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编者按——;y三网融合与全业务运营”专题Ⅲi;;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我国三网融合将在2013年结束试点进人推广阶段。今年四季度以来,业界利好频传:被誉为“第四运营商”的国家广电网络公司获批组建;首批12个试点城市在获得工信部互联网接入等相关业务许可后,加速布局,电广传媒、天威视讯等上市公司无论在牌照资源还是融资条件上均获先发优势。在业内人士看来,三网融合年末提速,标志着此前长达三年的试点阶段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具备推广的基本条件。预计未来3年内,我国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多亿元;而电信网、广电网建设的升级换代,将带动机顶盒、宽带终端消费近4000亿元。面对这一令人振奋的局面,我们在细细梳理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技术的同时,不禁想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网融合会呈现怎样的特点?作为电信行业绝对主体的电信运营商,如何在全业务运营中应对广电企业的冲击,从而避免“被管道化”?本期专题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尝试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以飨读者。

=网____‘I一

百rh△网玉。口发展现状研究

崔瑞媛吴峥中国联通研究院

【摘要】【关键词】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其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都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对三网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梳理了不同产业主体(包括运营商、广电等)目前的进展情况,最后对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三网融合电信运营商广电NGBNGN

1引言在全球,三网融合是业界数十年来的共同追求,代表了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中国,三网融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内在需求和有效手段。然而,三网融合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各个层面充满了挑战;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政策环境的变化和产业链上相关主体的参与模式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收稿日期:2012-11—30责任编辑:左永君zuoyongjun@mbcom.cn2三网融合政策环境回顾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推动。2009年7Y]3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启动“下一代广电网”(NGB)建设。NGB耳N广电网、互联网与通信网“三网融合”,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其核心技术是由国内53家机构、300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8年多自主研发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计划首期用一年时间,建成用户规模达到1000万的示范网;未来十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全国3亿以上家庭、有线无线并用的NGB网络。NGB将成为国家

秒201筹鑫23藩II.,/2年第期

万方数据l;矧“三网融合与全业务运营”专题ii宽带基础设施,骨干网宽带速率将达到每秒1000兆,接入网用户端速率达到每秒100兆。2010年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电等多种服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明确了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开展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按照这个时间表,从2010年开始,我国已经步入超媒体时代的起步阶段。以一项技术从设计、实施到普及大约要1o年的时间来推算,到2020年,我国将迎来超媒体时代的兴盛阶段。2010年6fi]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12个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三网融合大幕由此拉开。同年7fi]20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试点地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速推进三网融合,将电信网和广电网的建设与升级改造纳入本地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2011年5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常务会议,明确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和阶段性目标。综上所述,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一直是三网融合发展的有力推手,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都有着较为明确的把控。在国家积极推动及政策引导下,我国三网融合进程逐步走上全面、持续的发展之路。3三网融合发展现状3.1三网融合试点情况自2011年5月起,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但因行业分歧,一直未能实质性落实,试点进度缓慢。尽管如此,国务院仍坚决推进扩大试点。据此前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IPTV用户已超过1100万户,手机视频用户超过4000万户。2011年12月31日,试点城市扩大到54个,其中北方城市12个,南方城市42个。各试点城市力求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各项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完成三网融合相关任务。比如重庆市按8I盏耋黥照“光网・无线宽带重庆”的规划,将用5年时间,使重庆市互联网用户达到3000万户,办公商业区宽带接入达100MB,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达20MB,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达4MB,扩容互联网出口总带宽到9.5TB。新疆乌鲁木齐市三网融合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广电、电信试点业务双向进入,搭建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业务,以及搭建监管平台、发展基础网络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四川省绵阳市则加快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成立了推进“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三网融合”网络监管T作领导小组、“三网融合”建设领导小组和“三网融合”对外合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三网融合”技术专家委员会。随着试点城市的增加,产业链上各个相关主体都纷纷加大动作。下面分别从电信运营商、广电和其他市场主体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现状。3.2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情况下面分别简述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三网融合领域的进展。(1)中国电信◆加快光纤宽带部署,南方规模发展IPTV,北方部署互联网电视;◆全国开展光网提速改造,主推10M、20M高速光纤宽带;◆在南方规模发展IPTV,目前用户已达到1500万户,2012年计划达到2000万户;◆在北方与央视、华数等合作,积极部署互联网电视,在CCBN2012展会已有样机,今年“5・17”同6家家电厂商签署战略联盟;推出189.com网站,积极进入视频

