理智的,有的则是不可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2消费类型3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拓展归纳]大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国外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货币的职能例1.小李家距工作单位较远,他通过首付现金5万元,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为16万元的新车作为代步工具。

这里的16万元车价、5万元首付款依次体现货币的职能是()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考点二汇率变化及其影响例2.下表是两个时间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时间人民币元/100美元人民币元/100欧元人民币元/100日元2014年10月1日616.80 809.58 5.91572015年1月10日614.93 778.12 5.6840 分析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述变化的影响,以下四幅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有()A.①B.②C.③D.④考点三影响价格的因素例3.最近一年来,国际油价一再下挫,2015年8月17日更是跌破了42美元/桶,创出2009年3月来新低,逼近全球金融危机时创下的谷底。

引起油价下跌的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经济恢复的幅度实际都略低于预期(美国除外)B.201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大幅超出了之前的预期C.传统产油国如利比亚和伊拉克2014年生产开始恢复D.中国经济发展,石油需求旺盛考点四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例4、2014年某企业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24元和240万元。

假设2015年该国货币贬值20%,该年该企业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30元和360万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2015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分别是()A.不变提高20%B.不变下降20%C.下降20%提高20%D.提高20%下降20%考点五价格变动的影响例5、价格的变化对经济生活有重要影响。

根据下图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价格由P e向P1变化会出现供过于求②价格上涨不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③供求相互制约带来价格的不同变化④价格由P e向P2变化会导致供不应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六影响消费的因素例6、苹果手机6代有世界上最清晰的屏幕、超强的A8处理器、精细的做工、强大的拍照技术等优点,现在购买大约6000元一台。

面对苹果手机6代,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性能优越的手机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抓住消费者攀比心理是苹果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②“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④苹果手机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考点七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例7、在2014年天猫“双十一”571亿元交易额中,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上一年的4.54倍。

较之PC端购物,移动网购的高便利性、碎片化时间的高利用率和更大优惠力度是吸引消费者的动力。

材料体现了()A.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B.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C.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行为D.网络购物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渠道考点八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例8、2014年我国有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就业。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场消费正呈持续攀升之势,有人把这类因求职而产生的支出称为“求职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