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职能
作用
形式
产生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衡量商品的价值大 小
商品交换的媒介
观念上的货币 现实的货币
基本职能, 随着货币 的产生而 产生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 赋税、租金、工资 等
现实的货币
贮藏财富(财富的 现实的足值货
象征)
币
是货币基 本职能的 延伸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充当 一般等价物
具有国际支付 力的货币
• 剖析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 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 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 (3)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 通手段职能。(×)
• 剖析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可以行使价值尺 度、流通手段职能。
•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 的购买力。(×)
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买力
需
利于扩大 外需
降低该国 企业或居 民的国际 购买力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本币汇率上升
利
弊
本币汇率下跌
利
弊
债务
利于该国 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 利于收回 收回外债 该国外债
不利于该国 偿还外债
能提高该 地位 国国际地
位
会加大该国 降低该国
的国际金融 的国际金
风险
融风险
降低该国国 际地位
结论
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 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具体考点见考点分解表)
2014年高考备考应注意: 1.结合房价、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分析 价格变动 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国家稳定物价 的必要性。 2.结合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认识消费的作用。 3.结合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说明转变生活 方式、绿色消费的必要性。
货币
[提纲挈领]
[要点透析]
1.货币的职能比较
见《听课手册》P2例1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表现、实质、采取的政策措施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本币汇率上升
利
弊
本币汇率下跌
利
弊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 国出口
利于该国 不利于该
出口
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 投资
不利于该 国吸引外 资
利于该国 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 国对外投 资
能提高该国企 不利于该
消费 业或居民的国 国扩大外
见《听课手册》P2图表及P3例2
高频考点一 货 币
1.(2013·课标Ⅰ,13,4分)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
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
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
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
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
B
价格
[提纲挈领]
难点: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 率之间的关系
(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Ⅰ)2012 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 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 入不增反降。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
2.(2013·滨州一模)2012 年 3 月 31 日,1 美元兑换 6.2943 元人民币,2013 年 3 月 4 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 美元兑 换 6.2822 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进 出口的影响是(图中虚线表示变化后的状况)( )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 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 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 (1)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 剖析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 (2)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 越多越好。(×)
货币流通的次数:20/2=10(次),然后再计算出
今 年 流 通 中 所 需 要 的 货 币 量 : [ 2 0 ×( 1 +
20%)]÷10=2.4(万亿元)。
• 答案 D
• 【押题2】 在下图中,OQ表示外汇汇率变 化情况,OP表示人民币币值变化情况。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正确 的是 • ( )。
D
• 【押题1】 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
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则今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 )。
• A.2.2万亿元
B.2万亿元
• C.3万亿元
D.2.4万亿元
• 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解答本题,可以先计算出该国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
考查 内容
高考 题型
热点 链接
备考策略
1.基本线索:以价格为核心,着眼于货币类型变化,落脚于促进消费。 2.高频考点: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与消费观念。 3.其他关注点:纸币与经济政策、汇率变动、信用卡、价值量、消 费观。 1.货币的本质与形式、消费观念、消费类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2.与价格相关的问题主要以价格曲线和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价格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以及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从原因和措 施两个角度,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结合宏观经济政策,考查纸币发行量调整的意义。 2.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考查汇率变动的趋向以及影响。 3.结合宏观调控政策与物价变动,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与影响。 4.结合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现状,考查促进消费的原因、措施和意义。
• 剖析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可以规定 纸币的购买力。
•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 缩。(×)
• 剖析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 于通货紧缩。
[题组对练] 1.(2013·淄博期末)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 现,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 在商品流通中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 用,是因为( ) A.纸币与金属货币职能相同 B.纸币本质上也是一般等价物 C.纸币的制作成本比金属货币低 D.国家有权发行纸币 【答案】 C
A 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 2.(2013·浙江文综,24,4分)2013年1月4 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 跌至619.25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表明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