业务领域,实行全国一级管理。(2)中国移动◆与广电积极开展合作,布局视频业务领域;◆与中央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探讨合资运营“中国手机电视台”;◆人股中广传播着力发展CMMB,上行走中国移动,下行走CMMB。终端用户超过3500万,付费用户1600万,已完成336个地级以上城市、850多个区县的网络覆盖;◆部分省公司与当地广电在宽带方面开展合作;◆面向集团客户高起点推出光纤宽带服务,同时深

万方数据化与铁通合作,协同发展公众宽带。(3)中国联通◆2011年5月21日,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的天津市首个光纤接入IPTV走进南开区学府街学湖里小区,这标志着天津市三网融合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式对外发布2012年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盒端集中采购的标书,本次集采的机顶盒总量为1336000台,分为两个标段,其中标清数量为677000台,高清数量659000台。这意味着中国联通的IPTV集采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部分省市联通分公司与当地电视台、广电等签署合作协议,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3.3广电三网融合发展情况(1)广电IPl叫糌台及互联网电视牌照管控隋况将央视和文广IPTV集成播控平台整合为一家,成立央视一百视通合资公司,形成“全国一家+地方”两级播控结构;互联网电视牌照要求电视机、机顶盒厂家直接与播控平台合作,合作确立后才发放许可,屏蔽电信运营商。(2)广电网络整合及宽带业务发展情况大部分省已完成省到地市的网络整合,重点在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推进网络双向改造和宽带发展;试点城市双向覆盖率普遍在70%以上,两批54个试点城市集中了全国双向业务用户的76.3%;有线宽带用户超过500万户,分布较分散,尚未形成全网能力,局部超过10YY用户的有深圳天威、歌华有线、东方有线、杭州华数和陕西广电。广电三网融合进展情况见图1:200620072008-最向罔落疆董用{一飘电苴动用。占基用{比2009201020111最甸互动业务用{——曩智互动胃产占葳甸嗣疆t#比图1广电三网融合进展情况;y三网融合与全业务运营”专题Ⅲ;ii3_4其他市场主体三网融合发展情况(1)电视机厂商以“硬件+牌照+服务”模式集体进军互联网电视市场◆广电总局发布互联网电视政策后,创维、TCL、海尔、长虹等多家电视机企业纷纷与广电牌照商合作,推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截至2011年底累计销量达到

1350万台;◆部分电视机厂家尝试推出机顶盒方式的互联网电视产品。(2)互联网视频市场活跃,奇艺、Sohu高清、百度视频等大量互联网视频企业用户增长迅速◆各企业均自行租用电信运营商宽带,部署P2P+CDN网络,服务自身客户;◆商业模式仍以互联网方式为主,仍处于投资期,主要收益为互联网广告和会员费;◆乐视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网站+机顶盒”方式,探索电视机作为终端播放的可能性。(3)受广电监管新政影响,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同广电牌照方合作,开展业务◆南方传媒和优朋普乐最早以合资公司形式,面向用户推出云视听互联网电视平台;◆乐视网与CNTV、PPTV与华数展开合作;腾讯与CNTV于2012年1月18日成立合资公司;奇艺则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4结束语三网融合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够带来资源的大量节省,满足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并且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现有网络向NGN演进的很好的切人点。然而,尽管目前我国三网融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缺口等问题都阻碍着它的发展。随着三网融合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未来三网融合的发展除了依靠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扶持,还将主要依托管理体制的跟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下转第29页)秒塞瓣I

92012年第23期l懈|曼揣鼹辑珊咻

莒: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