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津房貌[2005]374号
【发布部门】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5.09.14
【实施日期】2005.09.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管理办法
(津房貌[2005]37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行为,维护腾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腾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历史风貌建筑年度综合整修和保护利用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需要对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历史风貌建筑的承租人进行腾迁安置
的,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承租人,是指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租金标准支付房租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合法和有利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负责对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风貌办)是编制并组织实施年度保护腾迁计划、受理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许可和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裁决的办事机构。
区、县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县房管局)按照法定职责和规定的管理权限,负责协助做好本辖区内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工作。
第二章编制计划
第五条市风貌办根据风貌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区保护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实际,于每年6月份提出下一年度历史风貌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区的年度计划草案,并报市房管局批准,于次年1月份下达执行。
第六条市风貌办应当根据规划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做好历史风貌建筑综合整修和保护利用项目的调查工作,为制定年度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第七条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综合整修的调查内容包括:
(一)历史风貌建筑的建筑特点、房屋产别、所有权人及使用单位、建筑面积、损坏部位和程度。
(二)历史风貌建筑区的四至范围、占地面积,区域内风貌建筑幢数及建筑面积、其它沿街房屋幢数及建筑面积、房屋的产别和所有权人及使用单位,沿街有碍观瞻正式房屋及违章建筑的幢数、建筑面积,区域内道路数量、长度和路面状况,绿化状况,管线、广告、牌匾、路灯、路牌、电话亭、垃圾箱、果皮箱等各种设施的状况。
第八条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调查内容包括:需要腾迁的历史风貌建筑的地点、户数、房屋产别、所有权人及使用单位、建筑面积、占地面积。
第九条年度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风貌建筑综合整修包括:地点、幢数、建筑面积、整修项目、整修标准、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二)历史风貌建筑区综合整修包括:拆除沿街有碍观瞻正式房屋及违章建筑的幢数、建筑面积,整修房屋的幢数、建筑面积,线网改造、道路整修改造和绿化工程量,治理广告、牌匾的数量,路牌、电话亭、垃圾箱、果皮箱等设施改造的数量,整修标准,责任电话,完成时间。
(三)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包括:地点、幢数、建筑面积、户数、房屋所有权人及使用单位、腾迁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第十条历史风貌建筑的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应当按照年度计划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扰年度计划的实施。
第三章腾迁许可
第十一条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机构(以下简称整理机构)取得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腾迁。
第十二条申请领取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许可证,应当到市风貌办办理申领手续,填写《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许可审批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人营业执照;
(二)腾迁实施计划,包括腾迁项目地点、建筑面积、居民户数或者单位数量、现状平面图、现状照片、腾迁期限。